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一家本土EDA的20年:从工匠精神到跨越式发展

思尔芯S2C 2024-05-11 08:23 次阅读

近年来,EDA市场受到全球芯片行业变化的深刻影响,发展激烈且动荡。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辅助下,完成IC功能设计、综合验证、物理设计等流程软件的统称。据统计,2023年全球EDA产值约为146亿美元,但对5360亿美元的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而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用EDA工具,芯片设计成本可以从数十亿美元降至几千万美元,显示其独特的经济价值和行业地位。

长期以来,EDA市场一直被海外巨头所垄断,这使得国内半导体产业在技术和市场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全球芯片市场的动荡和变革,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关系和贸易政策的变化,进一步加剧了半导体产业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加速发展本土EDA技术变得尤为迫切。

幸运的是,伴随着中国EDA产业的“黄金二十年”,我们见证了众多本土EDA企业的崛起。其中,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思尔芯(全称为“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经过20年的工匠精神沉淀,已经在数字前端EDA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接下来又如何从这一坚实的基础出发,实现从1到N的跨越式发展?

思尔芯成立20年,也是中国EDA产业的“黄金二十年”

自上世纪60年代自动化集成电路设计兴起以来,EDA行业逐渐发展,并在80年代迎来了全面崛起,正式步入黄金发展期。然而,我国本土EDA产业直到90年代初才起步,由于产业基础较弱且长期受制于海外技术限制,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是高端市场几乎被国际三大巨头Synopsys、Cadence和Siemens EDA所垄断。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对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大力支持下,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持续加速,国产EDA厂商也准备开始发力。在这期间,思尔芯的创始人,也是现任董事长兼CEO林俊雄先生,2004年从硅谷回到上海建立了思尔芯的总部和第一个研发中心。彼时,中国的芯片设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国产EDA领域还是一片荒芜。

EDA创业要从哪里入手呢?在集成电路产业不断演进中,数字芯片设计变得日益复杂,芯片验证因此面临巨大的资金和时间挑战。为了减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高效的EDA验证工具显得尤为关键,成为芯片开发者验证设计的必备工具,这也成为了思尔芯入局的切入点。

从2004年成立至今,思尔芯一直聚焦数字验证领域,是业内最早开发原型验证工具的企业。到2020年,其原型验证解决方案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已达8.88%,位居全球第二。然而,这背后的成功并非没有挑战。

林俊雄回忆说:“我们的第一代原型验证系统在研发过程中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市场推出后遇到了重大挑战。初代产品尝试将原型验证与硬件仿真结合,虽然理念先进,却未能满足国内芯片设计公司的实际需求,结果仅售出三台。”

经过对市场的初步尝试和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后,思尔芯于2006年推出了第二代原型验证——逻辑模块(Logic Module),短时间内便获得了市场和客户的广泛认可。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大国工匠精神。无论是在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中,工匠精神都是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创新创业的精神源泉。林俊雄指出:“从数字经济的视角看,工匠精神中最关键的是创新精神。创新不仅象征着发展与进步,每一步前行都是对障碍和误区的一次清扫。即使遭遇失败和挫折,这些都是不断打磨和完善的必要过程。” 如今回望初创时期,思尔芯在产品研发上所坚持的,正是一直提倡的大国工匠精神。

与此同时,EDA产业被纳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范畴,本土EDA产业才在政策的驱动下走上正轨,包括思尔芯在内的国产EDA企业迎来了爆发期,在很多细分市场持续突破,不断缩小与海外巨头的差距,规模化优势渐起。

尽管国内EDA厂商在部分领域已取得突破,但全流程EDA工具的完整链条仍面临挑战,导致行业内竞争分散且企业同质化严重。鉴于全流程数字工具链的复杂性,单一公司难以独立完成,中国EDA行业需要通过并购整合来加速成长。思尔芯的发展路径也遵循了这一趋势。

最初思尔芯在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ICC)的孵化下成长,并在2018年被国微集团收购。之后思尔芯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扩展产品线,使得其行业影响力和销售业绩均获得了大幅提升。2022年,思尔芯更是将国微晶锐纳入旗下,通过核心技术整合,将国微晶锐的硬件仿真技术融入其数字EDA全流程布局中,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

