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近期公布的美国商标与专利局(USPTO)名单,苹果深获一项专利,再度对其第三方显示设备技术进行拓展,专利编号20240004483。该专利将原本仅适用于iPhone的Apple Pencil,进一步提升至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场景。升级版的Apple Pencil配备了光学传感器,能在无接触功能的表面实现交互,潜力无穷。
如图所示,苹果此举意在解决当前移动电话存在的设计瓶颈,该发明包括安全触摸屏#124及非接触式输入装置,提供更为舒适、准确的输入体验。在此基础之上,图二展示出更具体化的实施方案,用框图形式呈现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其中包含计算系统和输入设备两大部分。
而另一幅图则引人注目地展示了配备光学传感器的示例性输入设备,用于卓越的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输入体验。
就像专利所述那样,有至少两个光学传感器的触控笔能实现三维、四维、五维甚至是六维的跟踪位移,无疑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振奋人心的突破。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iPhone
+关注
关注
28文章
13470浏览量
201880 -
触摸屏
+关注
关注
42文章
2307浏览量
116318 -
苹果
+关注
关注
61文章
24418浏览量
19905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苹果新获一项投影仪专利
10月17日资讯,科技博客Patently Apple于10月15日发布报道,指出苹果公司新获一项投影仪专利,此专利允许用户无需佩戴头显设
苹果新专利,Apple Pencil将迎来革命性升级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苹果公司再次以其前瞻性的创新引领了数字交互的新纪元。近日,美国商标和专利局最新公示的一项专利,为我们揭示了Apple Penc
苹果折叠屏iPhone新专利获批 苹果折叠屏手机要来了吗?
苹果折叠屏iPhone新专利获批 苹果折叠屏手机要来了吗? 我们看到苹果公司折叠屏iPhone专利
苹果公司获圆柱形微机电音频系统专利
伴随着科技进步及用户对音质要求的提高,小型化电子设备与高质量音乐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苹果公司在这项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名为“圆柱形波纹MEMS”的设计方案
苹果新专利:Apple Pencil适配iPhone无需充电
了解,此专利名为《光感应显示屏支持手写笔检测》(Photo-Sensing Enabled Display For Stylus Detection),透露未来的Apple Pencil将实现无电池损耗,消费者依然能够流畅地在屏
苹果新专利:Apple Watch助游泳者及时求援
根据专利表述,苹果期望利用 Apple Watch 内置传感器认定使用者是否正在游泳。这款产品也可能整合至泳池警报系统或者攀爬架摔落检测系统中
苹果公司获取新专利,无需手写笔,虚拟场景绘画轻松实现
首项专利为《适用于头戴式设备,基于触控笔的输入系统》。据该专利披露,苹果正探索通过触控笔实现与虚拟世界的互动。实际上,虽然Apple Pencil
苹果申请新型超声波温度传感器专利,可实时测量周边环境温度
1 月 25 日消息,Apple Watch 上的第一代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跟踪女性的排卵周期。据 PatentlyApple 报道,今天,美国专利局公布了苹果公司的一项
苹果 Vision Pro 头显新专利获批:Light Seal内嵌触控传感器
3 月26 日消息,根据美国商标和专利局(USPTO)近日公示的清单,苹果公司获得了一项关于 Vision Pro 头显的技术专利,暗示苹果计划未来在 Light Seal 中嵌入触控
苹果新获Apple Watch传感器专利,有望引入更多传感器获取更多信息
据美原统(USPTO)透露,苹果近日获批两项Apple Watch专利,重点聚焦于通过添加多种传感器以提升佩戴者实用性和价值感。这两项新获得
苹果公司荣获日历项手写技术专利,优化Apple Pencil操作体验
研究发现,目前通过手写笔或手指都能完成创建日历项的工作,然而手写笔输入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因而日常生活中多采用手指输入方式。苹果公司此次专利旨在设计一种更高效的触控笔用户界面。
遭遇专利阻击战!Masimo获胜,苹果受挫出售不带血氧功能的手表
,有血氧传感器技术的 Apple Watch Ultra 2 和 Apple Watch Series 9 在美国停售。 今年1月1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苹果公司推出使用了
苹果公司2023年美国专利增幅11%,排名升至第6
尽管如此,苹果的专利数量仍然不及三星电子、高通、台积电、IBM、佳能及三星显示器。三星电子以多达6165项专利授权稳坐头把交椅。然而,相对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英伟达以及特斯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