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宁波市“甬数未来”系列论坛暨智能传感产业发展沙龙上,来自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及企业的代表,纷纷围绕传感器产业,为宁波制造发展建言献策。
传感器拥有大市场
如果把智能化产品比作“人”,那么传感器就像眼睛、耳朵、皮肤等感觉器官,感知周围环境,成为智能时代的“慧眼”,催生出巨大的智能传感产业集群。
作为我国重要的智能传感器生产制造基地之一,宁波产业优势明显,目前共有智能传感相关企业1220家,布局了压力传感、电流传感、位移传感、气体传感等细分领域,初步形成了以高性能传感器件、新一代物联网系统、智慧水务、智能电表、智能安防设备等为主的智能传感产业集群。
而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甬江实验室等多个先进智能传感技术团队及一批技术创新平台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在智能传感领域进行技术创新提供关键支撑,加速成果产业化进程。
从龙头引领、产业扩面,再到产学研深度融合,宁波智能传感产业已走出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道路。
打造重点产业集群
在今年出台的《宁波加快培育新赛道打造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中,宁波已明确要打造智能传感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人工神经网络、嵌入式算法等智能传感器先进技术攻关,加快新型敏感材料、高性能微控制器、先进封装工艺等研发与验证,丰富智能传感器在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推广,重点推动向江北区、余姚市、前湾新区等地集聚发展。
扎根智能传感领域多年的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建东认为,宁波智能传感产业基础扎实,但要形成独特的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摸清家底,与国内其他城市差异化竞争,并结合本地的产业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及大健康等新赛道上寻找新机遇。
如何在“风口”起舞
站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风口”上,如何利用这个小支点撬动智能传感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昨天的产业发展沙龙上,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教授、宁波市光学微系统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虞益挺认为,要聚焦细分赛道,同样也要注重平台的建设。他表示,传感器品类繁多,产业碎片化现象明显,宁波需要瞄准细分赛道,通过建设国家级的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各大平台,持续做大做强。
“当前苏州、无锡、武汉等智能传感产业发展较好的城市,已初步形成设计、制造、封测、验证、应用等一条龙的产业链发展体系。”虞益挺说,凭借完善的产学研体系,这些城市的竞争力持续增强。
在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副院长王大志看来,宁波下游产业应用丰富,智能驾驶、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等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智能传感器。但在上下游产业的对接过程中,要以政府部门为牵引,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的机制,合力壮大智能传感器产业。
深圳市智能传感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姜勇认为,宁波需要通过项目的引进,逐步补齐在光电、3D视觉、多维力、惯性、热导、MEMS等领域的短板。
审核编辑 黄宇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45文章
50384浏览量
750650 -
智能传感器
+关注
关注
16文章
579浏览量
55234 -
智能传感
+关注
关注
1文章
104浏览量
1653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