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胶体量子点和二维材料异质结光电探测器应用综述

MEMS 来源:MEMS 作者:MEMS 2024-05-19 09:11 次阅读

半导体胶体量子点(QD)具有基于溶液制造、大规模且低成本的合成工艺,其独特的量子限域效应可以实现从深紫外到中红外(MIR)范围内的宽带光探测,因此成为光敏材料中最具备前途的候选材料之一。但量子点中存在大量缺陷,这会导致电荷迁移率低,不利于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从而降低了基于量子点的器件性能。与之相反,二维材料(2D),如石墨烯、黑磷(BP)和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在这一方面的优点相对明显,如厚度依赖性带隙,高电荷载流子迁移率,优异的机械灵活性和兼容性等。但是由于二维材料的超薄特性,电阻和缺陷的影响放大,导致基于二维材料的光电探测器噪声较大、响应慢。对于单纯的基于2D材料的光电探测器而言,要同时实现超高响应率和超快时间响应是具有挑战性的,而QD/2D材料异质结可以结合这两种类型材料的优势,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为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和应用领域开启了崭新的未来。

为了推动光电探测器向低成本、轻量化、高响应和高性能发展,电子科技大学王志明教授、童鑫研究员团队综述了近年来基于QD和2D材料异质结在光电探测器领域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以“Colloidal quantum dots and two-dimensional material heterostructures for photodetector applications”为题,发表于Electron期刊上。

这项研究主要讨论了QD/2D材料异质结的独特优势,并简要介绍了基于QD/2D材料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结构分类、工作机制、材料制备方法和异质结构建方法。随后还详细讨论了基于QD/不同2D材料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最新进展及其在光电突触、人工视觉系统和可穿戴医疗健康方面的创新性应用。最后,简要概述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光电探测器通常分为3种主要类型:光电导体(photoconductors)、光电晶体管(photodiodes)和光电二极管(phototransistors)。这3种基于QD/2D材料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具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工作机制。通过了解这些区别,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应用领域选择合适的结构。

wKgZomZJUeuAKqm_AAFl1_DbJYo842.png

图1 (A)典型基于QD/2D材料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的器件结构示意图及其能带图;(A)和(D)光导体;(B)和(E)光电二极管;(C)和(F)光电晶体管。

制造工艺

通过原位和非原位方法,可以将QD集成到2D材料上,形成异质结。原位法是直接在二维材料表面生长量子点形成异质结,有利于QD与2D材料之间的电荷转移。在非原位方法中,QD与2D材料的合成以及逐层组装连接是独立进行的,这类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独立优化量子点或二维材料,并且可以构建更清洁的界面。

wKgZomZJUeyAEddXAATKc9ul-YA349.png

图2 (A)在石墨烯上原位生长量子点的示意图;(B)分布在石墨烯上的量子点的TEM图像;(C)量子点在MXene纳米片上直接生长示意图;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分为(D)自上而下的方法,(E)自下而上的方法;量子点与二维材料结合在制备方法有(F)自旋镀膜、(G)滴镀膜;(H)喷涂;(I)喷墨打印

基于QD/2D材料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

QD/2D材料结合形成异质结已成为克服单个材料局限性和提高整体性能的有效策略。通过将QD与2D材料相结合,可以获得以下几个优势:第一,QD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光,弥补2D材料吸收光的不足。第二,异质结中的2D材料可以提供界面和通道,从本质上促进电荷传输,解决量子点的低迁移率问题。第三,QD的可调谐吸收波长特性可以弥补某些2D材料的有限响应带,实现宽带探测。

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QD/2D材料异质结在光电探测器应用中的潜力和优势,并积极探索和开发这种异质结。从QD/2D材料的选择到优化,包括尺寸控制、配体交换、掺杂和带隙工程等,基于QD/2D材料异质结的量子点可以实现从可见光到短波红外(SWIR)的光响应,具有微秒级的响应速度和优异的室温稳定性。通过总结近几年来的工作,这项研究综述了基于QD/2D材料(主要包括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和黑磷)结合的异质结的光探测技术。

