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基于双识别元件的便携式唾液传感器,用于龋齿病原菌的即时检测

传感器专家网 2024-06-20 18:52 次阅读

传感新品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基于双识别元件的便携式唾液传感器,用于龋齿病原菌的即时检测

2022年WHO报告称恒牙龋齿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影响全球超20亿人。变异链球菌(S. mutans)作为主要致龋菌,其数量监测对龋病预测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细菌检测方法如:培养基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具有耗时长、灵敏度低,涉及昂贵仪器等缺点。

近年来,电化学传感器凭借成本低、耗时短、高特异性和快速响应等优势,为细菌检测开辟了新平台。针对S. mutans,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系列以抗体、抗菌肽、万古霉素和凝集素为识别元件的传感器,但较差的灵敏度和长期稳定性限制了传感器在真实唾液中的检测应用。此外,唾液中多种成分之间存在干扰,对检测造成困难。如何提高选择性仍是便携式唾液传感器实际应用的研究难点。

近期,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强研究员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韩光红副主任医师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适配体/细菌印迹聚合物的(aptamer/SIP)非酶类双识别元件的便携式唾液传感器,其以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s)为基底材料,亚甲基蓝(MB)为嵌入式氧化还原探针,并集成了丝网印刷电极(SPE)(图1)。与其它的S. mutans传感器相比,本研究所制备的的便携式唾液传感器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564.0 nA/dec)、更低的检测限(LOD,2.6 CFU/mL)和更宽的线性检测范围(10²~ 10⁹ CFU/mL)。此外,该传感器能够原位即时检测真实唾液样本中的S. mutans,在临床龋病预测和早期诊断中表现出巨大潜力。

bb788e36-2dd4-11ef-82a0-92fbcf53809c.png

图1S. mutans传感器唾液检测示意图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CA方法将c-MWCNTs电沉积在SPE电极上,并研究电沉积时间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S. mutans特异性适配体一端修饰有氨基,通过与c-MWCNTs电极上的羧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酰胺键,实现稳定的共价键结合。通过XPS分析和CV表征确认了适配体的成功固定。随后,采用CV在-0.8 ~ +0.9 V的电位范围内,将S. mutans、吡咯单体和MB电沉积在aptamer电极上,获得PPy/S. mutans电极。结果显示,-0.28 V和-0.14 V处显示为MB的还原和氧化峰,0.9 V处显示为吡咯的氧化峰。当CV电沉积圈数为15圈时,电极电化学性能最佳。通过SEM观察到PPy/S. mutans电极表面覆盖有球状的S. mutans(菌体直径约为0.6 ~ 1 μm)和不规则的聚吡咯球体。EDS能谱图显示出S. mutans特有Mg元素和P元素。以上结果均证明S. mutans的成功电聚合。采用溶菌酶/Triton X-100去除S. mutans后,即获得aptamer/SIP电极。CV曲线中观察到电流明显增加,MB还原峰在-0.45 V处。随后,通过CA在-0.45 V电位下研究了吡咯浓度、S. mutans聚合浓度和洗脱剂种类对S. mutans传感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bb7d4ef8-2dd4-11ef-82a0-92fbcf53809c.png

图2 c-MWCNTs电沉积及表征

为进一步验证S. mutans的成功去除,研究人员使用SEM对aptamer/SIP电极进行形貌表征。结果发现,SEM图像中未观察到颗粒状的S. mutans。随后,采用CV和EIS对aptamer/SIP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在扫描速率为25 ~ 200 mV/s的条件下,记录了aptamer/SIP电极在5 mM K₃Fe(CN)₆溶液中的CV曲线。结果发现,氧化还原峰的强度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呈线性相关,表明该电极的电化学反应受扩散过程控制。同时,EIS结果显示,去除S. mutans后,Rct从4911 Ω减小到2303 Ω,界面电阻明显减小。表明去除低导电S. mutans后,电极表面创建了大量的电子传输路径,从而显著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活性。

bba5741e-2dd4-11ef-82a0-92fbcf53809c.png

图3aptamer/SIP电极表征

如图4所示,采用CA方法在-0.45 V电位下,对含有10 ~ 10⁹ CFU/mL S. mutans浓度范围的人工唾液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电流值随S. mutans浓度负对数值的增加而线性减少。与现有其它的S. mutans传感器相比,该S. mutans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564.0 nA/dec),和更低的LOD(2.6 CFU/mL)。此外,该传感器线性响应范围(10²~ 10⁹ CFU/mL)覆盖了人类生理和龋病状态下的唾液S. mutans水平,允许直接检测实际唾液样本,而无需稀释。为评估双识别传感器的检测优势,制备不含有适配体的单识别元件SIP传感器。相同条件下,SIP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93.1 nA/ dec,检测限为7.6 CFU/mL,并表现出较窄的线性检测范围10³~ 10⁷ CFU/mL。结果表明适配体在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此外,S. mutans传感器也展现出了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并能够在60天内保持对S. mutans的高效传感,具有优异的长期稳定性。

bbd353fc-2dd4-11ef-82a0-92fbcf53809c.png

图4S. mutans传感器的性能评估

为评估S. mutans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潜力,研究人员将其用于检测健康人群真实唾液样本中的S. mutans。结果发现,随着S. mutans浓度从10³ CFU/mL增加到10⁹ CFU/mL,电流值随S. mutans浓度负对数值的增加而线性减少。在真实唾液中该传感器表现出307.0 nA/dec的灵敏度和4.8 CFU/mL的LOD值,能够进行真实唾液中S. mutans的准确定量,具有实际应用潜力。

