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工汽车网获悉,1月5日,有汽车博主对小米汽车发布“代泊车”提出质疑,其表示“小米SU7代客泊车视频涉嫌违法行为,难道就可以视而不见?”
该博主强调,“当下交通法规,显然是不允许驾驶员离开驾驶席,不允许双手离开方向盘的,安全是一家车厂的行为底线。”对此,他向小米汽车提出四大质疑:
1. 现场说明,这是东莞的网红停车楼,7层高,楼顶是网红咖啡店,要通过类似东京漂移的螺旋形通道上天台;
2. 通道不算特别宽,通道上被刮蹭的痕迹随处可见的;
3. 走到中间楼层遇车也是很常见;
4. 重点是上到7楼,车子刚拐过来车头对着的方向就有几十个座位,右则也有几十个,这咖啡店旺场的时候,我见过有上百人同时在这里喝咖啡的。一辆没有驾驶员的汽车在这进行测试,万一出现事故,难道要让这里成为网红保龄球场?
同时,博主希望雷军回答三大问题:
1.选择这样的人多车多的公共停车场拍代客泊车视频,合适吗?
2.小米汽车是否已取得了L3级别智能驾驶测试的许可?
3.这个停车场是否属于被限定进行智能驾驶测试的区域?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方面并未进行回应。
智能驾驶,小米的着陆在对小米品牌的感知程度上,科技和质量,是用户认可米家生态链万物互联的标签。经过多年投资+自研准备,智能将是小米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1月5日,雷军发布小米汽车“代客泊车”视频,宣传智能驾驶功能。雷军透露,“智能驾驶功能中,大家关心的还有代客泊车。我们在东莞网红打卡点测试:7层露天停车场。驾驶员下车后,车子自动开上7楼天台停车场。无论是汇车,还是行人避让,都非常干脆,并且在狭窄空间找停车位,再顺利泊入,非常厉害。”
不可否认,雷军对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寄予厚望。
12月28日,雷军宣布造车1003天后,小米汽车终于亮出真身。长达3个小时的发布会上,雷军将智能驾驶放在五大自研核心技术当中。
具体来看,自适应变焦BEV技术、道路大模型以及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构成了小米智能驾驶的三项关键技术。
自适应变焦BEV技术:顾名思义即可以像人眼一样变焦,动态调节感知范围,可以实现在高速场景看的更远,城市场景看的更宽,地库泊车的时候看的更清楚。
道路大模型:不仅能识别实时路况,智能调节行驶轨迹,还能在复杂的十字路口工况下,不依赖高清地图也能顺利导航。通过学习复杂路口工况和老司机驾驶习惯,制定更合理的行驶轨迹,针对突发状态进行动态绕行。
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在机械库位等应用场景中展现了惊人的实力,传统的占用网络,依靠的是自然语言模型,将障碍物描述成方块。小米在占用网络技术中加入了超分辨率的矢量算法,直接将路面上看到的所有可视物体,都模拟成连续曲面的立体物,以提高识别精度,实现精度小于0.1m。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拥有了顶级配置,包括两颗英伟达Orin高算力芯片,综合算力高达508TOPS。感知硬件则包含1颗激光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
左手握有销售平台,右手伸入智能市场,小米造车看上去,似乎要比国内很多造车新势力靠谱。
电池安全,小米的标准作为小米旗下首款车型,小米SU7定位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在雷军看来,“小米汽车将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他的目标是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打造汽车工业新时代的“梦想之车”。
1月7日,小米汽车传闻不断之时,雷军在其社交平台上指出,“小米汽车CTB电池包采用最严苛的安全标准来设计。”首先,采用了行业顶级的17层高压绝缘防护。其次,双大面冷却方案,冷却面积高达7.8m,这是同级最大的。甚至电芯侧面铺设165片气凝胶,宇航级1000℃高温安全防护。
在电池性能方面:小米汽车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最高电压达871V,此外,小米汽车还将采用CTB一体化电池技术,电池包+地板厚度达到了120mm,减少91%的线束。并拥有全球最高体积效率77.8%。平台最高可容纳150度电,CLTC续航达1200km,成熟体系最高电量132度,CLTC续航1000km。
在安全性能方面:一方面,小米汽车电池拥有行业顶级散热、隔热能力。17层高压绝缘防护,7.8m同级最大冷却面积,使用165片气凝胶隔热。另一方面,小米汽车电池还拥有行业最高功能安全等级的小米车云协同安全预警系统,行业首创电芯倒置技术,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安全。
在续航性能方面:小米汽车搭载小米高效双模热泵,拥有最大18kW电池加热功率,CLTC工况-15℃也无需额外开加热器就可以维持乘员舱的舒适温度。在低温环境下,续航保持率同级更高、空调升温速度同级更快、充电速度同级更快。
发布会的最后,雷军直言,“小米汽车是小米集团从手机行业到汽车行业的重大跨越,也是小米集团的全新开始。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小米SU7不会再重现12年前小米1代以1999元的价格横扫市场的席卷之势。”
汽车价格,小米的悬念两年前,提起小米造车,可以说被很多人看好。雷军赌上最后一次战绩与声誉的创业,注定小米集团会百分百投入——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过去,没有一家车企能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从行业调研、官宣造车、自动驾驶研发、公司收购、供应商对接、工厂选址、车辆下线测试、量产等一系列流程,小米汽车却做到了。
发布会现场,小米汽车的售价成谜。只有雷军简单两句话指出,“这样的车9.9万是不可能的,14.9万也不可能,但凡有这种表现和配置的,都得40万以上。”
随后,小米汽车一直忙于应对各种谣言和误解,不断进行辟谣和澄清。
近日,有几张小米汽车的定价海报在网上流传,图片显示2023款小米SU7的不同版本首发预售价分别定价9.9万、36.9万、59.9万。
先是小米公司发言人于1月2日澄清,网传小米汽车产业链信息中至少有50%完全错误,后有1月5日,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文称,过去的两天三次辟谣澄清小米汽车的价格P图,今日终极辟谣,直到正式的小米汽车产品发布会结束前,所有带有小米汽车版本和售价的信息、海报都是假的。
自2021年宣布造车以来,小米集团在汽车行业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当电动车行业进入成熟期时,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是残酷的。”对于造车市场,雷军也显露出了自己的担忧。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有超过487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到2023年,正常经营的造车新势力仅剩50家左右。五年时间里,430多家车企在激烈的竞争中消失或即将消失。
当前,车市进入价格混战阶段,而素有“价格屠夫”之称的小米,推出的第一台汽车却似乎并未瞄准低价市场。不过,贵有贵的道理,高售价的底气来自于技术上的突破。
2023年,汽车行业的产能不足、缺料等情况都大幅改善,淘汰赛开始。2024年,小米汽车揭开神秘面纱下的真容,加入这个移动智能终端的必争之地。
-
自动驾驶
+关注
关注
784文章
13806浏览量
166440 -
小米汽车
+关注
关注
1文章
326浏览量
5080 -
大模型
+关注
关注
2文章
2443浏览量
2692
原文标题:小米汽车测试被质疑?违法!
文章出处:【微信号:zgqcw2018,微信公众号:中工汽车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