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瞬时对焦!液态镜头是个什么黑科技?

明治传感 2024-04-23 08:24 次阅读

相信工程师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听到过【液态镜头】这个词,也见过手机厂商发布的以液态镜头为产品亮点的产品,那么你清楚什么是液态镜头吗?在工业生产中,液态镜头到底有多实用?本期小明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液态对焦技术?

基于仿生学的原理,液态镜头的工作原理是当光线穿过水滴时,该装置将转换成为一个微型照相机透镜,当水滴往返穿过圆柱形小洞时,根据透镜距离拍摄物体的远近,画面将进入或脱离焦距范围。图像拍摄将电子自动化完成,同时软件可用于自动化编辑任何未聚焦画面,从而使操作者获得清晰的图像。

目前商业化量产的液态镜头,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来实现。一种是以Varioptic为代表的双液电润湿法透镜,另外一种是以Optotune为代表的液体填充式透镜。

双液体透镜:由两种液体组成,由于两种液体存在折射率差,因此交界面就可以发生折射,如果我们可以用外部控制信号改变分界面的曲率,那么这个液态透镜就实现了光学参数的改变。

电润湿原理:电润湿效应最早在1876年由加布里尔·李普曼(Gabriel Lippmann)发现,电润湿效应施加于两种非混合流体,一种导电的溶液和一种不导电的油,且两者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以及相同的密度。由于流体不混合,它们形成像透镜一样光滑且弯曲的分界面。我们通过向导电溶液施加电压而改变两种液体表面相互作用的方式,从而改变分界面的曲率半径。

d9d8903c-0107-11ef-9118-92fbcf53809c.pngd9f51072-0107-11ef-9118-92fbcf53809c.png

分界面形状随着电压变化


液体填充式透镜结构类似于人眼的晶状体结构。具有高折射率的光学液体被密封在由柔性聚合物制成的弹性薄膜中,利用电磁驱动压紧或松弛分布于侧边的环形膜层区,由于密封液体积不变,压紧时液体从侧边挤压到中心通光孔中,液体的曲率半径变小,焦距变小;反之松弛侧边环形区域膜层时,通光孔中的光学液体扩散开,液体的曲率半径变大,焦距变大。

da0ab6b6-0107-11ef-9118-92fbcf53809c.png

液态对焦技术的优势

1、快速变焦:液态镜头可以在毫秒级的时间内改变焦距,这对于需要快速自动对焦的应用非常有用。

2、无机械移动部件:由于液态镜头的工作原理不依赖于机械移动,因此它们更耐用,不易受到机械磨损。

3、小型化和集成化:液态镜头可以做得非常小,并且容易与其他光学或电子设备集成。

4、可靠性和耐用性高:液体变焦镜头无需复杂的机械部件,大大简化了光学成像系统结构,这不仅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液态对焦技术的应用

在明治的AI图像视觉产品视觉传感器VDS系列;智能读码器RCD-AI100-S系列、RCD-AI500搭载了液态镜头,实现了单次毫秒级变焦速度。相比传统机械镜头采样速度得到近百倍的提升,具有对焦快速、准确、清晰的优势

da378344-0107-11ef-9118-92fbcf53809c.png

简单来说,当我们需要一会看远一会看近,镜头就必须得像眼睛一样,能自动变焦来确保视觉的清晰。

经典的场景在于:

当读取不同尺寸箱子上的条码或读取因随传送带移动而导致焦距变化的工件。特别是碰到快速且多次变焦的情况,液态镜头的自动变焦能力优势就非常突出了

目前,液态透镜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摄像头、内窥镜、显微镜、安防监控以及工业自动化中的机器视觉。特别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液态透镜的快速变焦能力使其非常适合用于处理流水线上快速移动的物体进行质量检测、识别或进行其他视觉检测任务。

在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液体变焦镜头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它不仅将推动光学成像技术的革新,还将为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推动工业领域的进步与创新。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镜头
    +关注

    关注

    2

    文章

    489

    浏览量

    25397
  • 工业
    +关注

    关注

    3

    文章

    1613

    浏览量

    45731
  • 电子自动化
    +关注

    关注

    0

    文章

    6

    浏览量

    6252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450 镜头对焦原理

    镜头摄影摄像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发布于 :2022年08月10日 11:54:48