bc03ddba-2dd4-11ef-82a0-92fbcf53809c.png

图5S. mutans传感器的真实唾液检测

总之,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双识别元件的便携式生物传感器,用于迅速检测唾液中S. mutans,为龋病早期预测提供了潜力。该传感器具有出色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可长期实际应用。通过固定适配体和SIP双识别元件,创建S. mutans特异性印迹空腔和高选择性传感界面。MB作为氧化还原探针嵌入SIP网络中,在S. mutans结合反应期间提供直接的电信号,以实现S. mutans的原位即时检测。此外,该传感器不含任何抗体或其它蛋白质等易失活物质,消除了传感器因长期使用而带来的信号下降风险。该传感器成功应用于真实唾液检测,突出了其在临床防龋和个性化口腔健康监测方面的巨大潜力。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36

    文章

    48847

    浏览量

    743522
  • 生物传感器
    +关注

    关注

    12

    文章

    359

    浏览量

    37162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选购我司同步热分析仪

    近日,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估,最终决定选购我司生产的同步热分析仪。这一决定不仅是对我司技术实力的认可,也标志着双方在科研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09:33 97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赣江创新<b class='flag-5'>研究</b>院选购我司同步热分析仪

    中国科学院在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美国为F-22升级新传感器

    传感新品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
    的头像 发表于 04-26 08:39 248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在薄膜荧光<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研究</b>方面取得进展,美国为F-22升级新<b class='flag-5'>传感器</b>

    最新!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如何从新质生产力视角看传感器产业

    ,提高动手实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徐汇中学曾宪一校长介绍说:褚君浩先生系一九六二届校友,徐汇中学校友会名誉会长。他是享誉世界的半导体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的头像 发表于 04-06 08:37 45次阅读

    “超级光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诞生

    存储容量是普通光盘上万倍、普通硬盘上百倍的“超级光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诞生。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10:16 746次阅读

    拜登芯片补贴面临“不确定性”,新华网:智能“传感”,“感知”天下

    传感新品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全海深11000米级原位荧光传感器海试成功】 近日,由中国
    的头像 发表于 02-20 08:41 67次阅读
    拜登芯片补贴面临“不确定性”,新华网:智能“<b class='flag-5'>传感</b>”,“感知”天下

    一个月生产近6000高精度压力传感器芯片——走近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

    2月13日,大年初四。平时人来人往的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中关村园区,今天格外宁静。在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邢艳荣一大早就来到实验室,忙起芯片加工工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2-20 08:36 133次阅读

    恭喜昊芯,上榜2023中国科学院科创企业先锋榜单

    新闻来源:中科院科技创新投资产业联盟在12月8日举办的中科院科技创新投资产业联盟2023年会上,中科院科技创新投资产业联盟发布中国科学院科创企业先锋榜单,30强科创先锋企业出炉。榜单由中国科学院控股
    的头像 发表于 12-15 08:03 1146次阅读
    恭喜昊芯,上榜2023<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科创企业先锋榜单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刘胜,是国内芯片封装技术的引领者

    工业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动力与机械学院院长、微电子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工艺力学在微电子、光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7:33 408次阅读
    当选<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院士的刘胜,是国内芯片封装技术的引领者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在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p-i-n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p型空穴传输层设计和可控生长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1-25 17:28 438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半导体<b class='flag-5'>研究所</b>在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取得重要进展

    新增133位院士!多位从事传感器领域研究

    。 在133位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10位从事传感器及相关领域研究。 刘胜 刘胜院士是电子封装科学与技术领域杰出专家,他长期从事集成电路、LED 和微
    的头像 发表于 11-24 09:24 391次阅读

    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开启工艺升级,美计划进一步收紧对华芯片出口措施

    、无创的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方法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Qi Chang 设计了一种集成的电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08:35 318次阅读
    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开启工艺升级,美计划进一步收紧对华芯片出口措施

    来自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表面波SAW传感器技术》

    声表面波(SAW)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声学与电子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声表面波传感器以高灵敏度和易于集成化等特性,在传感器林领域应用颇多。 本资料来自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概述了声表面波的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16:56 418次阅读
    来自<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声学<b class='flag-5'>研究所</b>!《声表面波SAW<b class='flag-5'>传感器</b>技术》

    多位传感器专家入选2023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

    战略科技力量,入选两院院士是我国科学研究人员的最高荣誉。 据相关政策,两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55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指南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16:05 2098次阅读
    多位<b class='flag-5'>传感器</b>专家入选2023<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制备出可穿戴柔性多孔汗液传感器

      传感新品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制备出可穿戴柔性多孔汗液传感器】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
    的头像 发表于 07-28 18:01 592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近代物理<b class='flag-5'>研究所</b>:科研人员制备出可穿戴柔性多孔汗液<b class='flag-5'>传感器</b>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的同步热分析仪应用案例

    和应用研究,涵盖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采购南京大展的DZ-STA200同步热分析仪,主要
    的头像 发表于 07-06 10:28 306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武汉分院的同步热分析仪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