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电磁隔离技术与控制需求同步发展

东芝半导体 来源:东芝半导体 2024-07-19 14:22 次阅读

在汽车、工业和绿色能源领域的许多系统中,保护系统免受电压浪涌和噪声的影响至关重要。

作者:Joachim Hausmann,东芝电子欧洲有限公司

电子系统设计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趋势,二者均支持电机的电子系统。一方面是向千伏级别发展的发电和电气分配子系统。另一方面是高速MCU,能够实现先进算法以优化系统性能,并在接近1V的电压下运行。

在汽车、工业和绿色能源领域的各种系统中,设计人员正在寻求利用宽带隙晶体管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支持更高频率的操作,还能够支持更高电压的作业。高频操作使得电路密度得以提高,但传统的体硅工艺技术由于开关损耗的限制而难以实现。相比之下,宽带隙器件则不会遭受相同的损耗影响。

宽带隙技术也更加稳健,能够处理比许多硅器件更高的供电电压。这意味着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高功率密度。由此可以制造更小的变频器,并且在汽车系统中,充电器可以跨多个电芯传递更多能量来支持快速充电协议。

更高频率的运行意味着使用控制算法生成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可快速响应传感器信号,并确保功率晶体管开关操作正确同步。此外,更复杂的控制算法还可优化电机和变频器的性能以提高效率。

低电压器件及其周围的支持器件需要受到保护,以防止来自高电压的浪涌和尖峰。如果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没有隔离,电气噪声和尖峰可能会从高电压子系统传播到低电压电路。在同一块PCB板上或在同一系统内存在高电压和高电流电路的话可能会导致许多问题,包括瞬态问题,如数据损坏、安全隐患以及对这些设备内部电路的永久性损坏。

电流尖峰可能会损坏半导体元件,并可能导致闩锁条件,从而导致系统整体故障。如果在设计时未考虑组件承受这些应力的能力,那么由此产生的热量可能引起火灾。这些尖峰可能导致绝缘破坏,从而使I/O线缆携带危险电压和电流水平,这可能使操作人员和用户面临电击风险。即使在相对较低的电流水平下,反复受到电压浪涌也可能导致隔离屏障材料的逐渐破坏,从而降低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电气噪声也可能成为问题。此类噪声会干扰敏感混合信号组件的输入,例如模数转换器,导致错误读数。更强的脉冲可能会导致从存储器和其他数字外围设备传输到主处理器时发生位翻转。

72b1f9da-3b6c-11ef-a4c8-92fbcf53809c.jpg

图1:PLC中的隔离位置

随着设备中需要保护的位置持续增加。除了需要内部I/O外,通常子系统还将通过网络彼此通信,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并更好地对突然变化的条件做出协调响应。这表明了对线缆网络和系统背板进行高速通信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在许多工业系统的恶劣电气环境中,这些连接也需要保护以免受高压尖峰和其他电磁干扰(EMI)的损害。

典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架构提供了许多需要保护的不同信号示例。在许多PLC中,系统功能被划分为几个相互协作的模块,这些模块通过共同的背板连接。背板通常提供低压电源轨,其工作电压可达24V,以及供应给控制模块的5V控制路径,并包含电源模块的供电。

电源模块通常分为低电压和高电压部分。需要保护用于控制功率晶体管开关的PWM信号线。为了避免击穿等类似开关问题,可能需要多个PWM信号,这会增加并行控制信号的数量。通过在同一隔离器件中支持反向信号,错误和传感器信号便可以从电源级传递到控制器。

PLC通常会包含用于外部传感器信号的模拟和数字I/O模块。需要跨这些不同信号保护系统,并且以最少的占板空间支持高传输速率。网络模块可能需要以高达100Mb/s的速率传输数据,并且要加以保护,免受高压损坏和电气噪声影响。

在跨电压域传播浪涌的保护中,电气隔离的关键在于在高电压和低电压域之间断开电路路径,以防止电流直接从一侧传输到另一侧。

光隔离器

多年来,光学隔离一直被用于分离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电路路径。这是通过使用LED将传入的电信号转换为光子来实现的。一个非导电的透明隔离物将光传输到接收端上的光电探测器

