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如何战胜芯片市场里的大Boss?下一个万亿芯片巨头会是AMD吗?

半导体产业纵横 来源:格隆 2024-01-29 09:51 次阅读

生成式AI当道,吃了第一口螃蟹的英伟达生而逢时,市值从去年的五千亿美元摇身一变成为与亚马逊、谷歌等齐肩的万亿巨头。

卖着三十万元一张的显卡,数着其他科技巨头收上来的钞票,连续打破预期的业绩印证了英伟达显卡在数据中心AI训练领域有多么受欢迎。

然而,有超额利润的地方总会招致竞争对手的冲击,更何况是日新月异的科技赛道,AMD英特尔,甚至准备自研芯片的科技巨头跃跃欲试,英伟达的护城河,会由谁打破?

《福布斯》杂志评论称:“如果业界还有英伟达潜在的对手,那一定包括苏姿丰和她掌管的AMD。”

如何战胜芯片市场里的大Boss?

这道题AMD是最有发言权的,公司曾将英特尔在数据中心和PC的份额从将近垄断逼到剩下六成,靠的是集结了领先制程和架构、不断追赶的CPU产品

这一次,面对势头正劲的英伟达,AMD能否再度赶超?

下一个万亿芯片巨头会是AMD吗?

第一

最初两家企业在产品开发和市场选择上形成错位竞争,英伟达一直在图像显卡领域深耕,在高端芯片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向英伟达发起正面冲击之前,AMD曾凭借全新的Zen架构和台积电7nm工艺颠覆了PC和数据中心的CPU霸主—英特尔。

目前,英伟达在GPU领域一枝独秀,但AMD的产品架构要更丰富一些,在PC端同时布局了X86 CPU和独立GPU产品。相比传统CPU,采用集成显卡具备更强的图像渲染能力,这为AMD日后快速进入AI加速芯片领域竞争奠定了基础。 根据Statista,2023年第三季度PC端CPU市场中,AMD以35%的市占率仅次于英特尔;而在独立GPU,英伟达以超过七成的份额占据领先优势,同样居次的AMD今年第二季度的出货量占全球的17%。

af2dd95e-b74d-11ee-8b88-92fbcf53809c.png

总的来看,在GPU显卡领域,英伟达构建了领先算力和软件生态的强大壁垒,用户体验更高,在高端旗舰市场更具优势。 而AMD显卡不只追求图形渲染性能,更注重通用运算性能的提升,在入门级显卡性价比更高,但在开发者环境中,AMD采用的OpenCL实际远不如CUDA完善,软件不兼容的问题会影响AMD芯片的生态网络价值。

正因为AMD较早地完成了对两种处理器芯片的布局,在AI大模型加速普及,未来能够塞进各种智能终端硬件时,这种全面性给了AMD构建更加多元的AI产品矩阵的机会,包括融合 Ryzen AI 的 Ryzen 7040 系列 CPU、自适应数据中心平台 Versal AI、 Alveo 加速器、第四代 EPYC Genoa 处理器,以及目前公布即将上市的 Instinct MI300。

其中被认为最有希望挑战英伟达地位,重现16年对英特尔的成功突围,莫过于MI300。

AMD在CES 2023大会上推出了这款Instinct MI300加速器,是首款数据中心级的APU产品,AMD于2011年首创,简单来说是将CPU与GPU封装在一起,专门用于AI语言大模型训练及推理,对标的就是英伟达的Grace Hopper(Grace CPU + Hopper H100 GPU)。

作为一款能与H100在AI训练端匹敌的产品,从芯片架构、制程、算力、内存带宽上比较,这款MI300在规格及性能上十分接近英伟达的GH系列,但软件生态上的落后或暂时无法撼动英伟达在训练端的客户粘性。

af5e8c20-b74d-11ee-8b88-92fbcf53809c.png

首先看芯片架构,MI300是AMD首款结合了4 CPU与CNDA 3 GPU的产品,采用3D堆叠技术和Chipet设计,配备了9个基于5nm制程的芯片组,与英伟达 Grace Hopper的4nm制程(属台积电5nm体系)看齐。

MI300 晶体管数量达到1460亿,多于英伟达H100的800亿。MI300 配备了24个Zen 4 数据中心 CPU 核心和 128 GB HBM3 内存,并以8192位宽总线配置运行。

算力上,上代 MI250X的FP32算力达47.9 TFLOPS,虽已超越英伟达A100的 19.5TFLOPS,但其发布时间在英伟达之后。AMD并未公布MI300与H100的算力比较,我们只知道对比上一代的MI250X,MI300预计能提升8倍,能耗水平(TFLOPS/watt)将优化5倍,可以推断此次性能提升有望接近Grace Hopper水平。

