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科技日报
记者:吴长锋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关于开展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明确,支持高校面向量子科技等关键领域布局相关专业,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记者近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截至目前,已有近40所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前瞻性部署自主量子计算教育方案,为我国抢占量子科技竞争高地储备“国家战略人才”。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国家安全、生物医药、金融等多个领域展现的广泛应用前景,我国对量子计算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雪娇介绍,作为我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其自研开发的本源溯知教育系列产品为量子计算教育提供了全链条解决方案。已有近40所高校与本源量子合作,前瞻性部署自主量子计算教育方案,通过引入全物理体系量子计算学习系统、量子计算教研一体化平台、量子计算学习机等本源溯知系列量子教育产品,加快我国量子计算人才培养步伐。
“我们已与长江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合作,通过建设量子计算实验室、量子通信实验室、量子科技科普基地等,为高校打造量子人才教学科研载体,构建自主化量子计算机真机环境,培养出具备量子计算机实践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的真人才。”赵雪娇告诉记者。据悉,重庆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已经引入本源量子全物理体系量子计算学习系统;中南大学、江汉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已成功搭建量子计算教研一体化平台;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天津师范大学等已在校内部署量子计算学习机。
据了解,除本源溯知教育产品外,本源量子还与高校协同开发定制化量子计算教学资源。比如,蚌埠医科大学与本源量子共建了国内首个量子计算数据医学实验班,携手培养能够运用量子计算处理医学大数据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量子计算作为新型算力、国家战略科技,国内专业人才数量仅千人左右,人才缺口巨大。目前,我国正在通过前瞻性部署自主量子计算教育方案,构建全面的量子计算教育体系,为量子科技这一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
量子计算
+关注
关注
4文章
1115浏览量
35124 -
量子计算机
+关注
关注
4文章
533浏览量
2559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中新社对中国量子计算人才培养发出“刀叉与筷子”前瞻之问
![中新社对中国<b class='flag-5'>量子</b><b class='flag-5'>计算</b>人才培养发出“刀叉与筷子”<b class='flag-5'>前瞻</b>之问](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9D/poYBAGJo-maAOH8MAAIB_hk2Mno583.png)
《本源自主量子计算教育产品》本源溯知系列之量子计算沉浸式体验系统
![《本源<b class='flag-5'>自主</b><b class='flag-5'>量子</b><b class='flag-5'>计算</b><b class='flag-5'>教育</b>产品》本源溯知系列之<b class='flag-5'>量子</b><b class='flag-5'>计算</b>沉浸式体验系统](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9D/poYBAGJo-maAOH8MAAIB_hk2Mno583.png)
10所高校巡回!广和通积极驱动AIoT产学研用落地
![10<b class='flag-5'>所高校</b>巡回!广和通积极驱动AIoT产学研用落地](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D/07/wKgZomZpe2yAE690AAnwwuwE1ok476.jpg)
10所高校巡回!广和通积极驱动AIoT产学研用落地
![10<b class='flag-5'>所高校</b>巡回!广和通积极驱动AIoT产学研用落地](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D/07/wKgZomZpexiADlQ8AADgL93sOFs709.png)
教育部公布!6所高校新增智能传感器专业,33所顶尖大学传感器科研信息(全面)
![<b class='flag-5'>教育</b>部公布!6<b class='flag-5'>所高校</b>新增智能传感器专业,33<b class='flag-5'>所</b>顶尖大学传感器科研信息(全面)](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D/EC/wKgaomYgyMqAHjumAAAkq_POLXM413.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