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嫦娥六号成功抵达月球轨道,将进行背面采样并返回地球

微云疏影 来源:综合整理 作者:综合整理 2024-05-08 14:45 745次阅读

据央视新闻报道,5月8日17时27分,中国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搭载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准操控下,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官方解释称,此举为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的关键步骤。待前行至月球附近,通过“刹车”制动降低速度,避免逃逸月球引力,实现绕月飞行。

随后,借助鹊桥二号中继星,嫦娥六号探测器将调整轨道高度及倾角,择机完成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与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分离。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实施软着陆,按计划开展采样返回任务。

嫦娥六号探测器总重8.2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后,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将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分离,轨道器携带着陆器留轨运行,着陆器承载上升器择机在月球背面预选区域软着陆,按计划开展月面自动采样等后续工作。

嫦娥六号旨在对月球背面样本进行系统、长期的研究,分析月壤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获取最新月球科学数据。其首个科学目标为展开着陆点区的描摹探测和地质布景勘测,获取与月球样品相关的现场阐发数据,建立现场探测数据与实验室阐发数据间的联系。主要内容包括:着陆区的地形地貌探测,如采样点周围描摹与布局机关特性;撞击坑的描摹、大小与分布等。物资成分探测,如采样点的物资成分特性;月壤物理特征与布局;月壳浅层的温度梯度探测等。

第二个科学目标则是对返回高空的月球样品进行体系、持久的实验室研究,阐释月壤与月岩的物理特征与布局机构、矿物与化学构成、微量元素与同位素构成、月球岩石构成与演变进程的同位素年代测定、宇宙辐射与太阳风离子与月球的相互作用、太空风化进程与环境演变进程等,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变的研究。

据悉,此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第二次执行探月工程发射任务,将嫦娥六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以实施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

据央视新闻报道,嫦娥六号将前往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等工作,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并带回地球。这也是人类首次开展月球背面取样。

此外,嫦娥六号任务还搭载了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空局的负离子探测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镜、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等4个国家的载荷和卫星项目。

据了解,今年我国将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规划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

后续的嫦娥七号将去月球南极寻找月球存在水的证据,嫦娥八号计划于 2028 年前后发射,将配合嫦娥七号在月球南极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计划在 2030 年前建成,对月球资源勘探和利用等进行一系列试验。值得一提的是,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降落在不同的地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探测器
    +关注

    关注

    14

    文章

    2676

    浏览量

    73671
  • 月球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0

    浏览量

    7134
收藏 人收藏

    相关推荐

    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清华大学传感芯片技术入榜(附全名单)

    1月22日上午,由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在江苏省南京市揭晓。 两院院士评选的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 :嫦娥六号首次在月球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8:08 588次阅读
    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清华大学传感芯片技术入榜(附全名单)

    盘点2024中国带来了哪些科技突破?

    2024年,科技创新继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天舟七货运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十八号发射成功嫦娥
    的头像 发表于 11-16 01:00 6118次阅读
    盘点2024中国带来了哪些科技突破?

    不同卫星轨道的对比分析

    电信、地球观测、科学研究和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预计到2029年,商业星座规模将从35%增至70%,其中约65%的增长集中于通讯应用,涉及跨越低地球轨道(LEO)、中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09:55 694次阅读
    不同卫星<b class='flag-5'>轨道</b>的对比分析

    一箭18星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立新功 千帆极轨02组卫星成功发射

    10月15日,我国航空航天再传喜报,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再立新功  ;一箭18星的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
    发表于 10-16 11:53 313次阅读

    全球首个月球专业大模型发布

    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中,中国科研力量再次迈出坚实步伐。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携手阿里云,共同推出了全球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月球科学研究迈入智能化新纪元。
    的头像 发表于 09-02 16:10 489次阅读

    单笔融资10个亿,传感器发挥关键作用!

    企业特点来看,大多数融资企业成立3年之内的初创企业,更加关注未来市场,融资用于支撑企业形成自主核心技术。 融资详情如下: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预选
    的头像 发表于 07-12 10:11 430次阅读

    嫦娥六号回家!49所传感器助力世界首次月背采样圆满成功

    来源:电科传感 编辑:感知芯视界 Link 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
    的头像 发表于 06-28 09:03 399次阅读

    慧能泰HUSB363 PD Source全协议灵活充电方案

    想必大家前段时间有关注到嫦娥六号全球首次月球背面取样返回之旅。此次登月,嫦娥
    的头像 发表于 06-13 09:49 823次阅读
    慧能泰HUSB363 PD Source全协议灵活充电方案

    长征三乙运载火箭巴方多任务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该通信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负责研制,搭载了东方红四增强型通信卫星平台。预期服役期长达15年,部署在东经38.2度赤道附近的地球同步轨道
    的头像 发表于 05-31 10:47 739次阅读

    长征二丁运载火箭成功北京三 C 星星座送入预定轨道

    此次发射的目标飞行器,即长征二丁运载火箭,是由上海航天负责研发的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其起飞推力可达300吨,对应700公里太阳同步圆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3吨。
    的头像 发表于 05-20 14:47 770次阅读

    嫦娥六号“奔月”成功,探究电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电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其独特的功能和特性为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7:12 599次阅读
    <b class='flag-5'>嫦娥</b><b class='flag-5'>六号</b>“奔月”<b class='flag-5'>成功</b>,探究电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一箭四星

    进入预定轨道,“一箭四星”任务获得成功!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采用的是无尾翼单芯级两级最简构型,同是也是国内首次A
    发表于 05-08 16:26 465次阅读

    高华科技为嫦娥六号成功发射提供重要支撑,助力“九天揽月”!

    本次发射任务,高华科技参与了多款核心元器件及监测系统的研制,配套产品涵盖压力传感器、温湿度压力复合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监测系统等多款传感器及传感网络系统
    的头像 发表于 05-07 14:55 570次阅读

    日本月球探测器 SLIM 成功熬过第三个极寒的月夜

    SLIM 自 3 月 30 日凌晨进入休眠模式,JAXA 表示,探测器在周二晚间接收到地球发出的信号并作出响应,成功度过了又一个漫长的月球黑夜。月球的夜晚温度可降至零下 170 摄氏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4-24 14:28 452次阅读

    国家航天局:鹊桥二中继星成功完成在轨对通测试

    鹊桥二中继星自3月20日升空以来,依次进行了中途修正、近月制动、环月轨道调整,最终在4月2日进入预定的24小时环月大椭圆使命轨道。4月6日,鹊桥二
    的头像 发表于 04-12 11:19 62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