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的概念:
CPU在处理某一事件A时,发生了另一事件B的请求(中断请求);CPU暂时中断当前的工作,转去处理事件B(中断响应和中断服务);待CPU将事件B处理完毕后,再回到原来事件A被中断的地方继续处理事件A(中断返),这一过程称为中断。
中断执行过程图
如何执行如上图所示:先执行主程序,到达断点的地方出现中断请求,此时执行中断响应,执行中断处理程序,执行完中断返回断点,再继续执行主程序。
中断源:
引起CPU中断的根源,称为中断源。中断源向CPU提出的中断请求。CPU暂时中断原来的事务A,转去处理事件B。对事件B处理完毕后,再回到原来被中断的地方(即断点),称为中断返回。实现上述中断功能的部件称为中断系统(中断机构)。
中断的优点:
分时操作:CPU可以分时为多个外设服务,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
实时响应:CPU能够及时处理应用系统的随机事件,系统的实时性大大增强;
可靠性高:CPU具有处理设备故障及掉电等突发性事件能力,从而使系统可靠性提高。
定义中断函数的一般形式:
viod 函数名() interrupt n
(1) interrupt必须要加,表示定义成中断服务函数。
(2)后面n是中断号,中断号是编译器识别不同中断的唯一编号.
中断服务函数和普通函数的异同:
同:函数的形式非常类似,中断响应过程和普通函数调用过程也非常相似。
异:①中断服务函数不需要声明,普通函数一般需要声明。②普通函数的执行是可预测的;而中断服务函数的执行是不可预测的。③普通函数的跳转是软件(函数调用语句)完成的;中断的跳转(中断响应)是由硬件完成的,只要发生了中断事件,并且中断被允许,硬件自动会帮我们完成中断的跳转(中断响应)。④普通函数:通过函数名找到被调用函数;中断服务函数:通过中断号找到中断服务函数。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中断服务函数中的函数名其实并没有什么作用。
使用中断函数时应遵循以下规则:
(1)中断函数不能进行参数转递;
(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直接调用中断函数。
那么我们如何通过keil使用51单片机外部中断0触发数码管显示三位数字呢?
下面给予chatGPT示例
#include
sbit LED = P1^0; //定义LED连接的IO口
sbit KEY = P3^2; //定义KEY连接的IO口
unsigned int num = 0; //定义计数器
void delay(unsigned int x) //延时函数
{
unsigned int i, j;
for(i=0; i for(j=0; j<125; j++);
}
void display(unsigned int n) //数码管显示函数
{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 = { //数码管显示表
0x3f, //0
0x06, //1
0x5b, //2
0x4f, //3
0x66, //4
0x6d, //5
0x7d, //6
0x07, //7
0x7f, //8
0x6f //9
};
unsigned int i, j;
for(i=0; i<3; i++)
{
P2 = 0xff; //关闭所有数码管
switch(i) //选择要显示的数位
{
case 0:
P0 = 0xfe; //第一位数码管
break;
case 1:
P0 = 0xfd; //第二位数码管
break;
case 2:
P0 = 0xfb; //第三位数码管
break;
}
P2 = table[n%10]; //显示个位数字
delay(1); //延时一段时间
P2 = 0xff; //关闭所有数码管
switch(i) //选择要显示的数位
{
case 0:
P0 = 0xfd; //第二位数码管
break;
case 1:
P0 = 0xfb; //第三位数码管
break;
case 2:
P0 = 0xf7; //第四位数码管
break;
}
P2 = table[n/10%10]; //显示十位数字
delay(1); //延时一段时间
P2 = 0xff; //关闭所有数码管
switch(i) //选择要显示的数位
{
case 0:
P0 = 0xfb; //第三位数码管
break;
case 1:
P0 = 0xf7; //第四位数码管
break;
case 2:
P0 = 0xef; //第五位数码管
break;
}
P2 = table[n/100%10]; //显示百位数字
delay(1); //延时一段时间
P2 = 0xff; //关闭所有数码管
switch(i) //选择要显示的数位
{
case 0:
P0 = 0xf7; //第四位数码管
break;
case 1:
P0 = 0xef; //第五位数码管
break;
case 2:
P0 = 0xdf; //第六位数码管
break;
}
P2 = table[n/1000%10]; //显示千位数字
delay(1); //延时一段时间
}
}
void main()
{
EA = 1; //开启总中断
EX0 = 1; //开启外部中断0
IT0 = 1; //设置外部中断0为下降沿触发
while(1)
{
display(num%1000); //显示后三位数字
}
}
void Interrupt0() interrupt 0 //外部中断0中断服务函数
{
num++; //计数器加1
LED = ~LED; //LED翻转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计数器num,并在外部中断0中断服务函数中将其加1。同时,在main函数中,我们使用display函数来显示num的后三位数字。display函数中使用了一个数码管显示表来将数字转换为数码管的显示码,然后通过控制数码管的选择位和段选位来实现数码管的显示。在每次显示完一个数位后,我们都会延时一段时间,以控制数码管的亮度和显示效果。最后,我们在main函数的无限循环中不断调用display函数,以实现数码管的动态显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外部中断0时,我们需要先开启总中断(EA=1),然后再开启外部中断0(EX0=1)。同时,我们还需要设置外部中断0的触发方式,可以选择下降沿触发(IT0=1)或者上升沿触发(IT0=0),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外部中断0中断服务函数中,我们可以进行一些需要立即响应的操作,比如计数器加1、LED翻转等。
我觉得还是太复杂了(主要是太多了不想看又看不懂emmm),下面是我通过keil使用51单片机外部中断0触发数码管显示后三位学号的示例代码:
#include
#define duan P0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wei1 = P2^4;//定义第一位数码管
sbit wei2 = P2^5;//定义第二位数码管
sbit wei3 = P2^6;//定义第三位数码管
sbit wei4 = P2^7;//定义第四位数码管
uchar code sz[17]={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0x00};
void delay (unsigned int xms)
{
unsigned int i,j;
for(i=xms;i>0;i--) //i=xms即延时xms
for(j=112;j>0;j--);
}
void main()
{
EX0 = 1;//INT0中断允许
EA = 1;//全局中断打开
IT0 = 0;//触发方式为低电平触发
while(1)
{
duan = sz[8];
wei1 = 0;
wei2 = 0;
wei3 = 0;
wei4 = 1;
delay(0);
duan = sz[2];//0111 1100 "b"
wei1 = 0;
wei2 = 0;
wei3 = 1;
wei4 = 0;
delay(0);
duan = sz[6];
wei1 = 0;
wei2 = 1;
wei3 = 0;
wei4 = 0;
delay(0);
duan = sz[7];
wei1 = 1;
wei2 = 0;
wei3 = 0;
wei4 = 0;
delay(0);
}
}
void low()interrupt 0
{
wei1 = 0;
delay(0);
}
运行结果
硬件显示效果
显示效果:显示4位学号7628,通过外部中断0使第一位数码管不亮,从而显示学号后三位。
总结:P3.2由ITO(TCON.0)选择其为低电平有效。当CPU检测到P3.2引脚上出现有效的中断信号时,中断标志 IEO(TCON.1)置1,向CPU申请中断。
审核编辑 黄宇
-
单片机
+关注
关注
6035文章
44554浏览量
634708 -
cpu
+关注
关注
68文章
10855浏览量
21160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