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湿度的三种表示方法和影响其准确度的因素

海谷电子科技 2024-01-23 11:44 次阅读

湿度根据应用场合使用不同的术语来表示,包括但不限于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和湿球温度。

  • 相对湿度 (RH)

是水蒸气在特定温度下的分压与其饱和压力之比。RH 以百分比表示,通常用于描述环境空气湿度。使用 RH 的缺点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例如,如果 RH 为 85%,温度为 20°C,则空气温度仅降低 2°C,RH 就变为 96%。如果使用 RH 来测量汽轮机进气口中的空气湿度,则必须牢记这种相关性,因为即使没有冷却或加热,进气口系统中的空气温度也会发生变化。主要效果是由于压缩机钟形口处空气的加速而导致冷却,这可能导致温度下降若干摄氏度。由于这种冷却效果,即使环境温度高于 0°C,仍然存在结冰的风险。

  • 露点温度 (Td)

是指空气在恒定压力下冷却时,空气由于水蒸汽变得饱和而导致形成液态水(称为冷凝)的温度。在 RH 为 100% 时,环境温度与露点温度相同,但当露点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时,空气变得更干燥,因此形成冷凝的风险较小。使用 Td 的两个主要好处是,它与温度无关,并且它直接为冷凝条件提供余量。

  • 湿球温度 (Tw)

是用包裹在湿护套中的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湿球温度和环境温度可用于计算相对湿度或露点。Tw 是用于确定湿度的传统方法,但由于准确度有限且该方法需要一定的使用和维护技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直接测量所取代。以上所有湿度参数均与压力有关,但对于进气应用,典型的压力降非常小,以至于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例如,在 20°C 和 1013 mbar 下,压力降低 20 mbar 导致 RH 降低 1.7% 或 Td 降低 0.3°C。

影响准确度的因素

影响湿度测量准确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明显的一个因素是基本传感技术。然而,薄膜聚合传感器已被证明可以满足进气监测中关键的需求:准确度、坚固性、长期稳定性和低维护要求。由于进气口中的空气可能非常接近饱和,甚至可能形成冷凝,因此即使在这些条件下,传感器也必须保持准确度。湿度传感器在冷凝空气中的一个挑战是,如果传感器变湿,则测量将持续显示饱和状态,直到传感器变干——即使空气本身不再饱和也是如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广州海谷电子开发了加热探头技术。这可确保探头的温度保持在周围空气温度以上,以避免在传感器本身上出现冷凝。根据系统和确切的安装位置,直接的溅水也可能会弄湿湿度传感器。可使用专用安装附件来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发生。

在发电厂和受污染的环境中,进气中可能包含污染物,这会影响传感器的长期准确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可以为传感器配置化学清除功能,该功能通过蒸发可能的污染物来自动清洁传感器元件。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53

    文章

    51511

    浏览量

    757256
  • 测量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4963

    浏览量

    111907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准确度信号链解决方案快速实现七位半DMM

    设计和调试过程往往过于复杂,因此许多工程师会选择商用ADC来简化设计。 在过去的十年里,24位Σ-Δ ADC被广泛应用于六位半DMM设计中。然而,要想实现七位半准确度和线性,就必须使用更高性能的ADC。此外,基准电压问题也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0:55 409次阅读

    如何实现七位半或更高准确度的DMM

    许多仪器仪表应用要求高准确度,例如数字万用表(DMM)、相标准表、现场仪表校准器、高准确度DAQ系统、电子秤/实验室天平、地震物探仪以及自动测试设备(ATE)中的源表(SMU)/功率测量单元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1:50 389次阅读
    如何实现七位半或更高<b class='flag-5'>准确度</b>的DMM

    AFE4404可否用于运动时心率检测?准确度如何?

    AFE4404可否用于运动时心率检测?准确度如何?
    发表于 11-19 08:26

    数字压力表的准确度如何?是否适用于精密测量?

    在工业和科研领域,压力的测量工作至关重要,而数字压力表因其直观的数字显示和高精度的特性,成为了这些领域不可或缺的测量工具。那么,数字压力表的准确度到底如何,它是否能满足精细测量的需求呢?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3:58 274次阅读
    数字压力表的<b class='flag-5'>准确度</b>如何?是否适用于精密测量?

    光电轴角编码器 准确度等级5级是多少

    光电轴角编码器的准确度等级是衡量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准确度等级为5级的光电轴角编码器,相关的计量特性通常包括分度误差、测角重复性和零位误差等。 一、分度误差 分度误差是编码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09:50 343次阅读

    mosfet的三种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是什么

    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对于理解和设计相关电路至关重要。以下是MOSFET的三种主要工作状态及其工作条件的介绍。 一、MOSFET的三种工作状态 MOSFET根据栅源电压(VGS)和漏源电压(VDS
    的头像 发表于 10-06 16:51 2918次阅读

    NPN型晶体管三种状态判断方法

    NPN型晶体管作为电子学中的基础元件,具有放大、开关等多种功能。工作状态根据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可分为截止状态、放大状态和饱和状态。以下是对NPN型晶体管三种状态判断方法的详细阐述,旨在提供全面且深入的理解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7:33 3072次阅读

    MCUXpresso IDE下在线联合调试双核MCU工程的三种方法

    大家好,我是痞子衡,是正经搞技术的痞子。今天痞子衡给大家分享的是MCUXpresso IDE下在线联合调试i.MXRT1170双核工程的三种方法
    的头像 发表于 08-08 15:18 730次阅读
    MCUXpresso IDE下在线联合调试双核MCU工程的<b class='flag-5'>三种方法</b>

    数字示波器的测量方法有哪三种

    数字示波器是一广泛应用于电子测量领域的仪器,它能够实时显示电压波形,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对电子信号进行分析和测量。数字示波器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以下是三种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8:02 2045次阅读

    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可以放大什么

    放大电路是电子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将输入信号的幅度放大,以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包括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每种组态都有特定的应用和特点。以下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4:31 1474次阅读

    利天下技术·直流电机的三种调速方法·无刷电机驱动方案

    相互作用,产生转矩,使电机旋转。直流电机的三种调速方法1、变压调速2、变频调速3、斩波器调速·变压调速工作原理:变压调速是通过改变施加在直流电机电枢上的电压来调整电
    的头像 发表于 06-21 11:36 2614次阅读
    <b class='flag-5'>其</b>利天下技术·直流电机的<b class='flag-5'>三种</b>调速<b class='flag-5'>方法</b>·无刷电机驱动方案

    信号调制的三种基本方法

    号调制的三种基本方法: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调幅(AM) 2.1 调幅原理 调幅(Amplitude Modulation,AM)是一将低频信号的幅度变化映射到高频载波信号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09:38 4846次阅读

    晶体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晶体管作为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石,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功能。晶体管通常具备三种基本的工作状态:截止状态、放大状态和饱和状态。这三种状态不仅决定了晶体管在电路中的行为,也反映了晶体管作为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特性。本文将详细阐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14:53 1768次阅读

    菱M70 PLC增加注解的三种方法简析

    菱M70 PLC增加注解的三种方法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09:59 1171次阅读
    <b class='flag-5'>三</b>菱M70 PLC增加注解的<b class='flag-5'>三种方法</b>简析

    放大电路有哪三种基本分析方法?举例说明

    放大电路是电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在设计和分析放大电路时,有三种基本的分析方法:传输特性分析、小信号分析和大信号分析。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分析方法,并举例说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15:56 34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