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新品
【江苏大学与西南交通大学:关于BP基气体传感器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乔冠军教授团队与西南交通大学欧建臻教授团队合作,在材料领域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ACS Nano 在线发表题为“A 2D-0D-2D sandwich heterostructure towards high-performance room-temperature gas sensing ”的研究论文。
WS2-Au-BP异质结的微结构、气敏特性、气敏和钝化机理及其气体监测系统
近年来,黑磷(BP)作为新兴的二维材料,因具有超高的电子迁移率和高化学活性等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应用在下一代微型电子器件中。BP的高活性和在环境条件下易被氧降解一直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文章结合化学气相输运、水热和液相剥离技术,首次将贵金属纳米粒子插入二维WS2/BP范德华异质结中间,形成一种独特的2D-0D-2D三明治异质结构(WS2-Au-BP),并通过HRTEM、STEM、AFM、XPS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等多角度证实该三明治结构的形成。
理论研究表明,该结构的形成不仅可促使BP的大部分电子只向Au颗粒和WS2转移,而且能大幅度降低导带边,使其远低于O2/O2-的氧化还原电位;同时发现该结构可以大大降低对O2的吸附,并提升O2-→2O的解离能。因此,该结构可以在保持BP活性的同时又能抑制BP薄层的降解。通过对NO2气体传感测试,建立了该结构的气敏特性与BP钝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该结构对NO2敏感性和长期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基于该结构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气体监测系统,并对1‒50 ppm NO2实现了实时监测。
传感动态
【LEM与赛米控丹佛斯合作设计电流传感器 适用于大功率汽车应用】
据外媒报道,在LEM与赛米控丹佛斯(Semikron Danfoss)公司紧密合作多年后,两家公司设计了一个新概念产品——Nano电流传感器,其融合了LEM电流传感器的功能和赛米控丹佛斯DCM半桥功率模块平台,适用于大功率汽车应用。
此次合作制成的基于内核的电流传感器,其尺寸比之前的产品小了60%,但是性能上没有任何衰减。
目前,世界正在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人们对能够使电动汽车(EV)得到大规模采用的创新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上涨。电力电子器件的轻量化和紧凑设计是实现电动汽车高效设计和增加其续驶里程的关键——也为一级供应商/OEM系统工程师和消费者提升了价值。
由于市场面临挑战和美国拨款缓慢,英特尔将推迟俄亥俄州200亿美元芯片制造项目的建设时间表。
英特尔俄亥俄州最初计划从2025年开始芯片制造。据参与该项目的人士称,目前生产设施的建设预计要到2026年底才能完成。
在英特尔安装了生产先进制程半导体所需的复杂且昂贵的设备后,才可能开始生产芯片。
英特尔发言人表示:“我们完全致力于完成该项目,施工仍在继续。去年我们取得了很大进展。”他补充说,“管理大型项目通常需要不断适应变化。我们的决策是基于商业条件、市场动态和负责任的资金管理。”
传统服务器和个人电脑(PC)市场对其芯片的需求不确定,导致英特尔1月底预测第一季度的收入将低于市场预期。
与此同时,由竞争对手英伟达和AMD主导的人工智能(AI)数据服务器的支出转移,削弱了对传统服务器芯片(英特尔的核心数据中心产品)的需求。
【欧菲光:纯固态激光雷达方案可提供车规级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近年来,我国智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量达700万辆,同比增长45.6%。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车联网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我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接近万亿元。
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厂商,既有整车厂商,也有供应链厂商。其中,作为我国光学光电头部企业,欧菲光(002456.SZ)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2015年起开始布局智能汽车,目前已取得20余家国内车企的一级供应商资质。
具体来看,欧菲光依托在光学光电领域的技术优势,深度布局智能驾驶、车身电子和智能座舱,以车载镜头和摄像头为基础,延伸至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车身域控制器、电子外后视镜等产品,丰富产品矩阵布局,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
其中,在车规级激光雷达领域,欧菲光研发4D纯固态激光雷达,除了生成点云3D坐标外,也可以实时探测、更新周边环境的感度值。公司纯固态激光雷达方案内部不包含任何旋转结构,不仅提供较高的探测距离和角分辨率,还能提供车规级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对于未来的发展,欧菲光表示将继续依托领先的光学制造能力与经验,以及智能汽车产品的一级供应商资质,继续推动智能汽车业务全面发展,为公司开拓新的营收增长曲线。
【聚焦智能传感芯片,重庆市半导体封装测试验证平台在北碚启用】
中科光智(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光智”)举行重庆市半导体封装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揭幕仪式和中科光智重磅新产品发布会。