内存带宽上,高容量及显存带宽是MI300的优势,这两项指标分别是英伟达H100的2.4倍及1.6倍,由于内存容量大幅提升,单颗MI300X芯片可以运行800亿参数模型。

而近期英伟达发布的H200作为对MI 300的回应,重点也在内存带宽上进行了升级。H200拥有高达141GB的显存,带宽则从3.35TB/s增加到了4.8TB/s,内存容量上超过了MI 300的128GB,带宽按照H100的1.6倍则稍微逊色于MI 300。

af72b10a-b74d-11ee-8b88-92fbcf53809c.png

AI训练推理中随着模型参数提升带来的海量数据计算和传输,对GPU-CPU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Grace Hoopper通过NVLink-C2C和NVLink Switch实现CPU-GPU和GPU-GPU互连,双方作为内存共享对等体可以直接访问对方的对应内存空间,支持900GB/s,高达150TB的高带宽内存访问,有效解决GPU大规模并行运算中“单节点本地内存不足”的痛点,优势要更突出一些。

af8c499e-b74d-11ee-8b88-92fbcf53809c.png

AMD暂未公布MI300的传输带宽,但3D Chiplet架构使其内部CPU和GPU可共享同一内存空间,这样CPU执行计算的时候不需要先将数据进行复制,减少了内存带宽的占用。MI300使用的新一代存储芯片HBM3内存带宽约为819GB/s,与英伟达 NVLink C2C 900GB/s 带宽相近。

MI300在规格性能上或已十分接近英伟达领先算力的标准,但后者真正的杀手锏,是经过长期耕耘,积累了先发优势的CUDA生态圈,搭配芯片。其实参考微软操作系统和Office生产工具的组合就能够理解,一个不断完善的软件生态会提高用户粘性,形成正向循环,进一步的迭代同时提高了转换成本。英伟达全球CUDA开发者在2020年已经达到了200万,2023年实现翻倍。

afa2b508-b74d-11ee-8b88-92fbcf53809c.png

AMD的生态是ROCm,主要客户是一些研究机构,相比CUDA已经能够广泛支持英伟达多条产品线,ROCm目前仅支持Instinct 系列GPU的部分SKUs,包括Radeon Pro W6800和 Radeon Pro V62。

CUDA从1.0版本开始即支持Linux和Windows,ROCm刚刚在今年4月宣布登录Windows,但仅支持Radeon Pro W6800,Radeon RX 6900 XT和 Radeon RX 6600,今年Q1公司宣布ROCm系统融入PyTorch 2.0框架,TensorFlow和Caffe深度学习框架也已经加入到第五代ROCm中,目前ROCm已经能对应到CUDA的部分内容了。但由于起步较晚,ROCm更多用于HPC(高性能运算),覆盖场景就没有CUDA那么全面了。

afb28712-b74d-11ee-8b88-92fbcf53809c.png

AMD的CEO苏姿丰表示,计划在扩产MI300系列芯片,相关样品已经送达客户进行测试,预计在2024年批量销售。随着ROCm平台工具链逐渐完善,生态端的短板在其他厂商的积极响应下或许能加快补齐。配合定价上将延续往日的高性价比风格,打开市场的难度大大减轻。

第二

截至目前,英伟达与AMD都发布了各自最新一期的财报及业绩指引。

整体来看,两家的财报都有不少令人惊喜的表现。

英伟达当季营收181.2亿美元(同比+206%,环比+32%),大幅高于市场161亿美元的一致预期,也远超英伟达自身指引范围156.8亿到163.2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数据中心业绩的爆发增长,数据中心营收145.14亿美元,同比增长279%、环比增长38%,占总营收80%,远超市场预期128.2亿美元。

因为产品需求爆炸增长引发价格不断飙升,英伟达当季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了20.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9百分点,达到了74%。

净利润方面,英伟达的当季GAAP净利润92.4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259%,环比大幅增长49%,当季Non-GAAP净利润100.2亿美元,同比及环比分别增长了588.2%、48.7%,均大幅超出市场Non-GAAP净利润84亿美元的一致预期。

相对的,AMD三季度实现营收58.00亿美元,同比增长4.22%,环比增长8.23%,略微高于此前指引的57亿美元。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2.99亿美元,同比增长353%,环比增长了10倍,但主要是前期基数太低所致。这是连续7个季度的净利润同比下滑之后,首次实现季度净利润的同比正增长,所以另投资者感到振奋。 第三季度AMD的毛利率为47%,同提升5百分点,环比提升1百分点,虽然也是吃到了AI芯片需求大爆发的红利,但显著不如红利的引领者英伟达。同时,这巨大的毛利率差距体现出的是在产品竞争力、议价能力的差距,尽管这几年AMD的显卡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飞跃,但离英伟达还有很长的路要追赶。