发展国产EDA产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得到了广泛认识。为响应这一需求,政府陆续推出了多项支持政策,同时下游市场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为国产EDA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良机。布局已久的思尔芯,也正式迎来了国产EDA腾飞的黄金窗口。

在大力投入技术研发的基础上,思尔芯通过强化核心技术与外部并购,形成了完善的数字前端EDA全流程。国产EDA产业的兴起为思尔芯提供了成长的沃土,而思尔芯的布局也为国产EDA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凭借20年工匠精神,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中,思尔芯已在EDA验证工具领域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到完整解决方案链的突破。从2005年推出第一代原型验证系统开始,思尔芯至今已经推出了八代产品。目前,公司全面布局了多个数字前端EDA工具,包括架构设计(Genesis芯神匠)、软件仿真(PegaSim芯神驰)、硬件仿真(OmniArk芯神鼎)、原型验证(Prodigy芯神瞳)和数字调试(Claryti芯神觉),并支持全面上云。此外,配备了丰富的验证IP库和降速桥方案,为芯片设计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产品组合,赋能芯片设计,加速芯片技术的未来发展。

如今思尔芯已成功为全球超过600家企业提供了全面的芯片设计验证EDA解决方案。其中包含世界前25大半导体企业中的11家,中国前15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中的10家。

思尔芯的成长历程不仅见证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砥砺前行,也展现了国产EDA攻坚克难、不断打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回顾思尔芯20年来的风雨历程,林俊雄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十年在播种耕耘,第二个十年是快速成长。能看到,从0到1的阶段,思尔芯在国内EDA市场中率先交卷,从单个点工具发展为5大产品线及EDA云服务,其EDA产品目前已经在国内外众多客户中实现了推广和使用。而伴随着国内EDA企业的成长,中国EDA行业也将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完成从1到N的蜕变。

林俊雄坦言,过去的20年间,中国EDA企业经历了不断技术探索、产业落地等多个发展阶段。尽管当前芯片行业面临市场波动和“内卷”等现象,但长期来看,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国产化趋势下,国内EDA产业依然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比如快速技术迭代、更快的本地化支持、增加新功能等方面,国产EDA均优于海外的EDA企业。

精准芯策略,本土EDA产业的“破局”之道

近年来,随着AI、Chiplet、RISC-V汽车电子等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新兴架构、标准、需求和理念不断推动行业进步,对芯片的性能要求急剧提升,芯片规模和复杂度也不断攀升。同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芯片厂商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并及时推出新一代产品。

这些都为EDA行业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而这正是国产EDA厂商与国际厂商同台竞争的全新机会”,林俊雄兴奋的表示道。

面对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当前多变的半导体生态中,思尔芯围绕精准芯策略(Precision Chip Strategy,PCS),采用异构验证方法,以及并行驱动、左移周期方法,旨在确保芯片设计正确(Design the Chip Right),也确保设计正确芯片(Design the Right Chip)。

b1e66daa-0f2c-11ef-9118-92fbcf53809c.jpg

芯片开发一直以来都在强调设计的准确性,因为流片失败不仅会导致高额的成本损失,还可能使企业错过重要的市场窗口。但观察整个芯片开发流程会发现,每个阶段的设计和验证需求各不相同。为了确保每一步都设计准确,就需要充分的仿真和验证。为此,思尔芯提出了“异构验证”的概念。

异构验证方法就是通过整合思尔芯的多种验证方法,使得多种不同形式的设计在各个阶段得以协同仿真和交叉验证,并建立统一的设计、验证与调试环境。这个环境不仅促进了跨团队的高效协作,也能确保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能达到预定的准确性,从而在短时间内高效实现“确保芯片设计正确”的目标。

针对“确保设计正确芯片”的目标,思尔芯通过并行驱动,左移周期方法,从设计的初期阶段就开始实现高效且准确的工作流程。

b22fac04-0f2c-11ef-9118-92fbcf53809c.png

RISC-V为例,虽然其免费开源、简洁指令集和高度模块化设计带来优势,但不同厂商的自由定制也增加了设计复杂性和验证难度。为此,EDA工具需提供高级建模、模拟和验证功能。特别是在确保定制化的RISC-V核心满足设计规范、性能要求以及处理器性能、功耗和安全性方面的严格验证。