据了解,由科学城北碚园区与入驻企业中科光智合作共建的“重庆市半导体封装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主要聚焦智能传感芯片的先进制备技术和能力,尤其针对功率半导体、高端光电类传感芯片、MEMS传感芯片、半导体激光器封装检测等领域,旨在实现技术自主化和器件产业化,形成更为完整的电子元器件配套体系。
该平台依托于中科光智公司创新能力,以中科光智自有的国产化半导体封装设备为基底,提供半导体封装领域的全套技术工艺开发验证。一期建设服务项目主要包含微波等离子清洗、水滴角测试、真空共晶回流焊接、贴片等核心封装工艺测试验证服务。二期、三期建设将搭载米格实验室及西南大学相关测试技术及服务同步上线。目前,一期项目已全部完毕,即将投入使用。
半导体封装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的落地,一方面将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形成更为完整的电子元器件配套体系,从而减少共性投入成本,加速实现重庆地区的技术自主化和器件产业化;另一方面,将推动重庆市光电信息产业及北碚区传感器优势集群产业壮大,助力西部科学城北碚园区的发展和增益,为重庆市地方经济发展建设带来巨大价值。
当天,两款面向碳化硅芯片封装的高性能设备新产品正式发布,分别是银贴片烧结机ND1800和纳米银压力烧结机NS3000。
据介绍,中科光智研发的银烧结贴片机ND1800将提高碳化硅芯片的封装效率、提升产品良率,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纳米银有压烧结具备低温烧结和高温服役特性,同时具备更高的热导率、更高的导电率和更低的弹性模量,和无压烧结相比优势十分显著。
【传感器——建筑的智慧“五官”】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的检测装置。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建筑也能像人一样借助于感觉器官,从而获取外界的信息。而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为这理念创造了条件,使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变得活了起来,而传感器也就成了建筑的新五官。
传感器具有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等特点,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五官”的感知条件
传感器是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和辅助电源四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物理量信号时,转换元件会将敏感元件输出的物理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变换电路负责对转换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调制,同时转换元件和变换电路一般还需要辅助电源供电。
敏感元件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还有人曾将敏感元件分46类)。
”五官“感知赋予建筑智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感器在建筑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广泛。传感器是种能够感知环境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可以用于监测建筑物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参数,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传感器主要负责监测各种环境数据,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并向各种子系统发出对应的指令,从而运行更合理,更高效,更节能的控制策略。同时,传感器可以帮我们实现节能减排、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以便对建筑内设备进行更高效的管理。
传感器种类众多,每种传感器都有不同的作用,而传感器使建筑拥有了五感官,而相当于人类五感官的传感器有光照度传感器、声敏传感器、PM2.5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他们分别对应着人类五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传感器的应用可以助力智慧建筑感知外物,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
在建筑中,光照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外光照强度,配合系统自动控制照明灯具的亮度和开关时机;声敏传感器用于固体流量探测,也可用于水泵气蚀和液体泄漏的检测,然后产生足够的声音报警,从而预防发生危机事件;气敏传感器用来检测气体浓度和成分的传感器,还可以通过接口电路与计算机组成自动检测、控制和报警系统,它对于环境保护和安全监督方面起着极重要的作用;PM2.5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PM2.5颗粒物的浓度,控制室内外空气质量,与新风系统联动使用,维持室内外空气质量;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外环境温度以及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冷热水管道温度等,还可以配合空调系统调节室内温度。传感器通过配合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可以为管理者和客户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和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和安全的环境。
审核编辑 黄宇
-
英特尔
+关注
关注
61文章
9946浏览量
171685 -
气体传感器
+关注
关注
14文章
542浏览量
37682 -
电流传感器
+关注
关注
10文章
996浏览量
41139 -
lem
+关注
关注
0文章
26浏览量
1253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