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在以“备战新周期”为主题的【新能源行业智能制造】圆桌对话上,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博士与银牛微电子副总裁周凡博士、赛那德CTO王义山、智佳能营销总经理何林奇、科瑞技术智造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李东峰、卧龙储能副总裁王锋博士等嘉宾进行了精彩探讨。
服务至上
张小飞博士:科瑞技术在隆基的生产线用了几台机器人?
李东峰:我亲自参与的是银川101、102、103三个工厂,在产线上科瑞技术用的是关节机器人。每条产线上的上下料工序最少会使用2至3个多关节机器人,整个车间大概是20多条产线,总的机器人数量在600至700台。同时,科瑞技术也会采用AGV来配套产线的生产,一个车间有280至400台AGV。
科瑞技术之前用的机器人基本以进口为主。随着国产机器人的兴起,也在尝试使用国产机器人。不可否认,国产机器人近几年的进步是显著的,就移动机器人品类而言,国产移动机器人在技术上已经比外资品牌更成熟。
举个例子,科瑞技术准备进入光伏赛道的时候,担心搞砸项目,宁可买贵的AGV,买了德国的某个品牌几十台,但效果不尽人意。
张小飞博士:这是思路的错误,第一次入局某个行业,一定要选择服务到位的企业,服务没有到位会造成很多麻烦,并且中国的AGV技术成熟度已经不比外资的差。
李东峰:正如张小飞博士所言,在所有的项目都涉及到定制化、服务、解决方案的时候,产品的质量不是考虑的前提。由于服务跟不上,科瑞技术在光伏赛道的那个项目已经“死”掉了,交了几千万的“学费”,现在德国某品牌的AGV还封存在成都的仓库里。后来科瑞技术全部选用国产产品。
张小飞博士:国产机器人的发展怎么样?
何林奇:2022年,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外资品牌,供货周期紧张,给了国产机器人追赶的机会。在那个阶段,智佳能积极与新能源客户沟通,让其在部分工件的工序上使用国产机器人。刚开始,客户对于国产机器人的性能或者稳定性有些担忧,但在现场使用的时候,国产机器人的使用效果还很不错,产线也在持续的量产,目前国产机器人的性能已经得到客户的认可。
王义山:世界头部的本体厂商拥有多年的经验积累,出货量也比较大,某些世界头部的本体厂商已经交付了100万台。国产的机器人本体厂商无论是技术的成熟度还是服务上与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出货总量可能还没达到100万台。但好处是,国产本体厂商的市场容量很大,给了国内企业产品成长的“土壤”,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国产替代的步伐将会加快。
另外,赛那德也是一家物流机器人厂商,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传统的物流设备或者物流机器人在某些性能上超过外企,原因在于国内企业愿意投入时间、金钱做研发,可以解决外企解决不了的难题。
终端客户注重机器人哪些地方?
张小飞博士:终端客户注重机器人哪些地方?
王锋:卧龙储能使用机器人设备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般注重的是机器人的可靠性和性能。如果机器人不可靠,性能不达标,会影响产线的生产。一个生产线停一个小时,丧失几十万,对于终端客户来说,损失惨重。
张小飞博士:卧龙储能如何鉴别机器人是否稳定和可靠?如何选择“心仪”的产品和服务?
王锋:不同的工艺需要用到不同的机器人,卧龙储能在选择机器人产品的时候,最终考虑的不是机器人厂家的各种业绩,而是看其产品与卧龙储能产线的匹配度。同时,卧龙储能也格外的注重服务,卧龙储能的产品工艺个性化需求较多,需要机器人厂家的配合来做定制化服务。
张小飞博士:我认为售后的服务比售前服务更为重要。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外资品牌在产品和方案商都胜于国产企业。在此情况下,国产本体企业突围之路则在于售后服务,帮助终端企业从陪产到爬坡再到量产。
如何服务终端客户?
张小飞博士:对于终端来说,机器人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辅助生产的工具,很可能为终端客户的生产线带来麻烦。对于系统集成商而言,系统集成商如何与本体厂商建立信任关系?如何配合,共同服务终端客户?
何林奇:智佳能现在的角色是系统集成商。从项目落地的维度考虑,智佳能针对某个客户或者整个行业,会提前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拿出初步的解决方案。通常来说,机器人本体直接与客户建立信任关系比较有难度,但与系统集成商配合去说服客户会事半功倍。
李东峰:我认为本体厂商还需要有相关案例的背书。科瑞技术选择本体的时候会考虑机器人厂家是否懂行,其产品是否可以达到客户产线的要求,譬如产能、节拍、可靠性、位移偏差等。没有案例背书的企业,科瑞技术会让对方进行产品测试,让数据来说明产品的可靠性。
周凡博士:银牛拥有空间计算全栈端到端和底层技术,自公司成立以来,压力与机遇并存,压力在于如何更好的用技术帮助客户来解决难题。例如在新能源行业,银牛希望用技术帮助客户更好地实现智能制造。在焊接领域,银牛能够利用3D视觉技术引导机器人焊接。
以焊接为例,与船舶焊接的企业合作的时候,银牛发现焊接最大的难点是,焊接发出的强光干扰和焊接的准确度。例如机器人在焊接的时候需要一边焊一边移动,浓烟比较大的时候会造成视觉的误差。
银牛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算法处理来缓解浓烟带来的影响;或者是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来做一些比较极端的场景。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在难题被真正攻克下来之前,银牛的两个解决方案目前看起来可行度比较高。
张小飞博士:你们认为焊接是边焊、边看、边改进吗?
周凡博士:这是船舶焊接客户的要求,客户的人工就是这样需要一边焊一边移动。银牛是先拍照、规划路径,然后再执行。
-
新能源
+关注
关注
26文章
5441浏览量
107396 -
焊接
+关注
关注
38文章
3110浏览量
59685 -
3D视觉
+关注
关注
4文章
431浏览量
27515
原文标题:新能源行业如何进?终端厂家释放信号
文章出处:【微信号:gaogongrobot,微信公众号:高工机器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