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大家普遍认识到,操作系统作为一系列IT基础设施的底层支持,可能决定整个国家在全球信息技术竞争中的地位,不能“缺芯少魂”,已经成为共识。
就在国产操作系统迎来春风的时刻,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做软件容易做生态难,一直是萦绕在中国软件事业的一道难题。
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和自主可控的软件生态都还不成熟。打造规模化的市场和竞争力,国产操作系统究竟如何突围,是很多读者挂心的问题,有人甚至患上了“断供焦渴症”。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国产操作系统正在时间长河中,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完善和崛起,向我们走来。其中引人瞩目的一片生态绿洲,就是蓝河。
避免底层软件的断供焦渴,打造一片自立繁荣可持续的生态绿洲,离不开两大要素:
一是新技术的源泉。vivo历经六年自主研发的智慧操作系统蓝河操作系统(BlueOS),与其他操作系统不同,从上游技术的源头,为生态内创新提供动力。
比如通过代码转译技术,蓝河提升了开发者对新操作系统的适配效率,促进国产操作系统软件生态发展成熟。此外,作为行业首个系统框架由Rust语言编写的操作系统,蓝河从源头保障了内存安全和并发安全。
二是人才在成长。国产操作系统的技术创新、产业落地、应用开发与适配等,都需要大量优秀人才来完成。就在最近,开放原子开源大赛-vivo蓝河操作系统创新赛总决赛在苏州落下帷幕。这场为期数月的精彩赛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软件人才的芳华正茂。
据了解,此次大赛的参赛队伍,不乏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顶级高校的精英学子。其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是由计算机学院教授,亲自带队参加。
这场大赛所展现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或许可以说明,中国软件产学各界是如何看待教育,看待人才培养与产学联动。
故事从一条河流开始
河流,是文明的摇篮,是生命之源。对于国产操作系统来说,创新必须追溯到技术的源头。唯有底层技术上的不断前行,才能推动基础软件真正迭代。
这一点,可以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与高校一起培育软件人才是vivo蓝河?
在创新赛总决赛的路演现场,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副秘书长辛晓华先生提到:“本届开放原子开源大赛共设置了50多个赛项,vivo蓝河操作系统创新赛是其中重要赛项之一,技术难度及研究意义都很大。”
要发挥大赛之于人才培养的价值,就必须在源头提供足够有挑战性、前瞻性、高价值的技术底座。
毫无疑问,蓝河操作系统(BlueOS)在产学各界眼中,是符合这个要求的。
首先是技术先进。BlueOS具备“天生更智慧、天生更流畅、天生更安全”的三大核心特性,引领着操作系统的创新之路,能够满足新一代人才对先进工具和底座的要求。
智慧层面,蓝河操作系统引入蓝心大模型能力,支持复杂的意图识别和交互方式。流畅性上,从全栈技术视角进行了高性能架构设计,确保了系统运行流畅。
安全性方面,蓝河操作系统更是做到了行业领先。传统的C/C++代码编写的系统中,高达70%的严重安全漏洞都与内存使用不当有关,这无疑给系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使用Rust语言编写更安全的操作系统已成为行业趋势。Rust语言凭借其独特的安全特性,能够在编译阶段就有效发现并修复内存相关的安全漏洞,极大地提升了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作为首个系统框架完全由Rust语言编写的操作系统,vivo的蓝河操作系统在这方面更是走在了行业的前列。Rust语言的内存安全和并发安全特性,从源头上保障了蓝河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其在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色。
除了语言层面的优势,蓝河操作系统还兼容基金会的hapjs快应用技术标准,通过应用级的代码转换,进一步繁荣了hapjs开源社区,这种兼容性和开放性,使得蓝河操作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架构开放。作为一个标准的操作系统,蓝河操作系统兼容不同的硬件体系结构,通过内核抽象层实现了对不同内核的兼容。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蓝河操作系统是一把开启全场景跨终端智慧的钥匙。
比如说,蓝河支持Linux内核、RTOS内核,并符合Posix标准,这使得蓝河操作系统能够在各种设备上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一致的使用体验,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大的表现舞台和商业空间。
