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利用微流控探针诱导的化学质膜穿孔,实现单细胞胞内蛋白质递送

微流控 来源:微流控 2024-05-28 10:11 次阅读

将小分子、核酸、蛋白质和药物导入细胞是监测和了解细胞行为以及生物功能的重要途径。然而,质膜是阻止外源分子进入细胞的生物屏障。因此,如何在保持细胞活力的同时高效地将外源分子递送到细胞中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克服现有大规模细胞内递送方法的弱点,例如细胞活性和递送效率不一致,主要基于膜破坏介导机制的微技术已成为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利用化学质膜穿孔进行单细胞递送的方法尚未得到广泛研究。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团队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hemical Plasma Membrane Perforation Generated by a Microfluidic Probe for Single-Cell Intracellular Protein Delivery”的论文。该研究使用微流控探针将含有毛地黄皂苷和目标递送物的溶液精确地作用到单细胞上。毛地黄皂苷与质膜中的胆固醇结合诱导质膜穿孔,目标递送物通过孔进入细胞。碘化丙啶(0.67 kDa)和FITC-葡聚糖(10、40和150 kDa)可以在3分钟内成功引入单细胞,同时保持细胞活力。两种蛋白质(细胞色素C和亲环素A)被递送进入细胞,并观察到它们在细胞中的生理功能。

6677866e-1c8e-11ef-b74b-92fbcf53809c.jpg

图1 微流控探针诱导单细胞化学质膜穿孔

随后,研究人员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微流控探针形成的微区域进行数值模拟。使用荧光素(扩散系数=500 μm²/s)来指示溶质扩散。结果表明,注入的溶液可以被完全吸出,并且溶质被限制在液滴状微区域内而不会扩散,且微区域内溶质浓度分布均匀。研究人员计算了基质上的剪切应力,结果表明,基质上的低剪切应力不会对细胞造成额外的机械损伤。实验在与模拟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使用荧光素显示微流控探针产生的微区域,其浓度分布与模拟结果一致。溶液的连续流动使微区域中毛地黄皂苷和目标递送物的浓度几乎恒定,有利于维持递送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669881b6-1c8e-11ef-b74b-92fbcf53809c.jpg

图2 流体的数值模拟

接着,研究人员通过微流控探针进行碘化丙啶(PI)的细胞内递送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优化递送条件。研究人员尝试使用20 - 100 μg/mL毛地黄皂苷将PI递送至U87细胞。随着毛地黄皂苷浓度的增加,ts(PI开始进入时间)和tm(PI进入速度最大时间)逐渐减少,表明细胞穿孔加速。当毛地黄皂苷浓度为60 μg/mL时,ts约为20 s,1 min内即可观察到清晰的荧光。此外,还尝试了不同的PI浓度进行细胞内递送,较高的PI浓度也使得PI能够更快地进入细胞。还测试了流速对递送结果的影响。注入流量保持2 μL/min,抽出流量在6~14 μL/min之间调整。当抽吸流速大于8 μL/min时,进入细胞的PI量随着流速的增长而显著增加。

66c6b64e-1c8e-11ef-b74b-92fbcf53809c.jpg

图3 毛地黄皂苷浓度、PI浓度和流速对细胞内递送的影响

为了证明该方法的效率和通用性,使用该方法将PI递送至U87、HUVEC和A549细胞。当递送时间为20秒时,三种类型的细胞几乎不发出荧光。随着递送时间逐渐增加,细胞的相对荧光强度显著增加,递送处理50 s后观察到强烈的红色荧光。由于洋地黄皂苷的作用,质膜逐渐透化,PI通过质膜上形成的孔继续进入细胞。接着,研究人员继续研究了该方法递送大分子的能力。使用不同分子量(10、40和150 kDa)的 FITC-葡聚糖作为目标递送物,结果显示,FITC-葡聚糖可以在3 min内进入细胞,并且FITC-葡聚糖进入的量随着递送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66f35dde-1c8e-11ef-b74b-92fbcf53809c.jpg

