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绕线式精密电阻的热电偶效应
绕线式精密电阻存在一个问题——热电偶效应。
对于常规绕线电阻的标准“合金180”/镍铬合金结而言,电阻线和电阻引线的结会形成热电偶,其热电动势(EMF)为42µV/°C。如果选择具有(更昂贵的)铜/镍铬合金结的电阻,则此值为2.5µV/°C。(“合金180”是包含77%铜和23%镍的标准元件引线合金。)
这种热电偶效应在交流应用中并不重要。当电阻两端的温度相同时,它们会相互抵消;但是,如果一端的温度高于另一端,则由于电阻中的功耗或其相对于热源的位置,净EMF会将错误的直流电压引入电路。使用普通绕线电阻时,在温差仅为4°C的情况下,会产生168µV的直流差——在10 V/16位系统中将大于1 LSB!只需安装绕线电阻以确保温差最小化,即可解决此问题。
你可以通过确保任何气流(无论是人工还是自然对流)垂直于电阻本体(如图所示),来尝试确保两条长度相等的引线具有相同的穿过热传导。另请确保电阻两端与PCB上任何热源的热距离相同,以接收相等的热流。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原文标题:绕线式精密电阻的热电偶效应怎么破?
文章出处:【微信号:得捷电子DigiKey,微信公众号:得捷电子DigiKey】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热电偶是一种基于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的温度传感器。塞贝克效应是指当两种不同金属或合金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被焊接在一起形成闭合回路,并且两个接点处于
发表于 01-02 09:49
•114次阅读
温度,无论是在工业还是农业生产过程中都属于很普遍又很重要的指标。测量温度信号使用各种类型的温度传感器实现,如热电偶、热电阻、热敏电阻等。本文主要介绍热电偶测量原理及其类型,以及对
发表于 11-19 01:02
•1022次阅读
热电偶是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温度传感器,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称为热电极)组成,它们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回路。当热电偶的一端(热端)
发表于 08-28 18:04
•2288次阅读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也称为热电效应。塞贝克效应是指在两种不同金属或半导体材料的接触点上,当存在
发表于 07-23 17:02
•1606次阅读
热电偶是一种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它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基于塞贝克效应,即当两种不同金属或合金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构成的闭合回路中,如果两个接点的温度不同,就会在回路中产生电动势,这种
发表于 07-23 16:57
•1192次阅读
热电偶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的温度测量仪器。塞贝克效应是指当两种不同金属或合金材料的两端连接在一起,且两端存在温度差时,会在这两个材料之间产生一个电势差。热
发表于 07-23 16:03
•537次阅读
基于物体的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的。热电阻利用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而热电偶则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或合金在接头处产生
发表于 07-18 11:18
•660次阅读
铠装热电偶和普通热电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温度测量工具,它们在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结构差异 铠装热电偶和普通热电偶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保护套管。铠装
发表于 07-18 10:53
•2497次阅读
热电偶和热电阻都是常用的温度传感器,但它们的工作原理、结构和使用场景有所不同,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发表于 06-09 17:04
•2.3w次阅读
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原因和条件是基于塞贝克效应,这是热电偶工作的基本原理。
发表于 05-08 16:28
•3196次阅读
热电偶和热电阻是两种不同的温度测量设备,它们基于不同的工作原理,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场景。
发表于 05-08 11:49
•1606次阅读
热电偶和热电阻是两种常用的温度测量工具,它们在工作原理、结构、测温范围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
发表于 05-08 11:46
•1693次阅读
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和控制设备,它基于热电效应原理工作。本文将详细介绍热电偶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热电偶分度号类型。 一、
发表于 02-14 16:53
•3200次阅读
热电偶利用两种不同金属材料或半导体材料的接合点产生的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当两个不同材质的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并且接点处于不同温度时,就会产生热电动势(塞贝克
发表于 02-06 14:35
•9645次阅读
热电偶测温仪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科学家发现了热电效应。随后,科学家们开始利用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
发表于 01-29 14:02
•863次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