72d0e5e8-3b6c-11ef-a4c8-92fbcf53809c.jpg

图2:光隔离器

尽管当前市面上的光耦合器支持紧凑的封装,但当需要隔离多个通道时,解决方案的整体尺寸仍可能构成问题。由于难以将多个通道集成到单个封装中并避免通道间的交叉干扰,因此它们通常采用离散型架构。这在需要并行I/O隔离的情况下可能造成问题。例如,对于串行外围设备互连(SPI)总线的保护,可能需要四个单独的器件。光耦合器的第二个问题在于它们可以通过的最大数据速率受到LED和光电探测器响应时间的限制。实际上,最大可实现的数字带宽约为50Mb/s。此外,系统的长期可靠性也是一个问题。

电容隔离

电容隔离是提供用于并行I/O的集成设备的选项的技术之一,尽管它倾向于适用于需要较低隔离水平的场景。这种形式的隔离耦合器使用电容器的充放电周期来实现数据传输。由于电容元件之间使用绝缘材料的阻隔,因此不存在直流电流流动。尽管在应用需要大电容时可能会受到充放电速率的限制,但该技术的优势依然可以支持高数据速率。

72ef616c-3b6c-11ef-a4c8-92fbcf53809c.jpg

图3:电容隔离

隔离通常受限于位于电容元件之间的绝缘层的击穿电压。对于小型设备,这可能不足以阻止大的高压尖峰。

电磁隔离

电磁隔离通过利用一次绕组中电流产生的磁场来感应二次绕组中的电流。当实施隔离解决方案时,一个线圈充当信号发射器,另一个充当接收器。磁感应隔离应用可在工作电压非常高的系统中运行。因此,磁耦合的使用提供了高保护性,长期运行寿命的组合,并且能够以比光耦合器更高的速度工作。

731a1a38-3b6c-11ef-a4c8-92fbcf53809c.jpg

图4:磁耦合为电磁隔离解决方案奠定了基础

磁耦合并不一定粗大笨重。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将电感器集成到小型芯片产品中已成为可能。因此可以在单个封装内提供多个并行操作的通道,从而进一步节省空间。例如,东芝的DCL54x01系列由两个共同封装的芯片组成。一个是输入信号的调制器,另一个是解调器,用于处理接收信号。使用两个隔离芯片便可支持双重绝缘结构,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在一侧的绝缘隔离发生损坏时,这种设计能够防止两侧之间发生短路。这种架构确保了高达12.8kV的电压浪涌无法穿过隔离屏障到达另一侧,并且组件满足VDE V 0884-11标准的要求。

基于使用标准的时间依赖介质击穿(TDDB)计量测试,1.2kVrms脉冲显示该结构设计提供的预期绝缘寿命长达70年。

7338b01a-3b6c-11ef-a4c8-92fbcf53809c.jpg

图5:开关键控

开关键控的调制方案是一种即使在高速运行下也可以提供噪音保护技术。这种调制方案使用载波信号的存在和缺失来分别表示高和低逻辑状态,是一种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方法用于将PWM信号从微处理器传输到控制PCB高压侧电机或变频器的栅极驱动器。在DCL54x01中,该方法提供了小于3ns的脉宽失真,确保了PWM和其他高速逻辑级信号的准确传输。该方法还支持以150Mb/s或更高的速率传输数据,并具有高抗噪声干扰性,包括对共模瞬态的抗性。

共模噪声是一种电流同时在信号和地线上流动的噪声类型,通常发生于高压系统中。由于移位会影响信号和地线,并且可能通过隔离障碍物进行耦合,特别是在电容隔离产品的情况下,导致对其进行隔离的实现较为困难。如果耦合到接收端的电流达到一定水平,它可能会导致隔离界面本身以及系统的故障。高共模瞬态抗扰度(CMTI)对于可靠操作至关重要。这一特性在磁隔离产品中得到了很好的支持。

由于隔离器可以利用双绝缘结构来提供对高压浪涌的保护,因此在小型封装中能够轻松支持多通道作业。

关于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是先进的半导体和存储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公司累积了半个多世纪的经验和创新,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分立半导体、系统LSI和HDD领域的杰出解决方案。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十分注重与客户的密切协作,旨在促进价值共创,共同开拓新市场,期待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并做出贡献。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mcu
    mcu
    +关注

    关注

    146

    文章

    16840

    浏览量

    349729
  • 东芝
    +关注

    关注

    6

    文章

    1380

    浏览量

    121057
  • 隔离技术
    +关注

    关注

    1

    文章

    53

    浏览量

    13110

原文标题:电磁隔离技术与控制需求同步发展

文章出处:【微信号:toshiba_semicon,微信公众号:东芝半导体】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EMC技术期刊-电工技术发展电磁兼容性

