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科技大学科研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全球首个无需植入电极或进行MRI检查的轻便可穿戴设备,能够实时解读无法言语的患者思维,并将之化为书面文字。这一技术的实现,不仅使残疾人士得以顺畅交流,也为人类与AI设备之间更为自然的互动提供了可能。
此项研究共招募了29名志愿者,通过佩戴具备脑电图侦测功能的特殊帽子,研究员成功获取了参与者脑海中的生物电磁场(即EEG信息),并运用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模型——DeWave进行解析,从而将这些信号转换为实际的文字表达。在此过程中,DeWave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原始的脑电波直接转化为自然语言,这在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均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之前的相关技术大多需借助电极植入或MRI扫描进行脑电信号收集,长此以往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且对于日常使用也极其不便。然而,新研制的装置在完成翻译任务时,无论配备眼动跟踪装置与否皆能达到较高精度,这无疑大大提升了其实际价值。另据报道,DeWave在识别及翻译动词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这可能与大脑在处理这类词汇时会生成类似的电磁场模式有关。
目前,该设备BLEU(双语评价研究)评分已接近40%,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完善,研究团队预计这一数值有望提升至近90%。值得一提的是,此项研究正是基于悉尼科技大学和澳大利亚国防军联合推出的脑控机械臂技术之上开展的。这项技术还曾在公开的ADF视频中演示过BrainGPT的应用。
该项研究成果已被选作NeurIPS大会的重点论文,NeurIPS是全球最为顶级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研究论坛之一。负责带领此次研究的GrapheneX-UTS HAI中心主任、特聘教授CT Lin,以及主要研究员Yiqun Duan、Jinzhou Zhou均是UTS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的顶尖学者。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6845浏览量
237527 -
电磁场
+关注
关注
0文章
789浏览量
47228 -
深度学习
+关注
关注
73文章
5492浏览量
12097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