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低触发电压可控硅结构静电防护器件

涛意隆 来源:jf_65561982 作者:jf_65561982 2024-06-22 00:52 次阅读

导语:

可控硅SCR(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结构静电防护器件由于其自身的正反馈机制,具有单位面积泄放电流高、导通电阻小、鲁棒性强、防护级别高的优点,但同时它还引入了触发电压高响应速度慢、维持电压低易闩锁的缺点。本文介绍可控硅结构静电防护器件降低触发电压提高开启速度的方法。

正文:

可控硅器件能够以较小的版图面积获得较高ESD防护等级,因此,此类器件已在集成电路片上静电防护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在深亚微米CMOS工艺中SCR器件仍然具有高的开启电压的缺点,触发电压一般高于20V,且高于输入级的栅氧化层击穿电压。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进步,栅氧化层的厚度不断减小,击穿电压进一步降低,因此,避免内核电路薄栅氧化层器件永久损坏的必要措施是减小SCR器件开启电压提高开启速度。如图1所示为简单横向SCR器件剖面图,针对此结构降低触发电压的器件结构有MLSCR和LVTSCR;针对此结构提高开启速度的一般方法是采用辅助触发电路,例如,栅极耦合技术、热载流子触发技术、衬底触发技术、双触发技术等。本文介绍几种降低触发电压提高开启速度的方法。

wKgaomZ1r3WARmXZAAHuJWtAbqw062.png

图1 简单横向SCR器件剖面图

1、改进型SCR(Modified Lateral SCR,MLSCR)

如图2所示,MLSCR通过在N阱/P阱的结面上增加N+扩散区来降低此结的雪崩击穿电压。通过此法可将开启电压降低到12V,但还不足以保护输入级的薄栅氧化层,因此,MLSCR与LSCR一样需要与二级保护器件配合来实现输入级的静电保护。当然,由于其开启电压的降低,二级保护器件的版图面积可以减小。而对于输出级,由于两级ESD保护会给正常工作下的电路带来信号延时,LSCR和MLSCR一般不用于输出级的静电保护。

wKgaomZ1r4aANm__AAImXghExmc061.png

图2 MLSCR器件剖面图

2、低触发电压SCR(Low-Voltage Triggering SCR,LVTSCR)

如图3所示,LVTSCR通过在结构中嵌入一个NMOS将器件开启电压降低到约7V,与短沟NMOS的漏击穿电压或穿通电压相近。此器件可独立使用作为CMOS集成电路的输入级ESD保护,极大地减小了ESD保护电路的版图实现面积。而作为输出级保护时,需要在LVTSCR和输出级之间加入小的串联电阻以保证ESD保护的有效性。

wKgZomZ1r5qAC1fuAAImXviNJQY658.png

图3 LVTSCR器件剖面图

3、栅极耦合的LVTSCR(Gate-Coupled LVTSCR)

如图4所示为互补型栅极耦合LVTSCR,此器件采用非雪崩击穿机制来开启。通过合理设置Cn和Cp的电容值,可以使耦合到栅上的电压在电路正常工作状态下小于内嵌NMOS/PMOS的阈值电压,而在ESD应力到来时大于内嵌NMOS/PMOS的阈值电压。LVTSCR的开启电压可以通过调整内嵌NMOS/PMOS栅极的耦合电压来设置。耦合电压越大,LVTSCR的开启电压越低,快速开启的LVTSCR可有效保护输入/输出级。

wKgZomZ1r6yAJgjUAASAPeoNHZk027.png

图4 栅极耦合的 LVTSCR器件结构

4、衬底触发SCR(Substrate-Triggered SCR,STSCR)

