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布了其闫晓军教授团队在机器昆虫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
该研究团队研发出一款适用于昆虫大小的机器人的微型动力装置,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具备无线控制、高速机动以及大载重量等特点的微型机器昆虫——BHMbot(长度2cm,重量1.76g)。这一创新成果已发表于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据悉,BHMbot成功攻克了微型机器人领域三个关键难题:
1. 提升微型动力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研究团队利用直线式驱动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柔性铰链传动机构将其转变为仿生腿的周期振动及机器昆虫的高频弹跳运动,从而实现电能至动能的高效转换。
2. 增强机器昆虫的载重能力。传统机器昆虫在负载后性能会有所下降,但BHMbot通过设计并实现仿生奔跑步态,使其在奔跑过程中通过自适应调整步频和步幅,实现高载重下的快速爬行。即使承载5.5倍自身质量的重物,BHMbot仍能保持每秒25倍身长的速度。
3. 实现对机器昆虫运动轨迹的精准控制。研究团队研发了厘米级别的微型控制和通讯电路,使得BHMbot既能进行程序控制也能接受遥控操作。
BHMbot可根据预设程序完成圆形、矩形和字母“BUAA”等多种运动轨迹,同时操作者还可通过电脑或手机发送实时指令,实现无线遥控避障功能。
-
驱动器
+关注
关注
53文章
8302浏览量
147231 -
动力系统
+关注
关注
1文章
295浏览量
20729 -
微型机器
+关注
关注
0文章
2浏览量
574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马里兰大学王春生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探索水系锌电池的电解质设计
![马里兰大学王春生<b class='flag-5'>教授</b><b class='flag-5'>团队</b>最新<b class='flag-5'>研究成果</b>:探索水系锌电池的电解质设计](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7/AC/wKgZO2epYq2AEHz5AAAfhkj3qTw796.png)
基于漩涡湍流辅助的微流控平台,可实现类精子结构的微型机器人一步成型
![基于漩涡湍流辅助的微流控平台,可实现类精子结构的<b class='flag-5'>微型机器</b>人一步成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B/58/wKgZomcytsaAWkz9AAA1wDZge1I409.png)
庆熙大学团队研发高效可拉伸OLED
SynSense时识科技与海南大学联合研究成果发布
![SynSense时识科技与海南大学联合<b class='flag-5'>研究成果</b>发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A/F2/wKgaomcYmtGAaEvFAAAwXlOmQgA225.png)
中移芯昇发布智能可信城市蜂窝物联网基础设施研究成果
![中移芯昇发布智能可信城市蜂窝物联网基础设施<b class='flag-5'>研究成果</b>](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B/01/poYBAGJGxW-AF365AAAoNNnGRTw018.png)
开启全新AI时代 智能嵌入式系统快速发展——“第六届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圆满结束
北航成功研发微尺寸仿生机器人——昆虫机器人
捷克研发微型机器人,捕获水中塑料废物及细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取得量子计算研究新进展
洪亮团队在生信期刊JCIM发布最新成果,蛋白质工程迈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
![洪亮<b class='flag-5'>团队</b>在生信期刊JCIM发布最新<b class='flag-5'>成果</b>,蛋白质工程迈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0/E3/wKgaomYiPHmAOgknAAhCEfZomC4516.png)
刘勇国教授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发表新研究成果
华中科大在近场光学成像方向取得重要进展
![华中科大在近场光学成像方向取得重要进展](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4/EA/wKgZomX4582Af2l9AAAfdAQ2DLo292.jp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