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产生电磁干扰(EMI)的原因主要与其工作方式有关。开关电源通过高频开关来控制能量的转换和传输,这种快速切换会在电源内部和周围空间产生电磁场,从而引起电磁干扰。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原因:
1. 高频开关电流和电压:开关电源中的开关元件(如晶体管、MOSFET等)以高频(通常在几十千赫兹到几百千赫兹)进行开关操作。这些快速切换会产生陡峭的电流和电压波形,其包含丰富的高频谐波分量。这些谐波可以通过电源线路、电源外壳以及连接线缆辐射出去,对周围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
2. 寄生参数:所有电子元件都有一定的寄生电感、电容和电阻。在高频开关过程中,这些寄生参数会与开关元件相互作用,形成振荡电路,产生高频振荡。这些振荡信号同样会通过辐射或传导的方式对外产生干扰。
3. 二极管反向恢复:在开关电源中,二极管常用于整流和续流。当二极管从导通状态变为截止状态时,会有一段时间的反向恢复过程,这个过程中二极管内部的电荷需要重新分布,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瞬时电流,进而产生电磁干扰。
4. 开关节点的电压跳变:开关电源中的开关节点在开关过程中会经历快速的电压变化。这些电压跳变点可以看作是电磁干扰的发射源,它们通过电源内部的布线、PCB走线等向外界辐射电磁波。
5. 电源布局和布线:不合理的电源布局和布线会增加电磁干扰的风险。例如,高功率的开关节点与敏感的信号线过于靠近,或者没有采取适当的屏蔽措施,都会导致电磁干扰的产生和传播。
开关电源在EMI(电磁干扰)控制方面主要采用滤波技术、屏蔽技术、密封技术和接地技术。EMI干扰可以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类型,其中开关电源主要面临的是传导干扰,其频率范围相当广泛,大约从10kHz到30MHz。
为了有效抑制这种传导干扰,对策通常针对三个不同的频段:10kHz至150kHz、150kHz至10MHz以及10MHz以上的频段进行解决。在10kHz至150kHz的范围内,常态干扰占主导地位,一般可以通过使用通用的LC滤波器来处理。
而在150kHz至10MHz的范围内,共模干扰更为常见,这时通常需要采用共模抑制滤波器来进行应对。对于10MHz以上的高频段,改进滤波器的设计和实施电磁屏蔽措施是常见的解决策略。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开关电源产生的EMI,确保其符合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标准。
为了减少开关电源产生的电磁干扰,通常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抑制措施,包括使用滤波器(如电感、电容、压敏电阻等)、优化PCB布局和布线、采用屏蔽和接地技术、以及符合EMC标准的设计和测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开关电源对环境和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影响。
-
开关电源
+关注
关注
6448文章
8286浏览量
480508 -
emi
+关注
关注
53文章
3582浏览量
127321 -
电磁干扰
+关注
关注
36文章
2282浏览量
10530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