英特尔首席执行官(ceo)基辛格17日在一次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ai)将在今后10年里实现经济增长和大规模技术投资。”在AI领域,美国也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基辛格表示:“我相信人工智能至少会在10年时间里成为增长、逆向、投资的火车头。”将建立投资周期,诞生利用ai的新公司。”
基辛格表示,这一趋势将产生互联网爆发时的变革影响,在社会上非凡地提高生产力。他表示,最近算法技术、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他期待着更多的创新,包括更好的动画、视频和语音生成ai。
基辛格预测说:“每两年就能看到ai算法的划时代的进展。”今后产力将会爆发性地增加。他预测说,目前仅为4%的世界电力的20%将在今后10年内被用于信息技术。
他在演讲末尾表示:“坚信美国将在ai技术和革新方面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互联网
+关注
关注
54文章
11195浏览量
104036 -
算法
+关注
关注
23文章
4633浏览量
93474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1845浏览量
27067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英特尔换帅 英特尔CEO Pat Gelsinger(帕特·基辛格)正式退休
2024年12月1日,英特尔CEO Pat Gelsinger(帕特·基辛格)正式退休,并辞去公司董事会职务。基辛格在英特尔公司供职长达40余年,于1979
英特尔CEO Gelsinger宣布退休
联席首席执行官,以确保公司的平稳过渡。目前,英特尔的董事会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人选,以填补这一重要职位的空缺。 Pat Gelsinger在英特尔度过了超过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他的成长历程堪称传奇。从最初的一名普通员工,他凭借出色的
英特尔获78.6亿美元美国芯片补贴
近日,英特尔公司宣布与美国商务部达成协议,根据“芯片法案”,英特尔将获得高达78.6亿美元的直接资助,用于推进其商业半导体制造项目。 这笔资金将
英特尔CEO誓言夺回芯片领导地位
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近日在采访中坚定表示,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夺回芯片领域的领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的崛起,英特尔在全球芯片市场的领先地位受到挑战。
英特尔CEO:AI时代英特尔动力不减
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坚信,在AI技术的飞速发展之下,英特尔的处理器仍能保持其核心地位。基辛格公开表示,摩尔定律仍然有效,而英特尔在处理器
英特尔宣布代工亏损70亿美元
英特尔宣布代工亏损70亿美元 英特尔提交给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披露道,英特尔芯片制造业务亏损70亿美元。 英特尔芯片制造业务
投 1000 亿美元,英特尔要在美国扩建或新建半导体工厂:最快 2027 年投产
美国 4 个州扩建或者新建半导体工厂。 图源:Intel 基辛格表示英特尔公司的目标,是将俄亥俄州哥伦布市附近的空地,改造成“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基地”,并最快 2027
英特尔酷睿Ultra通过全新英特尔vPro平台将AI PC惠及企业
近日,英特尔在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4)上宣布,全新英特尔®vPro®平台将AI PC的优势惠及商用客户。
英特尔推动AI(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聚势共赢
今天,英特尔“AI赋能”武汉工程大学产教融合研讨会在武汉成功举办,英特尔首次将院校、伙伴、行业出版机构四方组合在一起,聚齐了实训中心、师资教材、前沿技术、生态方案等各方面要素,推动AI(人工智
爱立信与英特尔携手推动Open RAN与人工智能发展
爱立信与英特尔两大科技巨头近日再度携手,共同推进Open RAN与人工智能的创新步伐。双方联合设立的爱立信-英特尔技术中心(Ericsson-Intel Tech Hub)作为前沿技术和新硬件技术的孵化器,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2/F4/wKgaomXf2qWAFbE-AAWGD9pThfc972.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2/CA/wKgaomXe7j6ANGaHAAWN2L7mdBA367.png)
英特尔拿下微软芯片代工订单
地位。此外,英特尔还宣布推出了全球首个专为人工智能(AI)时代设计的系统级晶圆代工服务(Systems Foundry),并透露微软已成为其首个重要客户,将采用Intel 18A制程技术打造新芯片。
英特尔百亿补贴让赴美芯片企业警觉 补贴争议越来越大
到英特尔公司将在MWC 2024展示“AI Everywhere”,在即将到来的MWC巴塞罗那2024大会上英特尔将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网络创新、边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