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芯元基在其独有的化学剥离Micro LED的技术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了晶圆级印章巨量转移工艺,达到了转移芯片位置零偏差。
芯元基由行业资深专家郝茂盛博士于2014年创办,上海创徒、张江科投、中微半导体等先后进行了投资,并在上海临港建设了中试生产线。经过5年多的潜心研发,芯元基已经形成了以蓝宝石复合图形衬底技术(DPSS)、化学剥离技术和晶圆级批量转移技术等为核心的完整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是制造高端光电子器件的核心技术,是Micro LED 批量转移的最优方案。芯元基的主要技术在中国、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均已获专利授权,打破了该领域核心技术的国外垄断,其技术水平位于全球前列。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晶圆级
+关注
关注
0文章
33浏览量
9863 -
衬底
+关注
关注
0文章
35浏览量
9358 -
Micro LED
+关注
关注
5文章
604浏览量
19225
原文标题:中微投资!芯元基Micro LED印章巨量转移重大突破
文章出处:【微信号:Wit_Display,微信公众号:Wit Display】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据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畅能达科技实现散热技术重大突破!
据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畅能达科技实现散热技术重大突破
由 广东畅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自主研发的高热流密度散热相变封装基板,其散热性能远远超过现有的金刚石铝和金刚石铜。该技术可广泛运用于芯片、微波
发表于 05-29 14:39
雷曼光电PM驱动玻璃基Micro LED显示面板已实现小批量试产
去年10月雷曼光电联合沃格光电正式发布全球首款PM驱动玻璃基Micro LED超高清家庭巨幕。 雷曼光电在前瞻性开展玻璃基板相关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并在去年10月正式发布全球首款PM驱动玻璃基
雷曼光电PM驱动+玻璃基技术助力Micro LED实现有效降本
Micro LED受限于技术和成本问题,商业化道路困难重重,但从业者的积极行动从未停歇。2023年10月,雷曼光电发布全球首款PM驱动玻璃基Micro
我国在光存储领域获重大突破 或将开启绿色海量光子存储新纪元
我国在光存储领域获重大突破 或将开启绿色海量光子存储新纪元 据新华社的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上海理工大学等合作,在超大容量超分辨三维光存储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说是“超级光盘
厂商全力冲击,2025年乃Micro-LED量产元年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近日,深天马在厦门举行Micro-LED产线项目首台设备搬入仪式,该项目是深天马于2022年投建的从巨量转移到显示模组全制程Micro-LED产线。天马新
总投资3亿元,芯瑞达Mini/Micro新型显示项目封顶
据悉,芯瑞达于2017年开始布局Mini/Micro LED技术,目前已形成了独特的MiP光学工艺、Sn电极固晶工艺、纳米涂层技术、“微流道”喷印技术与
韩国科学技术院开发Micro LED选择性转移印刷技术
12月19日消息,近日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Keon Jae Lee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应用微真空力技术进行通用选择性转移印刷”的文章,研究团队展示了通过选择性调节微真空力方法
国星光电Micro LED新品nStar Ⅲ有何优势?
采用国星光电自主研发的巨量转移技术路线,实现>50多万颗Micro LED芯片高密度集成,R/G/B三色芯片落位精度<2um,转移良率>99
发表于 12-12 14:36
•580次阅读
总投资30亿!全球首条TFT基Micro-LED产线明年量产
在这一前沿技术领域“吃螃蟹”的企业仍是少数,目前全球仅有韩国三星推出少量量产产品试水,而来自成都的辰显光电也在这条赛道冲刺。今年9月,辰显光电打造的全球首条TFT基Micro-LED显示屏生产线举行奠基仪式。
国星光电成功成功点亮1.84英寸Micro LED全彩显示屏
采用国星光电自主研发的巨量转移技术路线,实现>50多万颗Micro LED芯片高密度集成,R/G/B三色芯片落位精度<2um,转移良率>99
发表于 12-08 10:07
•343次阅读
赛富乐斯西安宣布首条硅基Micro-LED微显示屏产线正式贯通
12月6日,致力于高性能Micro-LED技术开发的西安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赛富乐斯”),对外宣布首条硅基Micro-LED微显示屏产线正式贯通。
大规模量产又近一步,Micro LED巨量转移迎来众多新进展
。 因此,从制造工艺来说,Micro LED是将LED结构设计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然后批量式转移至电路基板上,其基板可为硬性、软性以及透明、不透明基板。最终经过物理沉积完成保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