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半导体产业迎来新里程碑。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近日宣布,本土半导体制造商EYEQ Lab在釜山功率半导体元件和材料特区正式开工建设韩国首座8英寸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工厂。该项目于5日上午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
EYEQ Lab自2018年5月成立以来,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迅速发展成为功率半导体领域的佼佼者。起初,EYEQ Lab只是一家无晶圆厂公司,但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不断创新的业务模式,其业务发展迅猛,短短三年内收入增长了20倍。
如今,EYEQ Lab计划投资1000亿韩元,转型为IDM(集成器件制造商),并建设这座8英寸SiC功率半导体晶圆厂。该工厂建成后,预计年产能将达到3万片,为韩国乃至全球的半导体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建设8英寸SiC功率半导体工厂,不仅标志着EYEQ Lab在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布局,也展现了韩国政府对于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未来,EYEQ Lab将继续秉承创新、卓越的理念,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相关推荐
生产线已经在2024年6月投入使用,下一个目标是未来两年在德国汉堡工厂里建设8英寸的SiC MOSFET和低压GaN HEMT产线。 虽然8英寸
发表于 07-01 07:35
•2.7w次阅读
随着碳化硅(SiC)材料在电力电子、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高质量、大面积的SiC外延生长技术变得尤为重要。8英寸SiC晶圆作
发表于 12-31 15:04
•204次阅读
,但是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开始研发基于8英寸SiC晶圆的下一代器件和芯片。 近日,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丁雄杰博士团队联合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清纯半导体(宁波)有限公司、芯三代半导体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在《人工晶
发表于 12-07 10:39
•518次阅读
近日,据最新报道,晶圆代工厂世界先进公司计划在新加坡建设一座12英寸晶圆厂。为此,该公司已向金融业争取筹组一笔高达600亿元新台币(约合19亿美元)的大型联合贷款,预计最快可在明年第一季度完成签约
发表于 11-12 11:13
•457次阅读
2024年9月27日,全球领先的晶圆代工巨头力积电与印度塔塔集团旗下的塔塔电子,在新德里隆重举行了双方合作的最终协议签署仪式。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标志着印度即将迎来其首座12英寸晶圆厂,为印度乃至全球的半导体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发表于 09-29 14:39
•895次阅读
近日,日本碍子株式会(NGK,下文简称日本碍子)在其官网宣布,已成功制备出直径为8英寸的SiC晶圆,并表示公司将于本月低在美国ICSCRM 2024展示8
发表于 09-21 11:04
•377次阅读
台积电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其半导体制造版图的步伐再次加快,8月20日,公司宣布在德国德累斯顿正式启动其欧洲首座12英寸晶圆厂的建设。此次奠基仪式由台积电高层魏哲家亲自主持,标志着台积电在欧
发表于 08-22 15:08
•698次阅读
英飞凌于近期宣布,其位于马来西亚的新晶圆厂正式进入第一阶段建设,该晶圆厂将成为全球最大、最具竞争力的8英寸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
发表于 08-16 16:48
•576次阅读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半导体芯片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核心,正不断引领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6月18日,厦门广电网传来喜讯,厦门士兰集宏的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正式在海沧区拉开建
发表于 06-19 16:35
•1144次阅读
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碳化硅(SiC)材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备受瞩目。近期,8英寸SiC晶圆投资热潮更是席卷全球,各大半导体厂商纷纷加大投入,积极布局这一新兴产业。
发表于 06-12 11:04
•521次阅读
制造等产线扩张;另一部分是源自过去十多年时间里,SiC衬底尺寸从4英寸完全过渡至6英寸,加上良率的提升。 更大的衬底尺寸,意味着单片SiC晶圆所能够制造的芯片数量更多,晶圆边缘的浪
发表于 06-12 00:16
•3045次阅读
本次合作四方预计将在位于厦门市海沧区的厦门士兰集宏半导体有限公司进行合资运营,主要目的是建造一座每月能生产6万片以SiC-MOSEFET为主导产品的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
发表于 05-22 09:16
•513次阅读
4月11日,青禾晶元官方宣布,公司近日通过技术创新,在SiC键合衬底的研发上取得重要进展,在国内率先成功制备了8英寸SiC键合衬底。
发表于 04-14 09:12
•1029次阅读
据悉,该座选址在萨尔州恩斯多夫的8英寸SiC晶圆厂计划由沃尔弗斯普莱特负责筹备,耗资约27.5亿欧元(约等于215亿人民币),同时得到德国联邦政府以及萨尔州政府的共计4.1亿欧元(约等
发表于 04-09 10:15
•615次阅读
近年来,随着碳化硅(SiC)衬底需求的持续激增,降低SiC成本的呼声日益强烈,最终产品价格仍然是消费者的关键决定因素。SiC衬底的成本在整个成本结构中占比最高,达到50%左右。
发表于 03-08 14:24
•1334次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