如图5所示为P型和N型衬底触发SCR器件,它们分别通过在传统LSCR器件中加入P+或N+扩散区作为触发节点。衬底触发SCR器件的开启机制属于电流触发事件。当电流被加在SCR器件的衬底,也即寄生三极管的基极时,SCR可以快速触发并进入闩锁状态。随着衬底触发电流的增大,开启电压下降、开启时间缩短。当然,此器件的应用需要外加RC侦测电路。

wKgZomZ1r8GAFL9tAAUSA55I5SA911.png

图5 衬底触发的SCR器件结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可控硅
    +关注

    关注

    43

    文章

    841

    浏览量

    70886
  • 静电防护
    +关注

    关注

    11

    文章

    160

    浏览量

    47211
  • 防护器件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3

    浏览量

    41055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可控硅检测方法与应用及特性

    K之间加有正向电压,同时控制极G与阴极间加上所需的正向触发电压时,方可被触发导通。此时A、K间呈阻导通状态,阳极A与阴极K间压降约1V。单向可控硅
    发表于 06-03 14:51

    实用的数控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

    实用的数控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一种实用的数控可控硅触发电路,由于采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作计数脉冲振荡源,并用光电耦合器将触发电路和主电路之间进行
    发表于 12-17 11:00

    新手请教怎么测可控硅触发电

    新手请教怎么测可控硅触发电流。手上有个产品,想测下上面的可控硅触发电流。请问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测? 不需要非常精确。
    发表于 04-06 10:25

    可控硅

    可控硅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简称,是一种具有三个PN 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一般由两晶闸管反向连接而成。可控硅
    发表于 08-08 21:09

    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电路的设计

    本帖最后由 gk320830 于 2015-3-7 11:19 编辑 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电路的设计
    发表于 08-20 13:46

    可控硅触发电路的改进

    本帖最后由 gk320830 于 2015-3-4 23:37 编辑 可控硅触发电路的改进
    发表于 08-20 14:42

    关于可控硅触发电压问题

    可控硅规格书上VGT最大值为1.3V,意思是门极电压大于1.3V还是小于1.3V?
    发表于 06-14 17:14

    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的作用和测量方法

    极。性能的差别将旋钮拨至R×1挡,对于1~6A单向可控硅,红笔接K极,黑笔同时接通G、A极,在保持黑笔不脱离A极状态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几十欧至一百欧,此时可控硅已被触发,且触发电压
    发表于 09-27 18:58

    帮忙分析一个可控硅触发电

    有一个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但是没看懂其电阻电容的作用,麻烦大神分析一下,谢谢!
    发表于 10-14 16:50

    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的区别和特点

    器件一、指代不同1、双向可控硅:是在普通可控硅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不仅能代替两只反极性并联的可控硅,而且仅需一个触发电路,是比较理想的交流百
    发表于 05-08 10:39

    什么是可控硅?TRIACS的结构特点和应用介绍

    和 T2。端子 1 是所有电压的参考端子。端子 2 是可以连接散热器的外壳或金属安装卡舌。  可控硅触发电路及其优点  TRIAC 阻断 T1 和 T2 之间任一方向的电流。可控硅
    发表于 02-21 15:38

    可控硅电压触发电

    可控硅电压触发电
    发表于 02-19 22:09 1310次阅读
    <b class='flag-5'>可控硅</b>零<b class='flag-5'>电压</b><b class='flag-5'>触发电</b>路

    可控硅触发电路必须满足的三个主要条件

    可控硅触发电路必须满足的三个主要条件 可控硅触发电路是由可控硅元件和触发电路组成的一种电子元
    的头像 发表于 01-31 17:03 704次阅读

    可控硅触发电路原理 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触发方式

    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SCR)是一种具有控制性能的半导体器件,在电力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控硅触发电路是指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2-03 10:47 2001次阅读

    可控硅结构静电防护器件的防闩锁工程

    维持电压低易闩锁是高性能可控硅SCR(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结构静电防护
    的头像 发表于 06-22 00:54 156次阅读
    <b class='flag-5'>可控硅</b><b class='flag-5'>结构</b><b class='flag-5'>静电</b><b class='flag-5'>防护</b><b class='flag-5'>器件</b>的防闩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