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基于超构表面的微型椭偏仪

jf_64961214 来源:jf_64961214 作者:jf_64961214 2024-04-28 06:35 次阅读

图1.传统构型光谱椭偏仪(a)和基于超构表面阵列的光谱椭偏仪(b)系统示意图

半导体芯片光学元件加工等应用中,准确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至关重要。光谱椭偏仪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的仪器。相比其它仪器,它可以实现对薄膜样品参数高精度、非破坏性测量。然而,传统光谱椭偏仪(如图1a所示)需要通过机械旋转的偏振光学元件联合光栅光谱仪实现椭偏光谱探测,从而导致系统相对复杂,体积庞大,并且单次测量耗时较长。

针对以上难题,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杨原牧副教授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超构表面阵列的微型化快照式光谱椭偏仪,如图1b所示。该系统利用硅基超构表面阵列将待测薄膜反射光的偏振和光谱信息进行编码,随后根据CMOS传感器采集到的光强信号,通过凸优化算法对偏振光谱信息进行解码,可以高保真地重建薄膜反射光的全斯托克斯偏振光谱,并进一步基于薄膜的物理模型,拟合得到薄膜厚度和折射率。该方案可以显著简化现有光谱椭偏仪系统,并实现快照式薄膜参数测量。该成果近日以“Metasurface array for single-shot spectroscopic ellipsometry”为题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图2.(a)基于超构表面阵列的光谱偏振探测单元照片和超构表面阵列放大图。(b)100 nm的SiO2薄膜样品的全斯托克斯光谱和椭偏参数的重构结果与光谱仪测量真值的对比。(c)基于超构表面光谱椭偏仪测量得到的不同厚度SiO2薄膜的厚度重构值与真值的比较。

本文构造了如图2a所示的基于超构表面阵列的微型光谱椭偏仪,其偏振光谱探测单元由超构表面阵列与商用CMOS传感器封装而成。超构表面阵列由20 × 20个经优化得到的具有丰富偏振光谱响应的超构表面子单元构成,从而保证全斯托克斯光谱信息计算恢复的准确性。本工作实验测量了5个厚度在100 nm至1000 nm范围内的SiO2薄膜样品,实验拟合得到的待测薄膜厚度和折射率相比商用光谱椭偏仪测量得到的真值误差分别仅为2.16%和0.84%。

研究团队提出并构造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超构表面阵列的快照式集成化光谱椭偏测量系统。该系统中没有任何机械移动部件或动态相位调制元件,仅通过单次测量就能准确地获得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未来通过超构表面阵列的复用,有望进一步实现偏振光谱成像,从而实现对空间不均匀薄膜的快速表征。本工作展现了具有灵活多维光场调控能力的超构表面的一个潜在的应用出口,并为发展超紧凑、高精度、低成本的光谱椭偏测量系统开拓了新的思路。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探测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91

    浏览量

    20271
  • 偏振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2

    浏览量

    12068
  • 光谱仪
    +关注

    关注

    2

    文章

    860

    浏览量

    30455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磁粉探伤对工件表面要求有哪些

    磁粉探伤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在工件表面施加磁场,使磁粉吸附在工件表面的缺陷处,从而检测出工件表面的缺陷。磁粉探伤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制品的检测,如焊接件、锻件、铸件等。为了确保磁粉探伤的准确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5-24 15:40 330次阅读

    JG08Z-DG40-A测径 轧制线螺纹钢测径

    ≤±0.05mm, 最小分辨率0.0026mm, 每一个测头每秒可以测量2000个截面 JG08Z-DG系列八轴智能测径作为蓝鹏测控公司的重头产品,经过全面的改进创新,测径可以用于轧制线、棒材,八个方向直径
    发表于 05-17 17:45

    探讨三种超构器件表面的加工方法

    超构表面是近年来出现一种新型的光学器件,也被称为超构器件。
    的头像 发表于 03-19 15:23 301次阅读
    探讨三种超构器件<b class='flag-5'>表面的</b>加工方法

    COMSOL Multiphysics在材料与表面仿真中的应用

    作为一款强大的多物理场仿真软件,为材料和表面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仿真工具。本文将重点介绍COMSOL Multiphysics在周期性表面
    发表于 02-20 09:20

    惯性陀螺或加速度计的零稳定性(bias stability)与零偏不稳定性(bias instability)指的是同一个指标吗?

