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金属封装功率器件管壳镀金层腐蚀机理研究

半导体封装工程师之家 来源:李寿全 (北京新能源汽车 作者:李寿全 (北京新能 2024-06-20 16:24 次阅读

作者: 李寿全 (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摘要:

金属封装形式的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VDMOS ), 在经历筛选试验后,管壳表面的金属层出现了腐蚀形貌, 通过显微镜观察、 扫描电镜、 EDS 能谱分析和切片镜检等方法,对腐蚀样品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失效原因,并详细地阐述了腐蚀发生的机理。

0 引言

垂直对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VDMOS ) 因其具有开关速度快、 高频特性好、 高输入阻抗、 低驱动电流和驱动电路简单等特性,作为核心电子元器件,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 通信和航空航天等领域[1-4] 。 针对VDMOS器件的失效分析,国内外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5-9] , 但该类研究主要都是从芯片工艺、封装工艺、 结构缺陷和试验应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在目检环节发生失效, 即管壳表面存在腐蚀形貌的相关分析很少,而该类失效发生后, 一般是大批量的甚至是批次性的问题,因此对其失效机理进行研究, 找出导致其发生失效的原因,预防其发生失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筛选试验后管壳表面发生腐蚀的 VDMOS 器件进行失效分析, 确定了其失效原因,并详细地阐述了腐蚀发生的相关机理。

1 样品与试验

1.1 样品

用于分析的 VDMOS 器件为金属管壳封装,封装用的管壳形式为 TO-254AA 型, 管壳的具体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8d848870-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1.2 分析试验

针对筛选试验后管壳表面发生腐蚀的器件进行了外观目检、 SEM 电镜观察、 EDS 能谱分析、 擦除验证、 腐蚀点切片观察和器件用同批次管壳追溯等相关分析,具体的分析方法如下所述。

a )外观目检

选取 1 只失效器件利用光学显微镜( OM ) 进行外部检验, 观察器件的外观形貌。

b ) SEM 电镜观察

选取腐蚀形貌样品在 SEM 下进行观察, 对腐蚀形貌进一步地观察分析。

c ) EDS 能谱分析

通过 EDS 能谱分析对腐蚀区域进行化学元素成分的测定。

d )擦除验证

对腐蚀形貌利用酒精进行擦除,确定腐蚀是否只存在于表面, 进一步地验证腐蚀产生的机理。

e )腐蚀点切片观察

通过对腐蚀点进行纵向切片制样,纵向查看整个管壳的镀层结构。

f )管壳追溯排查

发生失效的器件采用 TO-254AA 管壳封装,为了确定初始管壳的镀金层质量,对器件用的同批次管壳进行排查, 观察分析管壳金层质量是否存在缺陷。

通过上述相关的分析试验逐步地确认失效原因、剖析失效机理, 具体的流程图如图 2 所示。

8da6a090-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2 结果与讨论

2.1 外部目检

选取 3 只器件 ( 1 #~3 # ) 进行 OM 拍照,通过形貌观察, 腐蚀主要发生在管壳外侧面,典型的形貌图如图 3-4 所示, 由图 3-4 可知, 管壳侧面存在黑色点状物和白色斑状物。

8dc12d20-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2.2 SEM

选取上述 1 # 、 2 # 器件, 针对其异常部位进行了 SEM 观察, 典型的形貌如图 5 所示。 其中,图 5a- 图 5b 中包含的两张照片均为同一个腐蚀点的照片,在 SEM 下采用不同的成像模式, 前一个均为二次电子成像,主要用来观察标本表面的晶相图, 后一个均为背向散射电子成像, 背向散射电子对标本的构成比较敏感,该图像适合观察成分差异, 由图可知,发白区域为镀金层, 发黑部位的成分需进一步地分析确认。

8dd2ca1c-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8df22650-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8e047ddc-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8e187616-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8e48e94a-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2.3 EDS 能谱分析

针对 SEM 照片不同颜色的区域进行了 EDS 能谱分析, 结果如图 6 所示, SEM 照片中发黑部位所含的元素为 Fe 、 Ni 、 S 、 Cl 、 O , 即镀金层已经被腐蚀, 主要材料为管壳边框基材铁镍合金;发白部位所含的元素主要为 Au 、 Ni 、 O , 主要占比为Au 元素;介于两种颜色之间的部位所含的元素为Au 、 Fe 、 Ni 、 S 、 Cl 、 O 。 由此可知, 白斑部位为管壳镀金层被腐蚀区域,该区域已出现下层管壳基材元素, 即 Fe 、 Ni 元素。

