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清华类脑视觉芯片取得重大突破,“天眸芯”登上Nature封面

Robot Vision 来源:电子发烧友 作者:Sisyphus 2024-06-01 00:54 次阅读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宁远)5月30日,来自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团队的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登上了《Nature》封面。 文章名为“A vision chip with complementary pathways for open-world sensing”,即面向开放世界感知的具有互补路径的视觉芯片。

这是世界上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基于视觉原语的互补双通路类脑视觉感知新范式,突破了传统视觉感知芯片在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性能瓶颈。

天眸芯:受人类视觉系统启发的互补双通路类脑视觉感知

视觉传感器发展到现在,在应用上已经表现得很成熟,但目前常用的视觉成像硬件系统的功能仍然不能像人类视觉系统那样灵活,这一类图像传感器在处理开放世界应用中的动态、多样和不可预测的场景时仍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具体来说传统视觉感知芯片在高速、高分辨率、大动态范围和高精度方向上同时发展受到了功率和带宽的严重限制。在处理开放世界中的动态不可预测情景时,这些感知芯片感知器件面临失真、失效抑或高延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解决这些限制,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团队解析了人类视觉系统,论文中讲解到,人类视网膜由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组成,它们以相反的方式运行以扩大灵敏度范围。在下一个系统层级上,外侧膝状体(LGN)中的M通路和P通路以互补的方式编码视觉信息。然后,来自LGN的输出信息被重组为一系列primitive基元,这些基元包含了颜色、方向、深度和方向等信息。

传入的感觉信息通过与感官相对应的特定模式通道发送到大脑,这些通道中的每一个都进一步将输入的信号解析为并行流,向大脑提供紧凑、高效的输入。

受到这种构造的启发,团队提出了一种类脑的互补感知范式,该范式将视觉信息解析为primitive-based,并将这些原始的primitive-based信息组合在一起形成两种互补的视觉通路,一是以准确认知为导向的认知通路,另一种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快速响应通路。

为了实现这一范式,团队开发了“天眸”视觉芯片,该芯片结合了混合像素阵列和并行异构读出架构。该芯片采用90纳米背照式CMOS,对认知导向的通路COP和行动导向通路AOP电路做了并行的异构组合,再通过稀疏时空差分分组器生成压缩数据。

互补通路构筑的类脑视觉感知,已在实际应用中展现超强性能

利用互补视觉路径的特性,天眸芯实现了高达10000帧/秒的高速传感,动态范围为130 dB,在空间分辨率、速度和动态范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天眸芯公布的功耗中,最高的是在10000fps@±1-bit(threshold=50mV)下的419.7mW,也是极低的功耗水平。不同像素、模拟、数字和接口电路下,最低为757fps@±7-bit(threshold=0)下的328.4mW。

在天眸芯中,不同的数据原始组合被编码形成AOP数据和COP数据。这两种通路有独立的缓冲区,并支持独立的反馈控制。然后,AOP和COP的处理数据被发送到不同光流求解器中。推理结果最终被集成到多对象跟踪器。这种方法优化了两条互补通路,同时保留了低延迟响应能力和高性能特征。

wKgZomZZnqWAUo8JABnKxvJfusI965.png
天眸芯测试板与处理系统示意图,来源:Nature


在整个视觉重建中,有自监督训练管道,使用两个通路提供的彩色图像并根据这些图像之间的差异数据来提供训练样本。不断调整输入数据量就能获得任何时间点的高速彩色图像,最终完成图像输出。

清华大学团队在论文中展示了实际应用中的芯片特性,如捕捉快速移动中的乒乓球、记录车轮旋转以及抓拍闪电。车轮抓拍中该芯片COP部分记录下的车轮混叠通过高速AOP消除并进行了抗锯齿重建,闪电拍摄中COP遗漏的闪电在AOP进行了补全,表现十分亮眼。

天眸芯特别在开放环境的车载平台上进行了多项性能验证,在多种极端场景下,该系统实现了低延迟、高性能的实时感知推理,展现了其在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应用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AOP中的稀疏数据流,加上特殊的编码方法,使天眸能够自适应地调整其传输带宽。即使大多数情况下芯片处于小于80 MB/s的带宽下,但在这种互补感知下,大量测试案例已经表明了该带宽已经足以解决许多现实应用中动态不可预测的场景感知难题。

清华大学表示,“天眸芯的成功研制无疑是智能感知芯片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不仅为智能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持,还为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重要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继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后,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团队凭借“天眸芯”再次登上《自然》杂志封面。此前天机芯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类脑计算上的突破,此次天眸芯发布,意味着我国在类脑感知方向上同样取得了至关重要的突破。天眸芯的出现,让视觉感知进入了全新的篇章。

不断突破的类脑技术正在推动智能应用颠覆性变革

本次“天眸芯”的公布,加之“天机芯”积累的技术与应用基础,无疑将进一步完善类脑智能生态,有力地推动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国内也有不少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这条赛道上持续突破,用类脑技术推动智能应用变革。

北京灵汐科技是国内领先的类脑计算企业,灵汐科技研发经理杨哲宇博士也是本次天眸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之一。灵汐科技已经发布并量产了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商用类脑芯片——领启KA200(-S)。该款芯片采用了异构融合、众核并行、存算一体的架构,单芯片集成25万神经元和2500万突触,可扩展支持200万神经元和20亿突触的集成计算。目前已在云边端AI应用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落地。据悉未来还会继续推动类脑技术在机器人及具身智能、大模型、智算中心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应用。