图4 PI和FITC-葡聚糖递送的结果

在验证了这种方法用于单细胞胞内递送的可行性后,研究人员尝试了细胞内蛋白质递送。细胞色素C(Cyt C)(Mw = 13 kDa)是线粒体中的一种蛋白质,可将电子转移到呼吸链以维持ATP的产生。当Cyt C释放到细胞质中时,它会引发细胞凋亡。由于外源Cyt C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进入细胞,利用微流控探针将Cyt C递送至A549中作为抗肿瘤药物以诱导细胞凋亡。对照组和仅用毛地黄皂苷或Cyt C处理的细胞之间未观察到caspase-3水平和Hoechst 33342染色结果的显著差异。毛地黄皂苷诱导的质膜穿孔不会引起细胞凋亡。仅用Cyt C处理的细胞中caspase-3的水平也没有增加,表明正常情况下Cyt C不能穿过质膜进入细胞激活凋亡途径。然而,在进行毛地黄皂苷介导的Cyt C递送的细胞中,caspase-3水平显著增加,蓝色荧光显著增强。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体积缩小,并形成凋亡小体。这些结果表明,递送的Cyt C成功诱导细胞凋亡,并且外源蛋白可以通过微流控探针有效地引入细胞内并发挥作用。

671602e4-1c8e-11ef-b74b-92fbcf53809c.jpg

图5 Cyt C被递送至A549以诱导细胞凋亡

为了进一步探索这种方法在细胞研究中的潜力,研究人员利用它来研究肿瘤耐药性。CypA(Mw = 18 kDa)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细胞内蛋白质,可充当抗氧化剂。最近有报道称CypA通过重塑细胞氧化状态可以介导结直肠癌耐药。BCNU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其诱导细胞毒性的机制之一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抑制导致ROS的积累。利用微流控探针将CypA递送到U87中,研究CypA对胶质瘤耐药性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未经CypA递送的细胞经BCNU处理1小时后ROS水平显著升高,并且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对于递送CypA的细胞,ROS含量显著低于未递送细胞,并且细胞保持正常形态。结果表明,递送的CypA在细胞中具有抗氧化作用,这可能增强U87对BCNU的耐药性。抑制CypA表达可能是治疗神经胶质瘤的潜在方法。

6745f4d6-1c8e-11ef-b74b-92fbcf53809c.jpg

图6 CypA对胶质瘤耐药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开放式微流控探针的方法,以方便高效地实现单细胞递送。该方法通过使用化学试剂对单个细胞进行质膜穿孔,将最大分子量为150 kDa的外源目标递送物递送到细胞中。与载体介导或场辅助递送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对目标递送物进行额外处理,无需物理场辅助的温和递送条件也避免了对目标递送物和细胞的额外损伤。此外,研究人员展示了使用微流控探针进行Cyt C和CypA的细胞内递送,证明了该方法能够研究外源蛋白质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影响。未来,各种目标递送物(肽、蛋白质、mRNA、DNA、质粒、细胞器等)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导入细胞内,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和命运。而且该方法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操作简单,有望成为单细胞递送的一种理想方法。 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化学系2022级博士生宋扬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该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22YFC34007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2034005)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4c03013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探针
    +关注

    关注

    4

    文章

    192

    浏览量

    20198
  • 微流控
    +关注

    关注

    14

    文章

    458

    浏览量

    18721

原文标题:利用微流控探针诱导的化学质膜穿孔,实现单细胞胞内蛋白质递送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洪亮团队在生信期刊JCIM发布最新成果,蛋白质工程迈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

    )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基于微环境感知图神经网络构建指导蛋白质定向进化的通用人工智能”(Protein Engineering with Lightweight Graph Denoising Neural
    的头像 发表于 04-19 17:42 260次阅读
    洪亮团队在生信期刊JCIM发布最新成果,<b class='flag-5'>蛋白质</b>工程迈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

    一种用于微液滴中单细胞无标记分析的液滴筛选(LSDS)方法

    基于液滴的单细胞分析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可用于以单细胞分辨率研究表型和基因组异质性,从而解决各种生物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3-26 11:17 214次阅读
    一种用于微液滴中<b class='flag-5'>单细胞</b>无标记分析的液滴筛选(LSDS)方法

    天府锦城实验室在生物传感与蛋白质测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3月10日,记者从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获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检验医学研究中心与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耿佳教授和华西第二医院陈路教授联合团队在生物传感与蛋白质测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09:10 620次阅读
    天府锦城实验室在生物传感与<b class='flag-5'>蛋白质</b>测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一种光固化通道数字微流控芯片(pCDMF)

    pCDMF芯片在生物医学和化学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pCDMF芯片可以用于细胞分析、蛋白质分析和基因分析等方面。通过控制液滴的流动和混合,可以实现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3:01 388次阅读

