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P代表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种信号。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的,通常是神经元兴奋性增加的表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神经元的兴奋传递和神经网络的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当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时,通过神经递质受体与突触后膜结合,导致突触后膜内部离子浓度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位改变。一般来说,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以正向电位变化为主,可以为细胞内膜电位向正方向偏离。这种电位变化可以引起细胞内部离子浓度的改变,从而改变细胞的兴奋状态。
EPSP的形成机制是复杂的,涉及到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的相互作用。当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突触前膜处的电位相对稳定。当神经冲动通过突触前膜时,电位会迅速上升,导致突触前膜内部离子电荷的改变,从而促使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导致神经递质受体发生构象变化。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主要有两类:离子通道型和二聚体型。离子通道型神经递质受体包括离子通道门控的乙酰胆碱受体和谷氨酸受体等,它们是直接介导离子通道开启或关闭的。二聚体型神经递质受体包括嘌呤受体、儿茶酚胺受体等,它们则透过次级信号转导系统调节细胞内离子浓度。
当神经递质受体结合神经递质后,离子通道型神经递质受体中的离子通道会发生打开或关闭的改变,导致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过受体通道进出,进而引起细胞内膜电位的变化。典型的情况是,神经递质受体通道的打开导致阳离子的内流,例如钠离子的内流会导致细胞内膜电位向正方向偏移。这种电位改变会扩散并逐渐减弱,形成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另外,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中的二聚体型神经递质受体通常与次级信号转导系统相连。当神经递质结合二聚体型神经递质受体后,次级信号分子会被活化,从而启动一系列信号传导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内离子浓度的改变,进而引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总体而言,EPSP的形成机制是复杂而精密的。它涉及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的信息传递,以及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的激活反应。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受体的活化,EPSP能够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调节神经网络的兴奋性,从而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相关推荐
简述半导体原理——晶体管家族的核心工作机制
发表于 07-20 08:14
•872次阅读
大侠帮忙简述一下英飞凌XC878的存储器扩展机制{:10:}
发表于 12-18 09:43
C语言常用的运算符有哪些并简述其功能? 温馨提示: 请从以下链接中的帖子学习相关内容并进行回答,其他地方得到的答案不能作为标准答案,仅能做为补充说明,七天之内答案不可见,答题的童鞋有七天
发表于 05-08 05:55
IDDR与ODDR的简述RGMII时序简述千兆网输入与输出模块的设计测试模块的设计仿真测试结果总结
发表于 01-22 06:09
1.嵌入式技术简述(1)概念: 在已有的硬件上移植操作系统,在操作系统上做层应用开发以及在操作系统之下做底层开发;(2)操作系统:管理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降低耦合,起到“管家”的作用
发表于 10-27 06:49
目录:一、简述二、驱动电路三、电流采集电流四、保护机制
发表于 11-15 08:51
1、Kconfig在RT-Thread中的工作机制C语言项目的裁剪配置本质上通过条件编译和宏的展开来实现的,RT-Thread借助Kconfig这套机制更方便的实现了这一功能。当前以Windows下
发表于 05-09 14:56
作为调节电力供需的信号和实现电力交易的纽带,电价形成机制、电价结构及电价水平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至关重要。电价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电能成本分析和电价形成机制,其中前者是衡量电价是否合理的基础,
发表于 09-01 11:54
•4185次阅读
PCI总线的中断机制 PCI总线使用INTA#、INTB#、INTC#和INTD#信号向处理器发出中断请求。这些中断请求信号为低电平有效,并与处理器的中断控制器连接。在PCI体系结构中,这些中断信号
发表于 07-18 10:10
•2795次阅读
MSI和MSI-X中断机制 在PCI总线中,所有需要提交中断请求的设备,必须能够通过INTx引脚提交中断请求,而MSI机制是一个可选机制。而在PCIe总线中,PCIe设备必须支持MSI或者MSI-X
发表于 08-10 17:54
•5763次阅读
本文主要简述一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常用的HARQ机制。注意,在不同的标准中,HARQ传输机制有所不同。
发表于 08-05 09:07
•2134次阅读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中心江颖、徐莉梅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曽晓成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王恩哥等合作,利用高分辨qPlus型原子力显微镜技术,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冰在二维极限下可以稳定存在,将其命名为:二维冰I相,并以原子级分辨率拍到了二维冰的形成过程,揭示了其
发表于 09-01 17:00
•1177次阅读
Attention机制在深度学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公式及图片详细讲解attention机制的计算过程及意义,首先从最早引入attention到机器翻译任务(Bahdanau et al. ICLR2014)的方法讲起。
发表于 02-22 14:21
•1613次阅读
虽然闭孔结构在提高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的低压平台容量中起着关键作用,但闭孔的形成机制仍存在争议。
发表于 10-13 15:52
•1780次阅读
p型半导体(也称为空穴半导体)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半导体材料掺杂和物理性质变化的过程。以下是对p型半导体形成过程的详细解析,包括其定义、掺杂原理、形成机
发表于 08-15 17:02
•1685次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