实际上,英伟达的当季净利润是AMD30倍还多,两者差距,可以说已不再同一个频道上。

第三季度AMD数据中心营收15.98亿美元,同比下滑1%,营收占比28%;经营利润3.06亿美元,同比下滑40%,连续3个季度下滑。

不过,最让市场关心的是它们的未来业绩预期。

在业绩指引方面:英伟达给出了一个不大乐观的预期,预计FY24Q4营收约200亿美元(±2%)、GAAP和Non-GAAP毛利率分别为74.5%、75.5%。主要原因是在于预计四季度游戏业务将出现一定程度回落。尤其是在中国和其他受美国政府10月新出口限制影响的地区,销售量将大幅下滑。

而AMD的业绩指引相对让投资着更加惊喜,预计四季度营收为61±3亿美元,毛利率为51.5%(环比+4.5pcpt),CEO苏姿丰在电话会上表示,多家超大规模云计算公司已经承诺部署MI300,MI300将成为AMD史上最快营收过10亿美元的产品,并预计将在明年的销售收入达20亿美元。

因为强劲的业绩指引,AMD在发布业绩后,AMD股价周三收盘大涨9.7%,并在此后数日持续上涨。

afc62d08-b74d-11ee-8b88-92fbcf53809c.png

有意思的是,从营收的地区结构看,两家的客户对象也较为重合。

以2022年算,英伟达有30.74%的营收来自美国本土,其次是中国台湾占比25.9%,中国内地(包括香港)的占比为21.91%,也就是说,英伟达的营收来自中国地区的共有47.81%,接近一半的比重。 不过,最新一期数据看,由于AI显卡需求大爆发叠加美国政府的监管政策限制对华出口,导致三季报来自美国本土的营收激增,同时根据业绩指引,四季度英伟达对华高端显卡出口会明显下滑,这个地区营收结构会出现很大变化。

不过,英伟达似乎很快找到了一个替代的方案,据CFO透露,英伟达正在为中国开发新的算力系列芯片—HGXH20、L20PCle和L2PCle,都是由H100该款而来,能够符合美国相关规定。

而AMD方面,来自美国本土营收占比34.1%,来着中国地区(包括香港和台湾)的营收共有32.1%,虽然占比不及英伟达,但近几年在中国的销售收入增速明显。 也就是说,英伟达的中国业务受限,或可能为AMD留下一个缺口,尽管AMD也受限于美国限制政策的影响,但多少算是一个潜在的可能在未来重新同台竞争的机会。

目前,AMD为了尽快弥补与英伟达的差距,正在大范围地快马加鞭收购AI及数据相关的资产,试图加快集齐AI拼图,为后续的数据中心业务铺路。

今年4月4日,AMD宣布斥资19亿美元收购DPU芯片厂商Pensando,以扩展其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8月24日,AMD收购AI初创公司Mipsology,以加强人工智能推理软件能力。

10月11日,AMD宣收购人工智能开源公司Nod.ai,以增加在AI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在研发方面,近几年AMD的研发费用率一直超过20%,并持续攀升。第三季度,AMD的研发投入15.07亿美元,同比增长17.83%,研发费用率达到了25.9%,同比也提升了32.9%(对应英伟达的为最新一期财报研发投入20.4亿美元,同比增长11.84%,研发费用率23.9%,同比提升12.58%)。

第三

人工智能可以赋能智能终端的愿景正在实现,AI大模型为英伟达、AMD、英特尔等芯片厂商指明了下一个潜力市场,无论是数据中心还是PC、手机等终端,芯片升级需求和高价值量趋势将驱使他们加快研发和产品推出节奏。

虽然整体上来看,AMD在很多个方面与英伟达都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它已经充分展现出来了不可忽视的增长潜力。 可以说,未来在AI加速芯片领域,英伟达和AMD龙争虎斗的局面将一直延续。 *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处理器
    +关注

    关注

    68

    文章

    19404

    浏览量

    231095
  • amd
    amd
    +关注

    关注

    25

    文章

    5490

    浏览量

    134601
  • 英伟达
    +关注

    关注

    22

    文章

    3842

    浏览量

    91917
  • AI芯片
    +关注

    关注

    17

    文章

    1903

    浏览量

    35199
  • 生成式AI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14

    浏览量

    538

原文标题:谁会是下一个万亿芯片巨头?

文章出处:【微信号:ICViews,微信公众号:半导体产业纵横】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AMD再次进军手机芯片领域,能否打破PC厂商折戟移动市场的“诅咒”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近日,业内突传AMD将进军手机芯片领域。外媒报道,AMD计划进入到智能手机市场中,并可能推出类似APU的“Ryzen AI”移动SoC。不久后,台媒爆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08:17 2480次阅读
    传<b class='flag-5'>AMD</b>再次进军手机<b class='flag-5'>芯片</b>领域,能否打破PC厂商折戟移动<b class='flag-5'>市场</b>的“诅咒”

    AMD最强AI芯片,性能强过英伟达H200,但市场仍不买账,生态是最大短板?