8e5b757e-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8e7b15be-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8ea55ba8-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8ebc388c-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8ee9967e-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2.4 擦除验证

采用酒精棉签擦除方式对 3 # 器件进行了验证。擦除前, 3 # 器件的白斑肉眼可见, 利用酒精棉签擦除后,肉眼下腐蚀点消失,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其进行观察,结果如图 7 所示, 从图 7 中可以看出在光学显微镜下也未见异常。

8f1b097a-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对擦除后的 3 # 器件进行了 SEM 观察, 放大倍数为 46 倍的 SEM 形貌如图 8 所示。 由图 8 可知,管壳表面依然存在异常区域, 只是在该放大倍数下异常现象不显著。

8f9bb35e-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对上述存在异常的点在约 500 倍的放大倍数下进行观察,具体的形貌如图 9 所示。 由图 9 可知,存在明显的异常,依然存在腐蚀形貌, 同样露出下层管壳基材材料,可见光学显微镜下很难观察到这些细小的岛状分布的腐蚀颗粒。

8fbd9be0-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8fd89652-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8fef2d54-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器件表面的异常点为管壳镀金层被腐蚀后所形成的, 并且已经露出了管壳基材材料。

2.5 腐蚀点切片镜检

选取了 2 # 对腐蚀点进行了切片镜检,查看腐蚀点纵向结构, 具体的结果如图 10 所示。 由图 10可知,腐蚀点部位的金层已经消失, 露出了底层材料,与之前 SEM 形貌结果一致。

9013cc4a-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2.6 管壳排查

随机抽取了 3 只同批次库存管壳,对管壳外边框位置进行 SEM 观察, 其中, 1 只管壳边框位置发现镀金层质量不佳,即存在大量的片状的微孔,具体的形貌图如图11 所示。 由图 11 可知, 该形貌与腐蚀点用酒精棉签擦除后的形貌基本一致, 腐蚀点擦除后的 SEM 形貌如图 9 所示, 由此可知, 初始管壳就存在镀金层质量不佳的情况。

9030d0f6-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2.7 机理分析

镀金层本身是不会发生腐蚀的,镀金件的腐蚀其实是因镀金层受到成本和机械性能限制, 厚度低于 2.5 μm , 存在孔隙 (上述电镜分析证实了这一现象),底层或中间层在潮湿等情况下发生电化学腐蚀, 形成腐蚀物扩散到镀金层表面而造成的。

薄的镀金样品通常存在微孔,即使在相当温和的环境下, 微孔中也会产生腐蚀产物并扩散至周围的金表面。

针对金层腐蚀机理,林雪燕等有如下论述[10] :当镀金表面的微孔区域吸附有水膜时, 空气中的腐蚀性气体,如 Cl 2 、 SO 2 、 H 2 S 等将溶解在水膜中而形成电解液,如图 12a 所示; 电解液由微孔的毛细孔作用进入微孔底部并和具有较低电极电位的 Ni发生反应, 这样在微孔中就形成一个原电池腐蚀过程而产生腐蚀物 (主要为氯化物、硫酸物等)。 腐蚀反应继续发生直至电解液已经饱和,由于腐蚀产物的体积远大于金属失去的体积, 所以腐蚀物就沿着微孔蔓延至镀金层表面并堆积在微孔区域附近,如图 12b 所示; 随着腐蚀时间的继续,当另一个水分子沉积在同一位置, 它将渗透至微孔中使原电池腐蚀重新开始, 更重要的是它将作为一次“潮水”推动腐蚀物远离微孔区域而停留在水分子的边缘,如图 12c 所示; 然后电解液在空气中蒸发, 而使腐蚀物以聚集的岛状晶体停留在原先被推至的位置,形成一个远离核的腐蚀圈,如图 12d 所示。

当一个更小的水滴又停留在相同的位置时,将再一次作为潮水推动腐蚀物离开微孔位置。 当它蒸发后, 由于第一次的腐蚀物的停留位置的阻挡作用,此次腐蚀物停留位置更靠近腐蚀核, 因此将形成内腐蚀圈, 当然, 在外腐蚀圈和内腐蚀圈之间的区域也会分布着腐蚀产物的沉淀物。

904c79dc-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9076586a-2e9e-11ef-82a0-92fbcf53809c.png

3 结束语

镀金层表面质量不佳,在长期的试验应力、 大气环境暴露下发生了腐蚀,针对该类情况, 需从以下 3 个方面考虑如何改善该问题: 1 ) 改进电镀工艺, 保证金层镀金质量; 2 ) 管壳检验环节抽样进行管壳外表面的 SEM 观察, 初步判断批次管壳镀金层质量; 3 ) 加强器件的防护, 保证管壳处于良好的状态。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VDMOS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3