(1)基于QD/石墨烯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

石墨烯由于其超宽光谱范围(紫外到太赫兹)、高载流子迁移率、导电性和热、化学稳定性,被认为是光探测应用中最广泛研究和最受青睐的二维材料之一。然而,厚度为0.335 nm的单层石墨烯仅吸收了2.3%的可见光至红外波段的入射光,这一水平不足以进行光检测。使用具有优异光吸收特性的QD与石墨烯结合形成异质结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用于提高光吸收效率的策略。根据响应光谱范围,基于QD/石墨烯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通常分为紫外、可见光和红外光响应光电探测器。利用掺杂、表面处理、能带工程、界面工程等方法可以优化QD和石墨烯,改善QD与石墨烯之间的电荷转移,提高基于QD/石墨烯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性能。此外,当温度低至80 K时,基于PbS QD/石墨烯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性能够得到提升。

wKgZomZJUeyANuHUAAM_PU_TZCc976.png

图3 基于QD/石墨烯异质结的紫外和可见光电探测器示例

wKgZomZJUeyAPRojAANVCqRoMhk569.png

图4基于QD/石墨烯异质结的红外电探测器示例

(2)基于QD/TMD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

除石墨烯外,具有优异光电性能和高迁移率的TMD也被广泛用于光电探测器的制造。与零带隙的石墨烯不同,2D TMD具有可调谐的带隙,并且易于与其他材料结合构建异质结。据报道厚度超过1 nm的单层MoS₂、MoSe₂和WS₂可以吸收5%-10%的入射阳光,这为TMD材料在光电子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可能性。然而,大多数TMD材料仅适用于可见光范围内的应用。为了克服这一限制,人们经常在TMD上集成QD来构建异质结,不仅扩宽了器件的光响应范围,而且提高了光电探测器的性能。

此外,人们通过巧妙设计光电探测器的结构,以及采用不同的策略优化了QD和TMD,探究其对光电探测器的影响。例如,将Al₂O₃层沉积到电极上,阻止了载流子直接从量子点层转移到电极上,降低器件暗电流,有利于提高器件的响应度。利用能带工程构建核壳结构QD,探究不同的壳材料对光电探测器性能的影响。此外,TMD的厚度对基于QD/TMD异质结光电探测器的性能会产生影响。甚至基于QD与杂化TMD材料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中会产生不同于单一2D材料的电荷传输路线,这为进一步优化光电探测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wKgZomZJUeyAE9uFAANhoa3smOw591.png

图5 (A-I)基于QD/MoS₂材料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示例;(J-L)探究基于相同QD的MoS₂和WS₂材料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示例

wKgZomZJUe2APc1PAAQUvTFcvBA954.png

图6 (A-D)基于p型掺杂的QD/WS₂材料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示例;(E-H)基于QD/WSe₂-WS₂材料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示例

(3)基于QD/BP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

黑磷(BP)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和0.4 eV-2.0 eV的可调带隙,是有望替代石墨烯的一种有前景的光电探测器的二维材料。然而,BP因其在室温条件下的不稳定特性,使得它的光生载流子快速重组,并且其超薄厚度会导致吸光能力有限,最终,基于BP的光电探测器的整体性能低。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将QD与BP集成在一起构建异质结可以显著提高BP基的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此外,采用表面处理的方法有效地解决BP不稳定性问题,同时,QD的表面配体也会被更短的分子取代,这有利于QD和BP之间的电荷转移,进一步提高基于QD/BP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的性能。

wKgZomZJUe2ARAaOAAPsPtGXNfg978.png

图7 基于QD/BP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示例

(4)基于QD/其他二维材料的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

除了传统的二维石墨烯、TMD和BP材料的研究外,一些新的二维材料也已经被开发用于通过集成QD层来建立异质结用于制造光电探测器。二维Bi₂O₂Se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和优异的室温稳定性,在可见光谱中具有优异的响应度和探测率使其成为优秀的光电探测器电荷传输材料的候选材料之一。然而, Bi₂O₂Se在近红外区域的光吸收较弱,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利用具有近红外响应的QD修饰2D Bi₂O₂Se,可以实现SWIR的光电探测。