此时,工程师可以通过芯神瞳原型验证(Prodigy)与芯神匠架构软件(Genesis Architect)的协同建模,将RTL代码映射进原型验证中,使得设计模型和最终芯片相一致。透过架构设计与原型验证的模型,它的运行速度可接近最终芯片,因此可以进行提前软件开发,客户演示等,亦可提早进行各种认证。这种方法大大缩短了开发时间,同时实现了设计和验证过程的时间提前,即“左移”,从而又快又好地实现“确保设计正确芯片”的目标。

简单来看,关于异构验证和并行驱动左移周期方法,前者是强调设计准确性的强调,防止成本损失和错过市场机会;后者则是注重创新设计方法和工具,高效且精准地设计出真正有市场价值的芯片。

对于EDA产业来说,尤其是国产EDA,想要和国际三巨头竞争,除了追赶现有技术,另辟赛道关注新技术十分重要,新兴技术和市场变化将是国内厂商非常好的切入点和机会窗口。

思尔芯通过“精准芯策略”,正在全力以赴投入其中,尝试为新兴市场提供高效的技术方案和战略布局。

工匠精神,就是二十年如一日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代表了长期的专注与创新。传统上,工匠是手工艺者,致力于实体手工艺品的创造与完善。然而,在信息时代,我们看到了“信息工匠”的兴起,他们处理的是无形的信息。随着国家对数字经济的大力推进,作为“芯片之母”的EDA,该行业的从业者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

在过去20年中,思尔芯作为国内首家数字EDA企业,在数字前端领域深耕不辍,不断打磨、优化和完善产品,赢得了600多家全球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有业内前辈曾表示,国产芯片产业最缺的并非人才,而是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坚持。这是一种对技术的极致追求,是对每个工序的极致细化,是长期以来对于细分产业的专注与创新,不断地深耕、优化、提升,这也是当前集成电路领域中最宝贵的企业特质。

思尔芯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基础上,也不断寻求创新。在通过持续地努力,实践这些高标准的自我要求,推动公司持续发展,并在客户心中建立一个强大而可信赖的品牌形象。或许正是有像思尔芯一样的更多“匠人”对极致的追求,才使得国产EDA产业变的越来越好。

林俊雄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思尔芯之所以能够长时间的深耕于此,一方面原因在于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迅速发展,国产EDA工具的需求显著增加。思尔芯作为国内早期的EDA工具提供者,响应了国家对自主创新和国产化的号召,这对其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政府对半导体行业的大力支持,也为EDA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得思尔芯等公司能在这个领域持续深耕。

另一方面,国家对工匠精神的倡导与强调,鼓励企业专注技术深耕,精益求精。思尔芯所体现的专业执着和对产品质量的持续追求,与这种大国工匠精神不谋而合。思尔芯通过自主创新,从最初的原型验证工具的开发到后续不断的技术迭代和更新,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和技术要求,从而得以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如今的思尔芯远不是二十年前疲于0到1的初创企业,早已有了数字EDA工具的硬核技术实力。在此坚实的基础上,下一步,朝着跨越式发展进发!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莫失心所念,万物尽可期。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7

    文章

    51345

    浏览量

    428241
  • 芯片设计
    +关注

    关注

    15

    文章

    1031

    浏览量

    55066
  • eda
    eda
    +关注

    关注

    71

    文章

    2792

    浏览量

    174069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AI、Chiplet EDA需求强劲!国产EDA跑步进入,突破3%市场份额有大招

      “纵观全球EDA发展之路,企业并购整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全球EDA三大每年数次并购,拥有了较为完整的全流程产品,在部分领域拥有较大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00:55 5850次阅读
    AI、Chiplet <b class='flag-5'>EDA</b>需求强劲!国产<b class='flag-5'>EDA</b>跑步进入,突破3%市场份额有大招