    对新辅助TCHP治疗响应的HER2+乳腺癌空间蛋白质组特征

    GeoMx IPA可以实现对组织中任何区域(如肿瘤区域、免疫交界区域、肿瘤微环境和正常基质区域等)中的570多种蛋白质进行空间原位的表达检测,快速发现新的蛋白质生物标记物和药物靶点。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16:52 538次阅读
    对新辅助TCHP治疗响应的HER2+乳腺癌空间<b class='flag-5'>蛋白质</b>组特征

    人工智能驱动蛋白质设计取得重大突破,人类健康和环境监测有望受益

     据华盛顿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的David Baker教授透露,其领导的研究小组整合了深度学习算法和序列设计工具ProteinMPNN,从而实现了高效的蛋白质功能性设计。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4:32 430次阅读

    双水相电泳分离蛋白质的研究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水相电泳装1并进行了双水相电泳分离肌红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细胞色素C及其混合物的实验,研究了电场方向、pH值、电场强度和电泳时间对双水相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与不加电场的双水相萃取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发表于 11-28 14:46 0次下载

    DeepMind最新推出新一代蛋白质结构预测工具,已用于药物设计

    据悉,最新的 AlphaFold 系统由DeepMind及其衍生公司 Isomorphic Labs (专注于利用 AI 做药物发现)共同开发,不再局限于蛋白质折叠,还能够在配体、蛋白质、核酸以及
    的头像 发表于 11-03 15:39 573次阅读

    利用粘弹性微流控系统,直接从人体血液中分离小细胞外囊泡

    细胞外囊泡(sEVs;< 200 nm)中含有脂质、核酸和蛋白质,被认为是多种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
    的头像 发表于 10-19 14:06 1195次阅读
    <b class='flag-5'>利用</b>粘弹性微流控系统,直接从人体血液中分离小<b class='flag-5'>细胞</b>外囊泡

    数智领航:绘制蛋白质行业新型“未来工厂”蓝图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愈发聚焦食品安全、个性口味、高品质肉类等需求,蛋白质行业拥抱着更大的市场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更多 产品追溯、柔性生产 等挑战。 在某全球蛋白质行业领军企业国内的新建工厂中,作为十年
    的头像 发表于 10-07 08:25 240次阅读

    如何利用光热泵贴片实现细胞内大分子定向传递?

    将外源性大分子(例如糖类、蛋白质、基因等)传递到细胞和组织中近年来被用于细胞和基因治疗。
    的头像 发表于 09-11 10:13 787次阅读
    如何<b class='flag-5'>利用</b>光热泵贴片<b class='flag-5'>实现</b><b class='flag-5'>细胞</b>内大分子定向传递?

    基于精准聚焦目标空间区域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一站式解决方案

    。这些研究会帮助人类发现新的药物开发和疾病诊疗相关的靶点,新一代的分子病理产品等等。那么深度空间蛋白组+ GeoMx DSP这对CP能带来哪些惊喜?   让我们一起了解下【精准聚焦目标空间区域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一站式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08-29 11:10 710次阅读
    基于精准聚焦目标空间区域的转录组和<b class='flag-5'>蛋白质</b>组一站式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开发新型荧光RNA传感器,能监测代谢物、外源药物、蛋白与金属离子等靶标!

    传感新品 【中国科学院:开发新型荧光RNA传感器,能监测代谢物、外源药物、蛋白与金属离子等靶标!】 基因编码的荧光传感器可以在单细胞水平追踪代谢物、蛋白质或重金属离子等细胞内靶标的丰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08:46 1010次阅读
    中国科学院:开发新型荧光RNA传感器,能监测代谢物、外源药物、<b class='flag-5'>蛋白</b>与金属离子等靶标!

    荧光RNA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细胞内靶标展现药物筛选的潜力

    基因编码的荧光传感器可以在单细胞水平追踪代谢物、蛋白质或重金属离子等细胞内靶标的丰度变化和动力学分布,并解析活细胞的生理过程和信号传导通路。
    发表于 07-28 10:27 591次阅读
    荧光RNA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b class='flag-5'>细胞</b>内靶标展现药物筛选的潜力

    使用 RAPIDS 进行更快的单细胞分析

    使用 RAPIDS-singlecell 进行 GPU 加速的单细胞 RNA 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7-05 16:30 523次阅读
    使用 RAPIDS 进行更快的<b class='flag-5'>单细胞</b>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