SynSense时识科技今年也战略收购了瑞士类脑视觉传感器公司iniVation,成为全球首家完整拥有类脑传感和类脑计算技术的公司,可以充分发挥类脑感算的高效协同作用。SynSense时识科技目前正在推进工业安防、眼动追踪、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类脑技术落地。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从早年前的理论和小型测试发展到现在的企业级用例。类脑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人工智能思考的难题,模拟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机制使得相关芯片及相应的硬件系统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现在不断突破的类脑技术正推动着智能应用走向颠覆性的变革。

小结

前沿技术的突破为类脑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类脑技术与视觉传感的融合打破了传统视觉传感的局限,为下一代智能视觉传感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技术道路。可以说,类脑技术正在为智能应用开辟新的道路。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视觉芯片
    +关注

    关注

    1

    文章

    41

    浏览量

    11292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世界首款!又是清华: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近日,清华大学在类脑视觉感知芯片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清华大学依托精密仪器系的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
    的头像 发表于 06-04 08:36 178次阅读
    世界首款!又是<b class='flag-5'>清华</b>:类脑互补<b class='flag-5'>视觉</b><b class='flag-5'>芯片</b>“天眸芯”

    台铭光电808nm高功率激光芯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台铭光电宣布其808nm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技术突破。经过研发团队的持续努力与科研攻关,公司成功研制出25W高功率、高可靠性的激光芯片,这一成果不仅进一步巩固
    的头像 发表于 05-31 11:16 459次阅读

    据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畅能达科技实现散热技术重大突破

    据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畅能达科技实现散热技术重大突破 由 广东畅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自主研发的高热流密度散热相变封装基板,其散热性能远远超过现有的金刚石铝和金刚石铜。该技术可广泛运用于芯片、微波
    发表于 05-29 14:39

    重大突破│捷杰传感APEF自适应算法将设备健康监测误报率和漏报率降低92.8%!

    苏州捷杰传感理论结合实践深入研究数年,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自适应边缘保持滤波算法(APEF),有效解决误报和漏报。
    的头像 发表于 03-28 15:27 180次阅读
    <b class='flag-5'>重大突破</b>│捷杰传感APEF自适应算法将设备健康监测误报率和漏报率降低92.8%!

    我国在光储行业取得重大突破“超级光盘”诞生了!

    行业
    电子发烧友网官方
    发布于 :2024年02月23日 11:19:08

    我国在光存储领域获重大突破 或将开启绿色海量光子存储新纪元

    我国在光存储领域获重大突破 或将开启绿色海量光子存储新纪元 据新华社的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上海理工大学等合作,在超大容量超分辨三维光存储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说是“超级光盘
    的头像 发表于 02-22 18:28 1501次阅读

    百度蛋白大语言模型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子刊封面

    百度最新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子刊封面,文心生物计算大模型获国际顶刊认可!
    的头像 发表于 11-25 11:25 785次阅读
    百度蛋白大语言模型研究成果<b class='flag-5'>登上</b><b class='flag-5'>Nature</b>子刊<b class='flag-5'>封面</b>

    探索“宜居火星”从未停止 我国科研团队取得重大突破

    行业行业资讯
    北京中科同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3年11月15日 11:15:42

    中国镍基超导体机理研究重大突破

    中国镍基超导体机理研究重大突破 超导体这门前沿科技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超导材料在所有涉及电和磁的领域都有用武之地,包括电子学、生物医学、科学工程、交通运输、电力等领域。 据央视新闻报道,此前
    的头像 发表于 11-03 16:00 671次阅读

    紧凑型有机半导体激光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在开发紧凑型有机半导体激光器技术的数十年挑战中取得了“重大突破(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发表于 10-30 15:23 258次阅读
    紧凑型有机半导体激光器技术<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重大突破</b>

    清华大学团队在超高性能计算芯片领域取得突破

    清华大学团队在超高性能计算芯片领域取得突破,相关研究发表在Nature上。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09:20 730次阅读
    <b class='flag-5'>清华</b>大学团队在超高性能计算<b class='flag-5'>芯片</b>领域<b class='flag-5'>取得</b>新<b class='flag-5'>突破</b>

    存算一体芯片突破清华大学研制出首颗存算一体芯片

    这几天清华大学又火出圈了。但这次并不是因为招生抢人和饭堂,而是清华大学的芯片研发团队研制出全球首颗全系统集成的存算一体芯片。这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对半导体行业的又一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4:39 758次阅读

    清华大学重磅消息:全球首颗!我国芯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吴华强、副教授高滨基于存算一体计算范式,研制出全球首颗全系统集成的、支持高效片上学习(机器学习能在硬件端直接完成)的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在支持片上学习的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08:39 535次阅读
    <b class='flag-5'>清华</b>大学重磅消息:全球首颗!我国<b class='flag-5'>芯片</b>领域<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重大突破</b>

    机器视觉的一些基本视觉原理有哪些

    近年来,机器视觉技术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和进展,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以下是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方面,这些方面不仅改变了机器视觉领域的面貌,也对众多应用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发表于 09-12 10:38 1680次阅读

    华为芯片重大突破

    和巨额投入,已经在多个芯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华为拥有自主研发的昇腾芯片,可以应用于智能驾驶、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机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1:14 381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