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面临地缘政治冲突及安全忧虑,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企业仍抱持乐观态度,因具备成本优势和先进技术实力主导与西方企业的商业往来。面对中国技术鸿图腾飞引发的欧美忧虑,众多中国制造商从电动汽车底盘、自动驾驶软件到电池所需原料钴镍等,皆热切寻求国际合作机会。
U Power创办人***表示,得益于与全球最大的中国电动汽车行业联盟的深度协作,外资企业可迅速推出全新车型,且成本削减幅度超过五成。该企业分别在中国合肥以及美国硅谷设立分支机构,主攻电动汽车底盘研发及销售业务。
他坦言,随着外企对上述优势逐渐认可,如大众汽车在去年与中国小型电动车企小鹏汽车达成价值7亿美元的合作;近期,Stellantis又向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零跑汽车注资高达15亿欧元。
***总结说,“全球顶级汽车厂商已验证,为加速研发进程及提升产品竞争力,需依赖中国解决方案。”
据报道,悠跑科技已与纽约电动汽车创业公司Olympian Motors签订合同供应滑板式底盘,此外还与新加坡的FEST Auto联手,进军欧洲物流市场,推广电动汽车应用。来自深圳的光峰科技则为中国超半数影院提供激光投影仪,并将为宝马最新的车载显示设备注入激光技术元素。同样基于深圳的DeepRoute.ai(元戎启行)亦已在美设点,并准备进军欧洲销售无人驾驶汽车地图技术。
此番态势展现出中国对欧洲和美国市场转型进程落后,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发展本土电动汽车产业的自信。跨界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顾问科瑞·库姆斯表示,“即便美国也认识到中国融入其中的必要性——尽管需加以适度掌控和管理。”
除单纯商品出口之外,中国企业正在探索多元化战略打入海外市场。例如比亚迪,计划在匈牙利建设新厂,同时正在考虑在墨西哥设立生产线,潜心拓展欧美大市场。与此同时,多家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原料生产商通过与韩国财团建立合资企业,绕道进入西方市场。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镍铬锰酸锂电池材料制造商浙江华友钴业、全球高镍正极市场领导者容百科技,以及其他规模相对较小的电池材料集团如中广新材料和GME资源。
悉尼科技大学中国工业和创新专家Marina Zhang表示,近年来,西方国家对“锁定”依赖中国的供应链的态度有所加强,“来自中国的任何投资,特别是国有或国家支持的公司,甚至被认为与国家有联系的公司,都会立即发出警报。在谈论军事、电信之前,现在我们谈论关键矿产、能源。”
悠跑科技***是希望自己的公司被视为“全球化”的中国电动汽车高管之一。为此,悠跑科技的美国子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独立的股权结构,“我不知道监管机构会如何看待这一点,但我将‘该公司’规划为全球运营。”
-
电动汽车
+关注
关注
155文章
11929浏览量
230291 -
供应链
+关注
关注
3文章
1649浏览量
38814 -
自动驾驶
+关注
关注
783文章
13674浏览量
16609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