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近日,比亚迪弗迪电池宣布,其制造的大于35kg大型动力锂电池已经空运抵达法国,这也是国产大型动力锂电池包首次航空运输出口。海外市场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必争之地,也从侧面证明国内的电池企业有信心依靠技术,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出口达115.7GWh,其中,动力电池累计出口101.2GWh。
扩展电池空运出口,国产电池技术迅猛创新
由于动力电池本身属于危险品货物,据国际标准规定,空运单包超过35kg锂电池需通过所属国民航管理部门的A99特殊审批函,完成包括锂电池运输安全测试、包装安全测试、应急演练、A99相关文件审批等多个环节。
按照此次比亚迪所运输的电池包来看,单包重量约300kg。为了符合航空安全运输要求,需要对慢点状态下的电池包进行加热,验证极端工况下失效电池包的安全性。并且比亚迪弗迪电池专家团队开发了航空专用防爆箱,保证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绝对安全。
弗迪电池表示,本次航空运输任务顺利完成,是中国动力电池安全运输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动力电池空运标准化和常态化坚实一步,为动力电池打通更多高效运输渠道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成功案例。
扩展空运电池的道路,背景源于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及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国际市场对于锂电池需求持续也在不断增加。据彭博社预测,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有望达到1200GWh。
国内电池企业技术的不断创新成为企业走出去的信心所在,据公开资料显示,当前国内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超过了300Wh/kg,结构创新、低温加热、热扩散安全防护等新技术成果也在不断地涌现。
比如宁德时代所发布的凝聚态电池,其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可以达到500Wh/kg,执行航空级的标准和测试,不仅兼顾高比能和高安全,还具备快速的量产能力。
在制造上,宁德时代还拥有两座灯塔工厂,产品缺陷率达到了PPB级(十亿分之一),其中第八代超级制造产线PSL,除了在产品质量上达到了PPB,更是实现了降本增效,人员数量下降 70%,速度提升300%。
此外还有如孚能科技的SPS超级软包解决方案,让电池系统部件减少50%,材料成本降低33%,提升体积利用率到75%,并且拥有3000次以上的循环寿命和高达5C的充放电倍率。
就像孚能科技所言的一样,始终保持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始终站在新能源汽车未来需求的无人区域,才能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最好的动力。
中国电池企业加速“出海”
数据显示,仅在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累计出口便达到68.1GWh,空间巨大。并且许多国家也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但由于当下海外市场电池产能相对有限,成本较高。同时国内电池产业链较为完整,企业兼具成本、技术与规模优势,让国际车企更愿意与中国电池供应商合作。
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统计数据显示,韩国动力电池进口金额从2021年的36亿美元,上涨至2022年的60亿美元,而今年前八个月的进口额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规模达到62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的动力电池金额从2021年的33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56亿美元,今年前八个月更是达到了59亿美元,占比达95%。
另一方面,将锂电池运送出海,也是消化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产能的一条重要路径。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52.1GWh,而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约为293.6GWh,是装车量的两倍。在产能过剩,国内市场无法全部消化的情况下,企业必然会考虑出口。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孚能科技、蜂巢能源、国轩高科、远景动力、亿纬锂能等都已经在海外进行了布局。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在海外已经规划和建设的产能超过了375GWh。
比如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工厂已经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电芯量产,位于匈牙利的第二个欧洲工厂项目也正式启动。孚能科技在土耳其的合资电池项目也进入到了量产阶段。
6月份,远景动力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电池厂开工,工厂由100%清洁能源驱动,计划于2026年投产。9月,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官网发布声明,国轩高科将斥资20亿美元在该州新建一座电动汽车锂电池工厂,计划于2024年投产。10月,蜂巢能源与国际能源巨头万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蜂巢能源在泰国市场布局以及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不过电池出海还将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欧盟近期推出的《电池和废电池条例》中,从2025年2月起,将要求对其每种电池型号进行碳足迹申报,自2026年8月起在其电池产品上标明碳足迹性能等级,并自2028年2月起确保其电池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不超过规定的最高碳足迹阈值。意味着相关企业在生产制造动力电池时,其碳排放也要求符合标准。
并且要求电池制造商除在生产阶段之外,承担电池的全生命周期责任,包括回收和处理废弃电池,并提供相关信息给用户和处理运营商。也就是哪家生产的电池,必须由哪家来进行回收,这对于国内的企业无疑是一种挑战。
而国内的企业也在适应着新时代的相关标注,众多企业已经提前布局零碳转型战略。4月份,宁德时代宣布将在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
宁德时代高管更是在今年6月份公开表示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商,有能力回收电池中99%以上的镍、钴和锰,以及90%以上的锂。并且还参与了全球电池联盟全球首个“电池护照”试点。
远景科技也在2022年发布的《2022碳中和行动报告》中明确,正式发布全球首批“零碳电池”,并建成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显然,国内企业已经为出海做好了坚实的准备。
写在最后
比亚迪此次推出的空运大型动力电池,显然不仅仅只是为了打通空运电池这条运输通道,更是向外界展示其电池的领先技术以及安全性。有了好的产品打样,才能让海外客户更放心订购中国电池产品。
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不断推陈出新,也促使动力电池技术的快速迭代。而能够成功在庞大的中国市场中“卷”出来的动力电池企业,向海外发展时,只要适应了当地市场,很大概率都是“降维打击”。
-
锂电池
+关注
关注
259文章
8018浏览量
16941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