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在《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智能化成为工业制造的发展趋势之一,而打通OT技术与IT技术的边界是关键一环,而可穿戴设备被认为是打破数据孤岛的载体。
亿欧智库的数据显示,2022年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45亿美元,预计在今年会达到50亿美元,到了2027年将达到140亿美元。2023年到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8.5%。其中中国工业可穿戴设备市场在同一时间段的年复合增长率将快于全球市场,预计2023年的市场规模为7.31亿美元,以约4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将在2027年达到32亿美元,占全球两成的市场份额。
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可穿戴设备包括AR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手环、无线耳机、智能背心、智能手套等等。整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工业AR/VR市场,二是工业外骨骼市场,三是工业智能手表、智能手环。
在国内市场,2020年工业智能手表/手环是三大市场中规模最大的,预计随着AR/VR技术的迭代以及成熟,工业AR/VR市场规模会在2023年逐渐超过工业智能手表、智能手环。
AR/VR设备在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是维修、现场记录、轮廓/字符识别、质检验收、设计、培训等,面向石油化工、电力能源、汽车制造、航空装备等领域。当前,灵伴科技、谷东科技、海信等。
根据介绍,谷东科技的C2000S是一款5G防爆工业AR眼镜,搭载了2颗2.2GHz A76核心+6颗2.0GHz A55核心的国产5G芯片,支持WIFI 6,蓝牙5.2。目前,针对不用工业应用场景,AR智能眼镜的功能也不一样,海信XR-V3还支持40秒即可生成3D数字人形象;谷东科技通过自研的AI算法平台和行业大数据,能够完成人脸识别、行为检测、目标跟踪、语音识别、文字识别等功能。
总体来看,在AI、传感器、WiFi 6等技术的加持下,AR/VR设备在工业领域能够实现更加丰富的功能,且数据越来越精准。
工业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机会,给产业链玩家带来成长机遇。工业可穿戴设备上游包括原材料、传感器、芯片、显示单元、电池、交互系统等,中游是设备终端厂商、集成商,最后是下游的智能工厂。其中上游的产业链价值约占7成。
单看显示单元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与消费级可穿戴设备相比,工业级的可穿戴设备需要具备可定制化、续航长、三防、抗干扰等特点。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脱离屏幕会成为工业可穿戴设备在显示方面的发展趋势,包括沉浸式显示、智能织物屏幕将带来新的机会。
但工业级可穿戴设备与医疗可穿戴设备一样,在落地上都面临一定的挑战。其中,抗环境干扰是最大的挑战,接下来投票最多的是功耗续航,还有稳定性。这就需要从厂商提升通信芯片、电池等多个方面元器件性能。另外安全、使用寿命,也是大多数业内人士比较关注的问题。
-
可穿戴设备
+关注
关注
55文章
3804浏览量
166816 -
XR
+关注
关注
0文章
385浏览量
911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