此外,与传统的二维层状材料相比,人们对开发具有独特特性的二维非层状材料也越来越感兴趣,例如二维非层状硫化硒化镉(CdSₓSe₁₋ₓ),它在整个可见光谱范围内具有出色的光学特性和可调的带隙特性。这使其成为制造高性能光电探测器的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材料。将全无机CsPbBr₃钙钛矿量子点和2D非层状CdSₓSe₁₋ₓ组成异质结应用在光电探测器上,形成内置电场,有效地实现了载流子分离,延长了载流子寿命,从而提高了复合光电探测器的性能。

基于异质结的QD/2D材料创新性应用

在基于QD/2D材料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领域,研究者们不断创新和突破,通过攻克困难,进一步扩展基于QD/2D材料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领域,提升其性能和实现多样化功能。基于QD/2D材料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已经在可穿戴医疗保健、生物突触功能和人工视觉系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wKgZomZJUe2AEDagAAR9iU5la1c979.png

图8 (A-D)基于QD/2D材料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模拟生物突触功能示例;(E-G)基于QD/2D材料异质结的光电突触型探测器模拟人工视觉系统示例;(H-I)基于QD/石墨烯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应用在可穿戴纤维示例

总结与展望

具有优异光电特性的QD与2D材料(主要是石墨烯、TMD和BP)纳米异质结在先进的光电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QD具有出色的宽光谱吸收特性,并且2D材料可以提供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的界面和通道。QD/2D材料异质结结合了QD和2D材料的优点,为开发具有宽光谱、高性能的复合光电探测器提供了良好的前景。虽然基于QD/2D材料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有一些关键的挑战需要克服。相信通过开发新材料和优化器件结构有利于光电探测器实现超高增益、从紫外到红外波段的高响应度和高探测率。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elt2.30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0

    文章

    25408

    浏览量

    205969
  • 光电探测器
    +关注

    关注

    4

    文章

    248

    浏览量

    20228
  • 载流子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33

    浏览量

    7590

原文标题:综述:胶体量子点和二维材料异质结光电探测器应用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半导体量子材料制备取得重要进展

    半导体量子点(QD)以其显著的量子限制效应和可调的能级结构,成为构筑新一代信息器件的重要材料,在高性能光电子、单电子存储和单光子器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半导
    的头像 发表于 06-16 17:23 778次阅读
    半导<b class='flag-5'>体量子</b>点<b class='flag-5'>材料</b>制备取得重要进展

    半导体所量子异质外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半导体量子材料的制备和以其为基础的新型信息器件是信息科技前沿研究的热点。 近期,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王占国院士的指导下,刘峰奇研究员团队等在量子异质外延的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06-14 16:04 164次阅读
    半导体所<b class='flag-5'>量子</b>点<b class='flag-5'>异质</b>外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硅基锗PIN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综述

    硅基光电探测器是硅基光电子中的关键器件,其功能是将光信号转换为易于存储和处理的电信号。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09:12 728次阅读
    硅基锗PIN<b class='flag-5'>光电</b><b class='flag-5'>探测器</b>的研究进展<b class='flag-5'>综述</b>

    利用碲化汞(HgTe)胶体量子点实现波长达18 μm的光探测

    胶体量子点(CQD)凭借其具有高通量溶液加工能力以及紫外(UV)到红外(IR)波段的宽带隙可调谐性,因而在光电子器件中备受关注。
    的头像 发表于 04-23 09:09 489次阅读
    利用碲化汞(HgTe)<b class='flag-5'>胶体量子</b>点实现波长达18 μm的光<b class='flag-5'>探测</b>

    百万像素胶体量子点中波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技术研究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2024年年初,北京理工大学红外胶体量子点团队在《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发表了题为“百万像素胶体量子点中波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技术”的特邀研究论文。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09:21 385次阅读
    百万像素<b class='flag-5'>胶体量子</b>点中波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技术研究

