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沃尔沃发布2023年财报,披露在极星汽车的股权变动情况。该公司承诺停止对极星的进一步投资,考虑将部分股权分配给其他股东,尤其是吉利控股集团,后者或将成为极星的新大股东。
同时,沃尔沃宣布将原本应于2027年底提前归还的可转换贷款延长18个月至2028年底。截至发稿,沃尔沃仍握有极星汽车48%的股份。
对此,吉利控股集团发表声明,称欢迎沃尔沃的这一转型举措。作为极星的重要合作伙伴和潜在新股东,吉利将持续为极星提供全面的运营及财务援助,深化双方在基础技术、供应链、生产等领域的合作关系。而吉利在此过程中无需降低其在沃尔沃中的股权份额。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沃尔沃
+关注
关注
3文章
295浏览量
20243 -
供应链
+关注
关注
3文章
1687浏览量
39063 -
吉利
+关注
关注
3文章
493浏览量
4761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魅族卫星成功上天!吉利布局“车、手、星”生态
的通信解决方案。 魅族科技被吉利旗下星纪时代收购后,在武汉成立了星纪魅族集团,开始大力融入吉利旗下生态。实际上本次星纪魅族幸运星号卫星也
沃尔沃与吉利控股退出领克汽车股东行列
近日,领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了一系列工商变更。其中,沃尔沃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退出了该公司的股东行列,这一变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领克汽车
软银大手笔注资OpenAI,成最大股东
近日,据外媒最新报道,软银集团计划向人工智能巨头OpenAI注资高达400亿美元,此举将使OpenAI的整体估值飙升至2600亿美元的新高度。此次投资完成后,软银将取代微软,成为OpenAI的最大股东
吉利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
2 月 6 日,吉利汽车宣布其自研睿大模型已与 DeepSeek 完成深度融合。 在智能化浪潮下,AI 大模型成为车企竞争的关键技术。吉利此次与 DeepSeek 合作,是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又一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获新股东注资
近日,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迎来了新的股东加入,其中包括联想创投旗下的安徽省联想强链补链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浙江省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此次股东变更后,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从原来
「赋能每一氪 2024吉利集团&TOSUN同星用户日」活动圆满落幕
圆满落幕11月20日,「赋能每一氪2024吉利集团&TOSUN同星用户日」活动在宁波·吉利研究院顺利举行!同星智能再次走进吉利集团,为
![「赋能每一氪 2024<b class='flag-5'>吉利</b>集团&amp;TOSUN同<b class='flag-5'>星</b>用户日」活动圆满落幕](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0/07/pYYBAGJrUk2AaMaTAAAQONQtdzo461.jpg)
吉利整合极氪与领克品牌
吉利集团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调整,计划将旗下的领克汽车并入极氪汽车,并由极氪汽车的CEO安聪慧负责统筹管理。这一决策标志着吉利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旨在通过品牌整合,
小米机器人技术公司获新股东加入
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发生工商变更,北京屹唐创欣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作为新股东加入,同时公司的注册资本也实现了显著增长,由原先的5000万元增至约5555.56万元。
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车销量出炉,中国车企崭露头角
吉利旗下电动汽车品牌“ZEEKR极氪”表现抢眼,销量激增,而“沃尔沃”品牌销量亦增长12%,新能源汽车占比高达4成。吉利一季度海外销量增长率
科技巨头动态:阿里巴巴再向Lazada注资 特斯拉市值一夜大涨2692亿 曝TikTok本周将进行裁员
科技巨头动态:阿里巴巴再向Lazada注资 特斯拉市值一夜大涨2692亿 曝TikTok本周将进行裁员 小编给大家汇总一下今天几家科技巨头的最新动态: 阿里巴巴再向Lazada注资 阿
星卫讯完成首轮股权融资,博源资本、菁蓉创星基金注资
据成都高新区天使投资协会发布于5月13日的信息,成都星卫讯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完成了由博源资本及菁蓉创星基金联合注资的首次股权融资。
吉利控股减持沃尔沃股份,仍掌握重要股权
实际上,这并非吉利近期首次减持沃尔沃股票。早在2023年11月17日,吉利就曾宣布出售少量沃尔沃汽车股票,减持后,其持股比例将由82%降至78.7%,所得资金将用于支持旗下子品牌的全球
吉利申请星睿大模型商标
近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两枚“吉利星睿大模型”商标,其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和网站服务。目前,这两枚商标均处于等待实质审查的状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