此外,积极拥抱开源生态,已经成为vivo重要的方向之一,也让产学界对此次创新赛充满期待。
蓝河生态为开发者提供了蓝河开发套件,包括蓝河SDK和蓝河Studio,打造一个立体化的开发支持体系。这些工具不仅简化了开发流程,提高了开发效率,还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API和接口,使得开发者能够轻松地将自己的应用与蓝河操作系统进行集成。
先进、开放、利他的蓝河操作系统,为国产软件繁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此次创新赛,就吸引了超过300名开发者、共计200多支队伍踊跃报名参赛。
大赛的评审团也堪称业界权威,由南开大学教授张海宁、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吴帆、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王兴刚、浙江大学教授沈会良、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部主任、高级工程师张姗姗、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TOC导师贺师俊、开源专家冯涛以及vivo的多名技术专家组成。其中张海宁教授表示:“这是我参加过的大赛评审中,质量最高的一次。”评委对赛事的高度评价,展现出了产学界对大赛人才培养的价值认可。
那么,作为开放原子开源大赛下的重要赛道,vivo蓝河操作系统创新赛,究竟如何发挥大赛的作用,真正推动操作系统的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呢?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拆解为三步:
第一步,设置议题。
通过合理的赛题设置,可以汇聚年轻人才的创新创造力,在产业生态的重点问题上攻坚克难、挑战自我。本次大赛中,设置了两个赛题,分别是“蓝河代码转译工具”和“蓝河创新应用开发”,从不同维度考察选手的技术和创新思维。
第二步,资源支持。
人才培养,并不是把难题抛给年轻学子就大功告成,还必须把解决问题的工具和资源装进他们的行囊。其中,蓝河操作系统的技术优势与前瞻特性,让参赛队伍可以先人一步触摸未来。
此外,本次创新赛还得到了vivo的全力支持,除了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还积极参与了赛事的组织和评审工作。vivo的加入,不仅为整个赛事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也为选手们提供了一个更宽广、更优质的展示平台。
第三步,模式丰富。
通过蓝河操作系统创新赛这一平台,为产学研各界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交流机会。比如决赛的路演活动,就是一个产学师生各方充分交流学习的机会。最终获奖的队伍作品涉及手机、手表等多个领域,展现了蓝河操作系统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广阔前景和无限可能,而围绕在蓝河操作系统的人才也在不设限地向着未来生长。
技术在进步,人才在成长,这两个变化组成了中国软件业的春风,让我们看到了生态绿洲在成熟。
蓝河操作系统创新赛带来的赛事赋能,正是参赛队伍、主办企业与产学界所共同推动的一系列变化,给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带来了面貌一新的契机。
生态门槛在降低。从大赛赛题不难预测,通过代码转译工具的设计实现,提升开发者对新操作系统的适配效率,加速国产操作系统软件生态的成熟进程。创新应用开发,则有望解决操作系统软件落地难、推广难的问题,加速生态繁荣。
人才壁垒在构筑。通过这场大赛,蓝河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开发者、学生和教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优秀的人才得以崭露头角,也吸引了更多对操作系统技术充满热情的人才投身于该领域。
产业新机在酝酿。毫无疑问,蓝河操作系统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提升,更多硬件制造商、应用开发者和其他第三方合作伙伴,加入蓝河生态,共同开发和推广基于BlueOS的产品和服务,将有助于国产操作系统整体的竞争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从这个角度看,更广阔的未来,还有待更多的开发者去挖掘和创造,而vivo蓝河操作系统也将掀起新一轮国产操作系统创新风暴。
-
操作系统
+关注
关注
37文章
6713浏览量
123164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29928浏览量
268238 -
vivo
+关注
关注
12文章
3292浏览量
6309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