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官方发布的信息,该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光谱(FTS)观测台(合肥站)于2023年11月经全球大气成分变化探测网络(NDACC)的数据质量认证,确认合肥站为中国首个NDACC-红外工作组标准站。自同年12月下旬起,该站已开始正式记录并分享数据。
据了解,FTS团队由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诚教授领衔,他们团队在位于合肥科学岛的大气环境光学综合观测场所安装了一套组合设备,包括高分辨FTIR光谱观测系统、太阳追踪仪和气象站等,目的是实时监控大气关键成分柱总量和垂直廓线。
在紧密合作下,刘诚教授及其FTS团队成员制定研究方案、展开科学实验及数据分析,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出精确测量多种大气痕量气体的技术手段,这些气体包含臭氧(O3)、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氯化氢(HCl)、硝酸(HNO3)、乙烷(C2H6)、氰化氢(HCN)、氟化氢(HF)、甲醛(HCHO)等污染物以及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水汽(H2O)、氟氯烃(CFCs)、氢氟氯烃(HCFCs)等温室气体。该项成果已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以验证卫星痕量气体的准确度,同时近年来产出SCI论文达40余篇。
资料显示,NDACC始建于1991年,由全球70多个地基遥感观测点构成,其核心任务是建立全球长期观测大气成分变化和趋势数据库。目前,NDACC的数据已获得国际科学界高度认可,获得了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气象和大气科学协会国际臭氧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GAW)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大气化学综合观测(IGACO)计划的核心环节。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11月,合肥FTS观测站已通过全球总碳柱观测网(TCCON)的数据质量认证,成为了TCCON标准站中我国第一个基准站。在加入NDACC后,合肥站有望为推进中国做出减污降碳协同控制这一战略性决策提供具备国际公信力的数据支撑。
-
光谱
+关注
关注
4文章
794浏览量
35087 -
遥感
+关注
关注
0文章
244浏览量
16792 -
数据分析
+关注
关注
2文章
1427浏览量
3401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