    EMC技术期刊-电工技术发展电磁兼容性在电工技术领域,有些系统虽然也会产生电磁骚扰。但或者布
    发表于 12-23 16:31

    隔离开关电源同步整流器数字控制与驱动技术

    隔离开关电源同步整流器数字控制与驱动技术
    发表于 08-20 16:26

    求同步BUCK和半桥LLC谐振控制器 死区时间可以自己设定

    求同步BUCK控制器和半桥LLC谐振控制器,死区时间可以自己设定的,可以达到1MHZ的,带高端驱动功能的。自己搜了一些,大多都是带自适应死区调节和PREDICTIVE GATE DRIVE功能的,但我想要的是死区时间可以自己设定
    发表于 04-11 09:18

    数字电源同步整流技术

    也不可能设置得很小。在数字电源中,可以通过提供精确控制时序的方法,精确获得同步整流MOSFET所需的死区时间,从而达到降低整流损耗,提高效率的目的。目前,同步整流技术在DC-DC模块电
    发表于 07-10 11:07

    如何控制两台速度不同的伺服电机同步起停

    其他版块不熟悉,还是在labview版块发帖。最近在弄一个多轴伺服系统。目前只控两轴。PLC控制伺服电机。需求是在一个运动周期内,两轴的运动位移不同,但是要求同时启动、同时到达(因为要控制
    发表于 09-11 11:41

    数字电源同步整流技术

    字电源中,可以通过提供精确控制时序的方法,精确获得同步整流MOSFET所需的死区时间,从而达到降低整流损耗,提高效率的目的。目前,同步整流技术在DC-DC模块电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发表于 10-24 09:35

    浅谈隔离dcdc电源模块发展的开发技术要素

    用的PWM控制芯片,国内企业基本还是采用2843或3843等非常成熟普遍的系列芯片,然而这些芯片的功能已远远跟不上模块电源的发展需求,功能齐全、高功率密度、低成本、高电磁兼容性能是模块
    发表于 08-08 14:14

    伺服控制解决方案,满足你的电机控制方案需求

    器、处理器、转换器和混合信号前端,可以满足工程师对于现在和将来的任何电机控制解决方案的需求。参考设计和演示版展示HV MPC平台LV MPC平台双电机、双轴伺服驱动演示隔离式逆变器平台:ANALOG DENICES 中文
    发表于 10-25 10:19

    集成隔离技术的关键属性

    隔离技术提供的保护、降噪和可靠性能支持。 隔离器对于正确应用下的可靠安全操作至关重要。例如,隔离器可以通过隔离高压或低压处理器的可触及电路
    发表于 03-07 06:45

    电磁兼容中的隔离技术介绍

    部分与控制部分之间的电气隔离外,还要解决控制部分的抗电磁干扰的问题,特别是当变换部分处于高电压、强电流、高频变换情况下尤其重要。抗干扰问题实质上是解决电力电子设备的
    发表于 07-25 06:02

    运用simulink求同步发电机的转速

    运用simulink求同步发电机的转速matlab 运用simulink求同步发电机的转速n、功角和电磁功率 要求:额定值为50MVA、10.5kV的2对极隐极同步发电机与10.5kV
    发表于 09-03 07:13

    隔离开关电源同步整流器数字控制与驱动技术

    隔离开关电源同步整流器数字控制与驱动技术 摘要:叙述了在SMPS隔离拓扑中能数字控制
    发表于 07-16 08:16 1237次阅读
    <b class='flag-5'>隔离</b>开关电源<b class='flag-5'>同步</b>整流器数字<b class='flag-5'>控制</b>与驱动<b class='flag-5'>技术</b>

    电磁兼容中的隔离技术

    电磁兼容中的隔离技术   摘要:讨论了电磁兼容中的的隔离技术
    发表于 07-16 09:02 1013次阅读
    <b class='flag-5'>电磁</b>兼容中的<b class='flag-5'>隔离</b><b class='flag-5'>技术</b>

    LTC1698:隔离式次级同步整流控制器数据表

    LTC1698:隔离式次级同步整流控制器数据表
    发表于 05-21 20:45 5次下载
    LTC1698:<b class='flag-5'>隔离</b>式次级<b class='flag-5'>同步</b>整流<b class='flag-5'>控制</b>器数据表

    LT3837:隔离式无光同步反激控制器数据表

    LT3837:隔离式无光同步反激控制器数据表
    发表于 05-25 21:21 4次下载
    LT3837:<b class='flag-5'>隔离</b>式无光<b class='flag-5'>同步</b>反激<b class='flag-5'>控制</b>器数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