    东风公司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发展

    日前,《国资报告》杂志2025第1期刊发文章《东风公司: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文章配发的编者按中说,202412月23日至24日,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在京召开,总结20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11:08 648次阅读

    新思科技引领EDA产业革新,展望2025芯片与系统创新之路

    2024EDA(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被誉为“半导体皇冠上的明珠”,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特别是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为EDA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这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5:07 324次阅读

    英诺达为本土客户提供优质EDA解决方案

    英诺达(成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是一家由行业顶尖资深人士创立的本土EDA企业,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帮助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提供卓越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1:13 307次阅读

    国内第一家做磁通门传感器的是哪一家

    湖南银河电气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是一家集变频电量测试与计量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体的老牌军工企业。我司的电流传感器可满足1mA~25kA、带宽为DC~800kHz以内的电流信号的高精度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09:21 210次阅读
    国内第<b class='flag-5'>一家</b>做磁通门传感器的是哪<b class='flag-5'>一家</b>?

    openKylin社区汇力融合谋发展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经济正经历场深刻的智能化转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塑与转型。开源,作为激发创新的强大动力,不仅开辟了通往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也对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11:37 352次阅读

    EDA上市公司概伦电子亮相ICCAD 践行DTCO理念

    ,概伦电子受邀出席,并通过主题演讲、展台展示、Mini Speech技术演讲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公司先进的EDA核心技术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并希望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产业生态,推动国产EDA/IP实现跨越式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5:45 415次阅读
    <b class='flag-5'>EDA</b>上市公司概伦电子亮相ICCAD 践行DTCO理念

    EDA行业发展趋势

    EDA工具正逐渐向集成化和平台化方向发展。集成化的EDA平台能够提供设计、验证制造的一站式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3:45 473次阅读

    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小笨智能深耕服务机器人赛道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基础,通过深度融合通用技术和专用技术,实现生产效率、质量和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创新是基石。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运营于体的全栈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10:48 447次阅读

    “前端”工匠系列():合格的工匠,究竟该搞什么

    “前端”工匠系列(二):合格的工匠,怎么做好价值落地 此文为系列文章第篇,为浅尝辄止的引入,目的是为了让前端从业人员及非从业但是对此领域感兴趣的人对于”前端“是干什么的这个话题有个无门槛的了解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15:55 212次阅读

    概伦电子引领国产EDA产业升级

    近年来,随着国内集成电路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国产替代的强劲趋势,中国EDA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批国产EDA企业崭露头角,形成了“三
    的头像 发表于 08-19 10:21 536次阅读

    EMC与EMI一站式解决方案: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深圳比创达电子EMC|EMC与EMI一站式解决方案: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的头像 发表于 05-24 09:44 591次阅读
    EMC与EMI<b class='flag-5'>一站式</b>解决方案:理论到实践的<b class='flag-5'>跨越</b>

    思尔芯 一家本土EDA20 工匠精神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EDA市场受到全球芯片行业变化的深刻影响,发展激烈且动荡。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是种在计算机系统辅助下,完成IC功能设计、综合验证、物理设计等流程软件的统称。据统计,20
    发表于 05-10 17:00 746次阅读
    思尔芯 <b class='flag-5'>一家</b><b class='flag-5'>本土</b><b class='flag-5'>EDA</b>的<b class='flag-5'>20</b><b class='flag-5'>年</b> <b class='flag-5'>从</b><b class='flag-5'>工匠</b><b class='flag-5'>精神</b><b class='flag-5'>到</b><b class='flag-5'>跨越式</b><b class='flag-5'>发展</b>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储能产业发展与挑战

    在2023,中国储能产业凭借多重政策支持及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撑。这一年,我国储能产业链优势显著,工商业、共享储能等应用场景显示出强大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4-17 11:39 441次阅读

    比亚迪建欧洲第一家工厂 预计2025建成投产

    市场的崭新篇章。 同时比亚迪将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立比亚迪的第一家乘用车整车工厂;目前已经完成土地预购。比亚迪的这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预计于2025建成投产。 比亚迪新能源车出海发展越加迅速。比亚迪的汽车运输船“开拓者1号”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6:40 168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