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自2024年7月5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BEV)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这一决定标志着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事项的初裁结果正式落地,并立即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公告,此次加征的临时反补贴税针对不同中国车企设定了差异化的税率。具体而言,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这三家被抽查的中国车企分别被征收17.4%、19.9%和37.6%的关税。值得注意的是,与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初步披露的税率相比,吉利和上汽的税率略有下调,而比亚迪则保持不变。这一调整反映了欧盟在调查过程中对相关方意见的综合考量。
除了上述三家被抽查的车企外,其他配合欧盟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中国生产商将被征收20.8%的加权平均关税。而对于那些未配合调查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欧盟则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措施,将其税率设定为37.6%。这一税率结构不仅体现了欧盟对中国不同车企的差异化对待,也彰显了其在反补贴调查中的严格立场。
此次临时反补贴税的征收期限为最长四个月,期间欧盟成员国将投票决定是否将其转为为期五年的正式关税。这一决定无疑将对中欧之间的电动汽车贸易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加征关税将增加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市场的销售成本,进而可能对其市场份额造成一定冲击;另一方面,这也将促使中国车企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以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于欧盟而言,此次加征关税的决定或许旨在保护其本土电动汽车产业免受中国产品的冲击。然而,这一举措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反对声音。包括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内的多个欧洲组织和企业均表示反对加征关税,认为这将损害欧洲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并阻碍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长远来看,中欧之间的电动汽车贸易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双方应继续加强沟通和协商,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分歧和争端,共同推动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电动汽车
+关注
关注
156文章
12226浏览量
232834 -
比亚迪
+关注
关注
19文章
2364浏览量
54420 -
吉利
+关注
关注
3文章
493浏览量
4762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美国宣布推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半导体等领域加征100%关税计划
关税风暴下,中国新能源产业有何破局之道?

LG新能源与中国供应商洽谈,共谋欧洲低成本电池市场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引争议
欧盟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李超强调贸易保护主义非长久之计
今日看点丨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SK与吉利控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