    最近要做一项目。基于温度补偿的镜头自动对焦

    意义是:由于温度的变化会造成原本清晰的镜头编的不清晰。需要对焦,要实现单片机的自动对焦。大概的技术要求是,通过一温度传感器检测镜头壁的温度
    发表于 08-02 12:16

    【NXP LPC54110试用申请】红外相机自动对焦镜头控制板

    项目名称:红外相机自动对焦镜头控制板试用计划:首先,想看看这款M4/M0双核器件的性能,了解双核的架构情况;其次,最近刚接了一自动对焦镜头
    发表于 09-19 09:23

    两种常见的对焦基本原理

    一、反差对焦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一事实,既图像最清晰的点也是对比度最大的点。相机会驱动镜头,沿着指向被摄物的轴线改变对焦点,并在每个对焦点上获
    发表于 09-28 11:47

    超声电机—镜头自动变焦、自动对焦的应用

    超声电机光学镜头自动对焦系统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公认的高难度科技项目,超声电机静音、体积小、扭力大、抗干干扰,配合外置或者内置闭环控制进行高精度,可应用于单反镜头产品。
    发表于 09-29 15:41

    光学镜头上的自动对焦马达

    镜头的自动对焦过程并不复杂,当你将镜头对准拍摄对象时,自动对焦系统中的一或多个传感器会“读取”已构图的场景或对象,并通过马达完成自动
    发表于 11-18 15:04

    自动对焦(AF)马达

    大多数数码单反相机或镜头都配备了自动对焦(AF)马达,它是用来驱动对焦镜片组移动,使其到程序指定位置,实现自动对焦的一电机。
    发表于 09-01 08:32

    验证移轴镜头作为 手动对焦定焦镜头的成像性能

    验证移轴镜头作为 手动对焦定焦镜头的成像性能 移轴镜头可以使用偏移与倾角功能,实现独特的表现力。其成像圈要比普通镜头大。正因
    发表于 02-01 11:36 1497次阅读
    验证移轴<b class='flag-5'>镜头</b>作为 手动<b class='flag-5'>对焦</b>定焦<b class='flag-5'>镜头</b>的成像性能

    4、镜头安装、对焦0218

    4、镜头安装、对焦0218
    发表于 01-08 16:28 0次下载

    无需对焦的相机,使用平面镜头减少成本

    研究人员已经发明了一种新的相机,这种相机使用非常薄的单个镜头并且无需对焦。与传统相机相比(比如现在智能手机中使用的相机),这项技术有着显著的优势,其中一个显著的好处是,目前的相机需要多个镜头才能形成高质量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3-14 09:55 2606次阅读

    华为Mate40系列手机搭载超瀑布屏+液态镜头

    发展起来的新型镜头液态镜头可随时改变曲率、调整焦距特性,取代机械式摩打对焦技术,利用电压来操控液态透镜的液珠变形,以改变镜面曲率的方式达到
    的头像 发表于 08-28 14:20 3284次阅读

    超声电机之镜头自动变焦、自动对焦的应用分析

    超声电机光学镜头自动对焦系统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公认的高难度科技项目,超声电机静音、体积小、扭力大、抗干干扰,配合外置或者内置闭环控制进行高精度,可应用于单反镜头产品。 目前国内单反镜头
    的头像 发表于 09-30 15:00 4009次阅读
    超声电机之<b class='flag-5'>镜头</b>自动变焦、自动<b class='flag-5'>对焦</b>的应用分析

    超声波马达已成为了目前镜头内置自动对焦马达的主流技术

    镜头的自动对焦过程并不复杂,当你将镜头对准拍摄对象时,自动对焦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会读取已构图的场景或对象,并通过马达完成自动对焦镜片组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5:02 3789次阅读

    光学镜头上的自动对焦马达的详细介绍

    镜头的自动对焦过程并不复杂,当你将镜头对准拍摄对象时,自动对焦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会“读取”已构图的场景或对象,并通过马达完成自动对焦
    发表于 11-20 08:00 3次下载

    爆料:液态镜头明年将量产商用 华为P50系列或将首发

    相应的产品。 华为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探索液态镜头了,华为于2019年12月25日申请了相关发明专利,并于今年4月公布。据悉,若明年液态镜头量产商用,华为P50系列或将首发。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09:09 219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