    光谷实验室近日宣布其研发的胶体量子点成像芯片已实现短波红外成像

    一颗黄豆大小的芯片,利用新技术胶体量子点红外探测成像做成“视觉芯片”,装到手机、检测器上,可以“穿透”介质,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真相”。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0:46 478次阅读

    中波红外量子材料及其光电探测器研究分析

    中波红外量子材料的成功制备是量子点在中波红外波段诸如军事国防、工业监控和环境监测等实际场景实现应用的重要前提,而自量子点被发现可应用于中波红外波段
    发表于 01-05 09:28 521次阅读
    中波红外<b class='flag-5'>量子</b>点<b class='flag-5'>材料</b>及其<b class='flag-5'>光电</b><b class='flag-5'>探测器</b>研究分析

    非均匀GaAs/AlGaAs量子阱红外探测器材料表征和器件性能研究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基于子带跃迁的工作原理,探测器吸收红外辐射后激发量子阱中的电子,使其从基态跃迁到连续态中,从而实现红外探测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10:42 391次阅读
    非均匀GaAs/AlGaAs<b class='flag-5'>量子</b>阱红外<b class='flag-5'>探测器材料</b>表征和器件性能研究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指标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指标主要由量子效率、响应度、光电流,暗电流和噪声等指标组成。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6:59 3527次阅读
    <b class='flag-5'>光电</b><b class='flag-5'>探测器</b>的性能指标

    基于范德瓦尔斯材料的红外光电探测器光电响应机制、性能优化方法研究

    近年来,基于二维范德瓦尔斯材料的本征吸收、能带调制、结构设计以及新原理的红外光电探测器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范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4:35 464次阅读
    基于范德瓦尔斯<b class='flag-5'>材料</b>的红外<b class='flag-5'>光电</b><b class='flag-5'>探测器</b>的<b class='flag-5'>光电</b>响应机制、性能优化方法研究

    基于CVD生长的HfS₂/MoS₂异质结高性能光电探测器

    这项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由层间激子驱动的高性能红外光电探测器,该红外探测器由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的范德华异质结所制备。这项研究标志着光电
    发表于 11-13 12:42 300次阅读
    基于CVD生长的HfS₂/MoS₂<b class='flag-5'>异质</b>结高性能<b class='flag-5'>光电</b><b class='flag-5'>探测器</b>

    高载流子迁移率胶体量子点红外探测器使用

    短波红外和中波红外波段是两个重要的大气窗口。在该波段范围内,碲化汞胶体量子点表现出良好的光响应。
    的头像 发表于 10-16 10:10 506次阅读
    高载流子迁移率<b class='flag-5'>胶体量子</b>点红外<b class='flag-5'>探测器</b>使用

    光电探测器的主要噪声源及其成因

    密切相关。在PN外加正向偏压的情况下,暗电流随外加电压增大而急剧增大,远大于光电流,因此加正偏压无意义。在PN外加反向偏压的情况下,暗电流随反向偏压升高而增加。 这些噪声源的成因可以归结为物质的
    发表于 09-01 17:05

    制冷红外探测器材料

    锑化铟探测器是红外探测器中的一种,属于制冷型红外探测器。锑化铟(InSb)是一种晶体材料属于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快速响应速度,适用于中波和长波红外波段。高芯C
    的头像 发表于 09-01 14:29 1068次阅读
    制冷红外<b class='flag-5'>探测器材料</b>?

    平面光伏型胶体量子点红外成像芯片的工作原理

    电场激活原位掺杂的平面光伏型胶体量子点红外成像芯片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离子溶液处理和恒定电场激活,器件的工作模式由光导型变成了光伏型。场效应晶体管(FET)测试可知,通过简单地改变电场激活时间和电场极性,量子点的掺杂极性可以得到很好的调控。
    发表于 08-11 10:30 707次阅读
    平面光伏型<b class='flag-5'>胶体量子</b>点红外成像芯片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