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利用碲化汞(HgTe)胶体量子点实现波长达18 μm的光探测

MEMS 来源:MEMS 2024-04-23 09:09 次阅读

胶体量子点(CQD)凭借其具有高通量溶液加工能力以及紫外(UV)到红外(IR)波段的宽带隙可调谐性,因而在光电子器件中备受关注。有些研究者可能会质疑胶体量子点波长范围的上限。迄今为止,虽然胶体量子点的吸收波长已扩展至太赫兹(THz)波段,但实际的光探测波长仅限于中波红外(MWIR)。研究胶体量子点在更长波长的光响应挑战,将有助于揭示这些纳米材料的最终特性。更重要的是,这也激发了研究者对自下而上的红外光探测的兴趣,与外延生长的半导体块体材料相比,这种技术的成本才不到10%。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郝群教授和陈梦璐准聘教授的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再生长方法并进行了离子掺杂修饰,利用碲化汞(HgTe)胶体量子点实现了波长达18 μm的光探测。在液氮温度下,18 μm和10 μm胶体量子点光电导体的响应度(R)分别达到0.3 A/W和0.13 A/W,比探测率(D*)分别达到6.6 × 10⁸ Jones和2.3 × 10⁹ Jones。这项研究是朝着探索“胶体量子点光探测波长限制”这一普遍问题所迈出的一步。相关研究成果以“Very long wave infrared quantum dot photodetector up to 18 μm”为主题发表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期刊上。

为了合成大尺寸的HgTe胶体量子点,需使用过量的汞前驱体,其中汞离子(Hg²⁺)作为表面配体以获得良好的稳定性。在本研究中,汞与碲的比例为4:1。此外,研究人员开发了再生长方法,利用高活性的双三甲基硅基碲(TMSTe)快速成核,并逐滴添加低活性的三辛基碲化膦(TOPTe)来实现纳米晶体的再生长。

这项研究制备的长波红外(LWIR)和甚长波红外(VLWIR)HgTe胶体量子点的吸收光谱如图1a和图1b所示。图1c和图1d展示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定的长波红外和甚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的形状和尺寸。量子点间距大大减小提高了胶体量子点的电子耦合和载流子传输效率。掺杂控制对高性能红外光探测来说至关重要。此外,图1e展示了本征长波红外和甚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的光致发光,峰值分别为1025 cm⁻¹和1320 cm⁻¹。

d52e70fa-00d1-11ef-a297-92fbcf53809c.jpg

图1 长波红外和甚长波红外HgTe胶体量子点的表征

随后,研究人员通过电化学和场效应晶体管(FET)测量进一步确定了胶体量子点的能量带隙图和传输特性。图2为碘(I₂)处理前后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的典型传输特性表征。其中图2a至图2c展示了HgTe胶体量子点的能量带隙图、电化学示意图以及FET实验示意图。

d54130aa-00d1-11ef-a297-92fbcf53809c.jpg

图2 长波红外HgTe胶体量子点的传输特性表征

图3展示了长波红外和甚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光电导体。其中,图3a至图3c分别为光电探测器实物图、电极以及扫描电镜(SEM)截面图。图3d显示了通过步进器测量的光电探测器厚度,以及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绘制的表面粗糙度图。图3e和图3f分别显示了长波红外和甚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光电探测器上的光电流和暗电流曲线。

d550614c-00d1-11ef-a297-92fbcf53809c.jpg

图3 HgTe胶体量子点光电探测器的表征

最后,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了载流子迁移率对响应度和EQE的影响。图4a展示了暗电流与温度的函数关系,以提取热载流子上的活化能。图4b展示了VLWIR和LWIR胶体量子点光电探测器上的响应度(红色)以及纯光电流与暗电流比(蓝色)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d5573e40-00d1-11ef-a297-92fbcf53809c.jpg

图4 HgTe胶体量子点光电探测器的光电探测特性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探索了大尺寸HgTe胶体量子点及其在长波红外和甚长波红外波段的光探测性能。研究人员采用再生长法合成了直径达15.6 nm的大尺寸HgTe胶体量子点。对胶体量子点固体进行I₂处理可精确地将掺杂从强n型调节到近本征型,同时进行表面钝化以减少在环境中进一步氧化。此外,混合相配体交换处理可以将载流子迁移率提高100倍,达到10 cm²/Vs,从而提高了载流子的传输效率。这些处理使得18 μm甚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光电探测器在80 K时的响应度达到0.3 A/W,比探测率达到6.6 × 10⁸ Jones;10 μm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光电探测器在80 K时的响应度达到0.13 A/W,比探测率达到2.3 × 10⁹ Jones。高迁移率甚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光电导体的响应度比低迁移率参考样品高了670倍。同时,研究人员发现响应度受到载流子漂移长度与电极间隙的比值以及吸收系数的限制。这些研究结果还表明,适当的配体修饰以获得高迁移率和良好的载流子寿命,对于长波长光探测来说至关重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4-01436-y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FET
    FET
    +关注

    关注

    3

    文章

    611

    浏览量

    62482
  • 场效应晶体管

    关注

    5

    文章

    322

    浏览量

    19333
  • 光电子器件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3

    浏览量

    12109
  • TEM
    TEM
    +关注

    关注

    0

    文章

    73

    浏览量

    10326
  • 光电探测器
    +关注

    关注

    4

    文章

    248

    浏览量

    20228

原文标题:波长达18 μm的甚长波红外胶体量子点光电探测器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胶体量子点和二维材料异质结光电探测器应用综述

