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线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家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曾几何时,RFID物体识别技术几乎就是“物联网”的代名词,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演进,作为LPWAN2.0标准的ZETA技术逐渐在物联网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来聊一聊RFID与ZETA究竟有哪些不同之处?
RFID技术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本质上也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主要通过无线电磁波来传送数据。RFID系统使用标签(Tag)来识别和跟踪物体,从而实现对物体的管理。除了标签,RFID系统还有一个双向无线收发机,被称为读写器,向标签发送信号,并读取标签的反馈。
ZETA技术
ZETA技术是由纵行科技基于UNB研发的纯国产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协议标准,通过自研Advanced M-FSK无线通信基带,使ZETA能做到传统LPWAN技术的1/10成本、1/6功耗、1/8频谱占用压缩,同时最高速率提升了6倍。ZETA具有覆盖范围广、服务成本低、功耗低等特点,满足物联网环境下广域范围内数据交换频次低、连接成本低、适用复杂环境的连接需求,可应用于泛在物联场景。
RFID技术与ZETA技术的不同之处
RFID技术与ZETA技术,两者都属于无线通信技术,且都在物联网识别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过,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就工作频段来讲,RFID的工作频段有很多,低频段有125KHz,高频段有13.56MHz,超高频段有433.92MHz、915MHz,还有微波频段的2.45GHz等,通过用户需求以及工作内容来决定使用频段以便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和经济效益。ZETA主要工作在1GHz以下的非授权频段(中国470-518MHz),无需申请即可进行网络建设,不需要再额外支付通讯费。
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
就工作距离来看,RFID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识别技术,其工作距离从几厘米识别的门禁卡到长达几十米的ETC不等;而ZETA技术的传输距离达公里级,最远可达30km。需要特别指出的是,RFID在低成本近距离身份识别,以及某些距离不太远的身份识别领域,依旧有它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会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在远距离通信上,RFID系统则处于绝对劣势,在使用灵活性和多功能方面,RFID无法与ZETA技术相提并论。
从使用稳定性上来看,RFID技术相对容易被干扰,会出现误读,而低功耗技术ZETA影响条件非常少,读取信息比较稳定。RFID需要光栅,对射开关读取触发,ZETA则可以自定义周期主动上报,不需要被动触发,使用起来更加灵活便利。
在技术应用领域,RFID主要用于对物体的识别,ZETA则拥有LPWAN的技术特性,可以进行双向通信的数据交换等优势,应用场景领域更加广阔,如智慧物流、智慧城市、工业制造、环境监测、能源电力等方面。
在供应链物流领域,RFID技术与ZETA技术存在应用交集,ZETA针对物流场景推出了ZETag云标签。与被动扫码的RFID标签不同,ZETag云标签不仅抗液体、抗金属性强,适用于金属、冷链、水产等复杂通信环境,还可以主动发送信息,不需要人工参与,自主盘点,自动打卡,货物到哪个城市、哪个仓库,都会自动上传位置和时间信息,可实现货物全流程可视化追溯;相对于RFID在大并发场景容易漏读的情形,ZETag云标签数据采集准确率接近100%,同时还能对高速移动的货物实现动态监测。
ZETag云标签全流程可视化追踪示意图
在数据安全方面,由于RFID标签和RFID读写器之间采用电磁波进行数据传输,所以攻击者有可能通过窃听电磁波信号而“偷听”到传输内容,RFID又很容易被伪造、攻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ZETA技术则使用了多重鉴权及数据加密处理,不会被窜改、伪造及攻击,并可以根据企业需求搭建专网,还有配套的物流SaaS系统,对物流数据进行收集、清洗、分析并提供决策数据参考,实际操作简单、方便、灵活。
发展前景
ZETA技术和RFID技术,就目前而言,虽然都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RFID技术在使用标准、成本利润和安全支付等方面兼具机遇与挑战。ZETA作为纯国产LPWAN技术,虽然存在市场知名度不高等问题,但是已经在智慧城市、工业设备检测以及供应链物流管理等领域展现了极高的效率。
与此同时,ZETag云标签作为新一代电子标签,极大地拓展了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资产管理、汽车供应链等领域的应用,在功能上已基本实现了对RFID在物流场景内的技术颠覆和应用替代,为广大物流承运商、集成商、汽车主机及零部件厂商提供了更好的技术选择。
文章来源::纵行科技
审核编辑 黄宇
-
RFID
+关注
关注
387文章
6134浏览量
237702 -
ZETA
+关注
关注
0文章
119浏览量
1030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