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当地时间6月18日,英伟达美股收盘涨幅3.51%,总市值达到3.34万亿美元;微软收盘小跌0.45%,总市值3.32万亿美元;苹果公司收盘跌1.1%,总市值跌至3.29万亿美元。此消彼长之下,造就英伟达首次超越苹果和微软,成为全球最高市值的公司。
从2022年10月份的低位,只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市值增幅超过了11倍,同时英伟达还创下了从2万亿美元到3万亿美元市值的“速通记录”。根据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数据,英伟达仅用了96天,市值就实现从2万亿到3万亿美元的增长,而微软完成这一里程碑花了945天,苹果更是花了1044天。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在上周WWDC2024上宣布自家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将在旗下iOS 18、iPadOS 18和macOS Sequoia三大操作系统中深度集成,这也令苹果市值曾短暂超越微软登顶全球第一。
显然,当前AI技术的市场前景已经形成强烈共识,作为AI算力硬件以及生态规模最强的供应商,英伟达当之无愧站到了全球公司市值之巅,这都要归功于近一年多时间里AI大模型的“技术大爆炸”。
持续补强生态,英伟达市值有望继续飙升50%?
自2022年底OpenAI带火AI大模型之后,可以说英伟达就从此开始了封神之路。过去人们对于英伟达的主流印象是游戏显卡芯片厂商,而2017年、2020年两个节点中,虚拟货币“挖矿”的兴起,显卡供不应求、价格暴涨,也让英伟达曾有过短暂的辉煌。
当然,英伟达早在2006年推出的CUDA计算平台,就已经为如今AI应用爆发的算力需求打下了基础。因此有观点认为,英伟达不只是一家硬件公司,软件生态才是英伟达最强的护城河。
而在被称为“AI大模型元年”的2023年,英伟达在业绩节节高升的情况下,更是创下了公司对外投资规模纪录。有统计数据显示英伟达在2023年投资了30多家初创公司,数量是2022年的3倍多,同时投资总额也相比2022年增长了4倍。
从英伟达的投资标的来看,去年英伟达主要投资领域覆盖了“OpenAI竞品”、AI基建产业链公司以及AI应用端,全力瞄准AI领域,从上游到下游全面覆盖。
而在今年4月,英伟达又再次投资了两家AI初创企业Run:ai和Deci。其中Run:ai 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编排和管理的公司。其主要产品是基于 Kubernetes 的工作负载管理和编排软件,旨在帮助客户更高效地利用其人工智能计算资源。而Run:ai提供的解决方案此前已经与英伟达旗下的多款产品集成,包括NVIDIA DGX、NVIDIA DGX SuperPOD、NVIDIA Base Command、NGC 容器和NVIDIA AI Enterprise软件等。
Deci则是专注于提供深度学习开发平台的初创公司,产品和服务包括高效的生成型AI和计算机视觉模型,这些模型可以轻松地部署在各种环境中,同时保持数据安全性和控制推理成本。而Deci的核心优势在于提供AI模型调整服务,可以令模型在同样的算力硬件上提高运行效率。
就在英伟达市值登顶的这天,又有消息称英伟达已同意收购面向软件开发人员的初创公司Shoreline.io,交易金额约1亿美元。Shoreline.io的软件主要是用于自动化查找计算机系统中的问题和事故,并自动解决这些问题,能够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带来很大的提升。
可以看到,英伟达在自身提供全球最强的AI算力硬件之外,还在积极投资AI产业链上的上下游公司,希望以此扩大自身的生态影响力,而这将会继续扩大英伟达在AI领域的优势,持续加固自己的生态护城河。
软件和硬件构建起的AI生态,很容易让人想起苹果公司的发展路线。但相比起苹果公司的消费电子终端产品,AI领域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市场规模空间也更大,甚至有可能是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因此,当前美国证券公司分析师普遍持续提高英伟达的股价目标,按照目前的市场主流观点,英伟达有望成为地球上第一家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相比当前的市值有望继续增长50%。
英伟达业绩预期起飞,供应链受惠
英伟达5月公布的2025财年一季度财报(2024年一季度)显示,公司当季营收为260.44亿美元,同比增长262%,环比增长18%;净利润为148.81亿美元,同比飙升超6倍,环比增长21%,大幅超过预期。展望第二财季,英伟达预计营收将达到280亿美元,GAAP和非GAAP毛利率预计分别高达74.8%和75.5%。
英伟达业绩飙升,也带动了供应链企业的生意。6月18日有消息称,富士康旗下鸿海科技获得英伟达GB200关键零部件NVLink switch独家大单,订单量是服务器机柜量的七倍。这次新获得订单的同时,毛利率还远超过服务器组装业务,而此前鸿海科技已经获得英伟达GB200 AI服务器的代工订单,据称份额占到40%-50%。
另外,英伟达GPU的需求火爆,也带动了HBM的需求,近期有消息称,上游存储原厂HBM订单已经被预订一空,订单已经排到2026年一季度。包括SK海力士、美光等存储大厂HBM产能已经提前售罄,2025年订单接近满载,预计向英伟达供应的HBM产品月产能约为6万多片。
同时,AI服务器中的光模块产品也受到整体AI算力硬件需求增强而迎来了新一轮需求预期增长。国内CPO龙头,比如新易盛、中际旭创等主要供货北美数据中心,业绩增长预期明显受益于英伟达释放的市场需求信号。
对于AI数据中心来说,更强的算力硬件,也带来了更多的液冷需求。此前Supermicro表示,过去三十年液冷的市场份额估计都不到1%,但由于目前AI算力的需求增长,以及英伟达持续推出更强的AI算力芯片,目前数据中心采用液冷方案的比例在不断提升,未来市占率有望提升至15%以上。
小结:
与前几年的元宇宙不同,AI不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AI应用的落地速度正在超过人们的想象。正所谓“一人当道,鸡犬升天”,英伟达借助AI的东风迅速成为全球最高市值公司,如果AI的应用能够继续加快落地推广的速度,真正带来生产力的革命,那么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发展空间也将会是巨大的。
-
英伟达
+关注
关注
22文章
3775浏览量
9104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