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主角是机器,机器需要具备看到现实世界的能力。与碳基生命的人类相似,作为硅基生命的机器也需要视觉传感器等“感觉器官”。
根据沙利文的统计及预测,受无人驾驶车队规模扩张、激光雷达在高级辅助驾驶中渗透率增加、以及服务型机器人及智能交通建设等领域需求的推动,激光雷达整体市场预计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至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131.1亿美元。2023年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227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以上。根据预测,2024年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512亿元。
但激光雷达作为发展了几十年的技术产品,现阶段依然处在早期阶段,典型困境就是分辨率差,如果技术路线不突破,将难以实现300线以上的分辨率;同时,虽然产业界已经形成发展1550nm波段激光雷达的共识,但是相关产业的技术能力、成本都处在不可接受的区间。因此,如何提高激光雷达的分辨率且降低成本,成为现阶段机器仿生眼革命的核心难题。
成立于2019年的光秒科技,是机器仿生眼的先行者和推动者。光秒通过研发一款全新的光电探测芯片RGBD,同时集成色彩感知的CMOS图像传感器和距离感知的APD,打造出机器仿生眼,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的眼睛,使机器人同时具备色彩感知和三维感知的能力。光秒科技创始人余彦武博士表示,参照现有的摄像头的普及率,可以想象,作为最底层的基础感知设施,机器仿生眼将会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技术产品。
人工智能时代,工业生产与人类生活都在向着数字化、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发展。符合机器需求的传感器应用如激光雷达正在广泛普及,在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工业智慧化等行业中甚至成为必需。
光秒机器仿生眼是目前较早的创新实践,为了达成这个技术目标,光秒首先实现的是激光雷达的高清化和低成本化。通过将激光雷达中所有组件——激光发射、接收、信号处理和扫描模组全栈实现芯片级自研,目前已经完成1024线激光雷达的研发和量产。独创的多通道并行处理算法支持高达2000万点频,自研的1550光纤光源和探测芯片不仅使得成本大幅降低,也让体积缩小为1/5,从而奠定了光秒现阶段激光雷达的高清、低本、小体积,进而助推激光雷达投射到越来越多的行业解决方案中。
如同其他机器传感器,光秒1024线激光雷达也是作为基础传感器来应用,基于特殊的工作原理,其功能可以定义为感知、探测、追踪和建模,再加上主动发光和漫反射原理,还可以支持黑夜工作和在水面环境工作。
光秒科技CEO王砚秋表示,在深刻洞察各行各业需求、跨越高中低档全方位三维感知场景后,光秒定义出几款核心产品:面向小型无人机载的S系列:是无人机的眼睛,用于测绘、巡检、物流、应急感知等场景;面向通用场景数字化的C系列:是通用机器人的眼睛、现实世界高清三维数据的生成工具;面向安全应急场景的G系列:定位于更远距离和更高性能要求,很多要求是世界级难题;面向低速自动驾驶的M系列:一些仅对避障有需求、但是成本敏感的场景,需要光秒低线数激光雷达,充分发挥了研发端优势来降低成本。
现阶段光秒坚持作为Tier 2供应商、聚焦于提供专业传感器的定位,与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合作开发面向终端用户的解决方案:光秒提供专业设备和标准输出格式数据,合作伙伴提供数据处理算法和应用层交互系统。光秒正广泛的发展和赋能各行各业合作伙伴,面向应急、交通、工业、测绘、巡检、建筑、矿业和个人消费等领域开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解决方案。由于光秒解决的问题都是高频且刚需的,在为目标用户降本增效的前提下依然可以保持70%以上的毛利率。在2024年完成量产线投产后,光秒营收将突破亿元级水平。
王砚秋透露,在现有激光雷达技术路线下,要突破300线是几乎不可能的。与同行相比,光秒的核心优势是实现了1000线以上激光雷达的研发和量产,且依然保持成本可控。
关于未来发展,光秒科技创始人余彦武博士分享,激光被工业化应用首先是激光测距,后来发展为激光雷达,主要的变化就是利用激光来成像。同时人类对高清视觉的需求是无穷的,人类对三维空间的需求是无穷的。作为未来机器人所应用最广泛的视觉传感器,光秒机器仿生眼将会是K级以上分辨率、乒乓球大小、一两百块钱、一公里以上测距,届时机器人将会迎来属于自己真正的眼睛。
审核编辑:刘清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48文章
50728浏览量
752126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0文章
28226浏览量
206606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6889浏览量
237648 -
激光雷达
+关注
关注
967文章
3943浏览量
189623
原文标题:自研机器仿生眼解决传感器局限,光秒科技量产1024线激光雷达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