    请问 1)惯性陀螺或加速度计的零稳定性(bias stability)与零偏不稳定性(bias instability)指的是同一个指标吗? 2)零稳定性的测量与计算的? 谢谢!
    发表于 12-29 08:23

    用于研究单个纳米颗粒表面的显微光谱

    背景 András Deák博士的研究重点是了解分子如何相互作用并附着在纳米颗粒表面背后的物理学。许多应用依赖于以预定方式附着在纳米颗粒表面的引入分子。然而,如果纳米颗粒已经有分子附着在其表面,则不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10:33 265次阅读
    用于研究单个纳米颗粒<b class='flag-5'>表面的</b>显微光谱

    白光干涉在半导体封装中对弹坑的测量

    的双重缺点。在自动拼接模块下,只需要确定起点和终点,即可自动扫描,重建其光滑的表面区域,不见一丝重叠缝隙。 白光干涉在半导体封装中对弹坑的测量 同时,白光干涉还可以结
    发表于 11-06 14:27

    英诺激光:皮秒激光制备镁合金超疏水表面的工艺及机理研究

    超疏水是一种特殊的润湿性状态[3],润湿是指当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液体取代原气-固接触面,而形成新的固-液界面。固体表面的润湿性由静态接触角的大小来表征,如图1.1所示,当液滴稳定地停留在固体表面时,在液滴边缘的切线处与固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9-19 15:49 920次阅读
    英诺激光:皮秒激光制备镁合金超疏水<b class='flag-5'>表面的</b>工艺及机理研究

    光学表面的散射测量方法发展的趋势

            摘要:光学表面的光散射测量方法为目前测量光学元件表面散射特性的一种主要技术,主要包括角分辨测量法和总积分测量法。本文对上述两种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装置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两种
    的头像 发表于 09-08 09:31 1107次阅读
    光学<b class='flag-5'>表面的</b>散射测量方法发展的趋势

    一种使用超表面的微光学平台的介绍和应用

    历史上,超表面研究一直专注于对光的特性进行充分的操纵,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光学设备,如金属感应器、金属全息图和光束衍射设备。然而,最近的研究已经将他们的重点转移到将超表面与其他光学组件集成上。
    发表于 09-01 10:01 462次阅读
    一种使用超<b class='flag-5'>表面的</b>微光学平台的介绍和应用

    白光干涉只能测同质材料吗?

    白光干涉以白光干涉为原理,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等领域,对各种产品、部件和材料表面的平面度、粗糙度、波纹度、面形轮廓、表面缺陷、孔隙间隙、台阶高度、弯曲变形情况、磨损情况、腐蚀情况、加工情况等
    发表于 08-21 13:46

    光学3D表面轮廓可以测金属吗?

    光学3D表面轮廓是基于白光干涉技术,结合精密Z向扫描模块、3D 建模算法等快速、准确测量物体表面的形状和轮廓的检测仪器。它利用光学投射原理,通过光学传感器对物体表面进行扫描,并根据反
    发表于 08-21 13:41

    各种应用最终表面处理选择的指南

    影响传输线导体损耗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铜箔的表面粗糙度、集肤效应和导体的磁导率。集肤效应与表面处理密切相关。当信号频率增加时,传输线中流动的电流集中在铜箔的表面,而不是中心,这被称为集肤效应。流在传输线
    发表于 08-09 11:42 495次阅读
    各种应用最终<b class='flag-5'>表面</b>处理选择的指南

    结构深、角度大、反射差?用共聚焦显微镜就对啦!

    和共聚焦3D显微形貌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涉足精密加工领域的三维形貌检测与表面质量检测方案。其中,VT6000系列共聚焦显微镜,在结构复杂且反射率低的表面3D微观形貌重构与检测方面具有不俗的表现。 一
    发表于 08-04 16:12

    模内电子:智能表面的未来?

    未来,表面——无论是厨房电器、汽车内饰、医疗设备,甚至家具,都将变得越来越智能。嵌入式照明、触摸敏感度、加热,甚至触觉反馈,将使无生命且经常被忽略的表面成为无缝集成用户控件的显著设计特征。如今,人们正在探索制造这些智能表面的最佳
    的头像 发表于 07-12 18:16 535次阅读
    模内电子:智能<b class='flag-5'>表面的</b>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