    浏览量

    19800
  • 封装
    +关注

    关注

    124

    文章

    7423

    浏览量

    141511
  • 功率器件
    +关注

    关注

    40

    文章

    1596

    浏览量

    89754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图形反转工艺用于金属剥离的研究

    图形反转工艺用于金属剥离的研究研究了AZ?5214 胶的正、负转型和形成适用于剥离技术的倒台面图形的工艺技术。用扫描电镜和台阶仪测试制作出的光刻胶断面呈倒台面,倾角约为60°,胶厚1
    发表于 10-06 10:05

    专业封装代工COB,陶瓷金属封装产品

    无锡一家股份制企业,可以代工COB,陶瓷管壳金属管壳金属陶瓷管壳等产品的封装,具有贴片共晶
    发表于 05-29 13:40

    金属封装材料的现状及发展(下)

    ,对金属封装材料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金属基复合材料将为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将是今后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摘自《电子与
    发表于 08-23 08:13

    SiC功率器件封装技术研究

    不具备足够的坚固性。当前对大功率、高温器件封装技术的大量需求引起了对这一领域的研发热潮。  SiC器件封装衬底必须便于处理固态铜厚膜导电
    发表于 09-11 16:12

    声表面波器件封装技术及其发展

    表面波器件的主要封装形式塑料封装金属封装、SMD封装器件电性能的影响作了系统的实验
    发表于 11-23 11:14

    关于封装的失效机理你知道多少?

    热膨胀系数失配,从而引起机械失效。其他的交互作用,包括应力辅助腐蚀、应力腐蚀裂纹、场致金属迁移、钝化和电解质裂缝、湿热导致的
    发表于 11-19 06:30

    归纳碳化硅功率器件封装的关键技术

    三维封装技术利用了 SiC 功率器件垂直型的结构特点,将开关桥臂的下管直接叠在上管之上,消除了桥臂中点的多余布线,可将回路寄生电感降至1nH 以下。Vagnon于 2008 年即提出了利用金属
    发表于 02-22 16:06

    器件封装介绍

    (Double In-line Package,DIP),主要有塑料封装金属封装,塑料封装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金属封装主要用于军工或航天技术,这种
    发表于 11-22 11:30

    高可靠功率器件金属封装外壳的技术改进

    高可靠功率器件金属封装外壳的技术改进
    发表于 09-12 14:30 14次下载
    高可靠<b class='flag-5'>功率</b><b class='flag-5'>器件</b><b class='flag-5'>金属封装</b>外壳的技术改进

    场效应管封装类型

    金属封装的3根引脚的场效应管,3DJ2型,管壳上有一个突出的尖,将引脚朝上,从突出部分开始顺时针方向依次为D,S,G极,其中D,S极可互换。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6:14 6774次阅读

    连接器退化机理腐蚀对接触电阻的影响

    此篇我们将重点讨论在贵金属接触系统中腐蚀对接触电阻的影响,特别是镀金界面。关键讨论镀金层下镍底层的重要性及其对提高镀金连接器性能的好处。
    发表于 09-28 07:52 2432次阅读
    连接器退化<b class='flag-5'>机理</b>:<b class='flag-5'>腐蚀</b>对接触电阻的影响

    管壳式换热器管板腐蚀原因及防解决方法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水垢。管壳式换热器的材料一般以碳钢、不锈钢和铜为主,其中碳钢材质的管板在作为冷却器使用时,其管板与列管的焊缝经常出现
    发表于 05-18 09:10 1560次阅读
    <b class='flag-5'>管壳</b>式换热器管板<b class='flag-5'>腐蚀</b>原因及防解决方法

    半导体集成电路金属封装常用类型有哪些?

    金属封装是气密封装的一种,具有较大的外引线节距,在混合集成电路、功率器件、微波器件中应用较多,适用于功能复杂、多芯片组装、输出引脚数量较少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1-30 17:32 1629次阅读

    金属封装工艺介绍

    金属封装工艺是指采用金属外壳作为封装壳体或底座,在其内部安装芯片或基板并进行键合连接,外引线通过金属-玻璃(或陶瓷)组装工艺穿过金属外壳
    的头像 发表于 04-21 11:42 3143次阅读

    红外探测器金属、陶瓷和晶圆级封装工艺对比

    当前红外热成像行业内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封装工艺主要有金属封装、陶瓷封装、晶圆级封装三种形式。金属封装是业内最早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0-13 17:53 2320次阅读
    红外探测器<b class='flag-5'>金属</b>、陶瓷和晶圆级<b class='flag-5'>封装</b>工艺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