    显示,该芯片多项性能优于英伟达H200。   不过,对于AMD系列的产品发布,市场方面似乎并不买账,AMD股价出现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0-14 01:32 3551次阅读
    <b class='flag-5'>AMD</b>最强AI<b class='flag-5'>芯片</b>,性能强过英伟达H200,但<b class='flag-5'>市场</b>仍不买账,生态是最大短板?

    ASIC芯片会成为AI的下一件大事吗

    芯片和平台的领先供应商NVIDIA、AMD、Intel等其它公司以及许多希望进入这个利润丰厚市场的初创公司有何影响?当GPU和FPGA开始看起来如此有前途的时候,它们的游戏结束了吗?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这些互联网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09:33 190次阅读
    ASIC<b class='flag-5'>芯片</b>会成为AI的<b class='flag-5'>下一</b>件大事吗

    万亿!中国芯片出口迎来里程碑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备受瞩目。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2023年前11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这一里程碑式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6:43 619次阅读
    破<b class='flag-5'>万亿</b>!中国<b class='flag-5'>芯片</b>出口迎来里程碑

    AMD或涉足手机芯片市场

    近日,据行业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巨头AMD正计划进军移动设备芯片市场,此举或将为移动计算领域带来场新的变革。 据悉,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0:56 374次阅读

    给您下一个FPGA项目选择Pluto XZU20五大理由!

    您的下一个FPGA项目从PlutoXZU20开始1.屡获殊荣PlutoXZU20凭借其卓越的设计和性能,在2024年北美嵌入式世界大会上被评为“最佳展品”。2.迷你外形PlutoXZU20外形超紧凑
    的头像 发表于 11-19 01:01 232次阅读
    给您<b class='flag-5'>下一个</b>FPGA项目选择Pluto XZU20五大理由!

    AMD发布英伟达竞品AI芯片,预期市场规模将大幅增长

    10月11日,AMD在英伟达主导的AI算力市场中举办了场人工智能主题发布会,推出了包括MI325X算力芯片在内的系列新品。然而,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6:25 664次阅读

    使用tSPI协议减少下一个多电机BLDC设计的布线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使用tSPI协议减少下一个多电机BLDC设计的布线.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9-26 10:40 0次下载
    使用tSPI协议减少<b class='flag-5'>下一个</b>多电机BLDC设计的布线

    AMD稳固合作,赢得索尼PS6处理器芯片设计合同

    9月18日,国际科技界传来重要消息,据权威外媒披露,AMD已成功夺得索尼下一代游戏主机PS6的处理器芯片设计订单,这合作不仅标志着AMD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16:37 927次阅读

    芯片贸易商能否活到下一个周期?

    芯片行业资讯
    芯广场
    发布于 :2024年08月26日 18:14:27

    AMD AI芯片需求井喷,业绩预估再获提升

    全球芯片巨头AMD近期发布的财报与未来财测数据令人瞩目,尤其是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强劲表现,再次引发了市场的热烈反响。AMD的执行长苏姿丰更是
    的头像 发表于 08-02 16:38 753次阅读

    英伟达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AI芯片巨头引领科技新纪元

    在全球科技行业的舞台上,场震撼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当地时间6月18日,美股收盘之际,AI芯片巨头英伟达以惊人的3.34万亿美元总市值,成功超越苹果和微软,登顶全球市值最高企业的宝座。
    的头像 发表于 06-20 10:18 529次阅读

    英特尔计划对Guadi 3进行深度精简,以积极进军中国AI芯片市场

    众所周知,尽管现阶段AI芯片市场上英伟达的份额高达九成,市值已然飙升至3万亿之巨,甚至超越了同为科技巨头的苹果公司,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英伟达在市场
    的头像 发表于 06-11 14:32 681次阅读

    AMD计划采用三星3nm GAA制程量产下一芯片

    在近日于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举办的2024年全球技术论坛(ITF World 2024)上,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透露了公司的最新技术动向。她表示,AMD将采用先进的3nm GAA(Gate-All-Around)制程技术来量产其
    的头像 发表于 05-31 09:53 718次阅读

    华为正接洽收购高合汽车 目标“打造下一个赛力斯”?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2月27日,在片唱衰高合汽车的舆论浪潮下,网络上又出现了华为正接洽收购高合汽车,并且目标“打造下一个赛力斯”的消息。
    的头像 发表于 02-28 14:14 978次阅读
    华为正接洽收购高合汽车 目标“打造<b class='flag-5'>下一个</b>赛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