    半导体胶体量子点( QD )具有基于溶液制造、大规模且低成本的合成工艺,其独特的量子限域效应可以实现从深紫外到中红外( MIR )范围内的宽带光探测,因此成为光敏材料中最具备前途的候选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09:11 497次阅读
    <b class='flag-5'>胶体量子</b>点和二维材料异质结光电<b class='flag-5'>探测</b>器应用综述

    利用连续滴定工艺制备一种高品质HgTe量子点短波红外探测

    化汞HgTe)纳米晶体具有可调谐红外吸收光谱、溶液可加工性、低制造成本以及易与硅基电路集成等特点。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09:54 293次阅读
    <b class='flag-5'>利用</b>连续滴定工艺制备一种高品质<b class='flag-5'>HgTe</b><b class='flag-5'>量子</b>点短波红外<b class='flag-5'>探测</b>器

    量子纠缠探测与大小估算研究新突破

    量子纠缠作为量子理论的基石,也是量子信息领域的宝贵资源。在实验过程中,有效的纠缠探测和衡量对实现众多关键信息任务,譬如如何高效地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09:34 178次阅读

    百万像素胶体量子点中波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技术研究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2024年年初,北京理工大学红外胶体量子点团队在《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发表了题为“百万像素胶体量子点中波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技术”的特邀研究论文。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09:21 385次阅读
    百万像素<b class='flag-5'>胶体量子</b>点中波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技术研究

    量子计算机重构未来 | 阅读体验】+ 了解量子叠加原理

    的位置和方向对应着量子比特的状态。量子比特状态的操作和变化可以在布洛赫球上用旋转和移动的方式进行描述。通过旋转和移动布洛赫球上的,我们可以改变量子比特的状态,
    发表于 03-13 17:19

    光谷实验室近日宣布其研发的胶体量子点成像芯片已实现短波红外成像

    一颗黄豆大小的芯片,利用新技术胶体量子点红外探测成像做成“视觉芯片”,装到手机、检测器上,可以“穿透”介质,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真相”。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0:46 478次阅读

    光谷实验室研发胶体量子点成像芯片,有望颠覆短波红外市场

    湖北光谷实验室近日宣布,其科研团队研发的胶体量子点成像芯片已实现短波红外成像,面阵规模30万、盲元率低于6‰、波长范围0.4-1.7微米、暗电流密度小于50 nA/cm²、外量子效率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4:46 499次阅读

    光谷实验室研发短波红外成像胶体量子点芯片

    近日,首个胶体量子点成像芯片在光谷实验室研发成功,其具备优异性能。该芯片已能实现短波红外成像,面阵规模达到30万,盲元率低于每十万个像素中只有6个因素导致信号丢失,图像波长范围为0.4至1.7微米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15:22 1202次阅读

    胶体电池?胶体电池的特性?

    胶体电池?胶体电池的特性? 胶体电池是一种利用胶体材料作为电解质的电池。与传统的液态电解质电池相比,胶体
    的头像 发表于 11-17 11:42 675次阅读

    利用EHD喷印技术在MEMS器件上实现性能优异的无掩膜沉积WO3胶体量子

    中的应用。 胶体量子点作为一种半导体纳米晶,具有独特的高表面活性以及量子限制效应的物化特性,拥有室温溶液处理的能力,更容易与硅基兼容。但随着硅基板尺寸逐渐缩小,对敏感膜沉积的精度和工艺要求开始变高,目前常用于
    的头像 发表于 11-03 09:09 1180次阅读
    <b class='flag-5'>利用</b>EHD喷印技术在MEMS器件上<b class='flag-5'>实现</b>性能优异的无掩膜沉积WO3<b class='flag-5'>胶体量子</b>点

    高载流子迁移率胶体量子点红外探测器使用

    短波红外和中波红外波段是两个重要的大气窗口。在该波段范围内,碲化汞胶体量子点表现出良好的光响应。
    的头像 发表于 10-16 10:10 506次阅读
    高载流子迁移率<b class='flag-5'>胶体量子</b>点红外<b class='flag-5'>探测</b>器使用

    分享一种利用胶体量子点(QD)获得中红外发射的新方法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利用胶体量子点(QD)获得中红外发射的新方法,这可能为中红外光源开辟新的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0-09 18:04 823次阅读

    如何利用量子系统在室温下探测MIR

    中红外 (MIR,波长λ=3–30µm)分子振动的室温检测,呈现了诸多应用,包括实时气体传感、医学成像和量子通信。然而,由于热噪声限制,现有中红外技术,依然依赖于冷却的半导体探测器。解决这一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9-05 11:13 720次阅读
    如何<b class='flag-5'>利用量子</b>系统在室温下<b class='flag-5'>探测</b>MIR

    合肥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半导体量子芯片电路载板

    来源:光明日报 据光明日报消息,近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一代商业级半导体量子芯片电路载板,成功填补了国内此前在该领域的空白,打破国际上的技术壁垒。 据悉
    的头像 发表于 08-14 18:03 807次阅读

    平面光伏型胶体量子点红外成像芯片的工作原理

    电场激活原位掺杂的平面光伏型胶体量子点红外成像芯片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离子溶液处理和恒定电场激活,器件的工作模式由光导型变成了光伏型。场效应晶体管(FET)测试可知,通过简单地改变电场激活时间和电场极性,量子点的掺杂极性可以得到很好的调控。
    发表于 08-11 10:30 707次阅读
    平面光伏型<b class='flag-5'>胶体量子</b>点红外成像芯片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