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领域,时间敏感网络(TSN)正成为连接各个智能设备的核心技术。虹科TSN-PCIe网卡,作为市场上首个即用型TSN解决方案,为构建高效、可靠的工业通信网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虹科RELY-TSN-PCIe网卡
想象一下,如果通信网络能够像时钟一样精准,每条信息都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准时到达,那将会怎样改变我们的通信世界?虹科RELY-TSN-PCIe网卡(了解详情),正是这一构想的实现者。在本篇QA指南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款革命性产品的核心特性,解答您可能遇到的疑问。
Q1
虹科TSN端点的结构是怎样的?
虹科PCIe网卡在端到端的传输当中,充当数据调度和调节收发的作用。虹科PCIe设备本身,通过PCIe接口与用户的主机(CPU端)相连,面对各种复杂多样的算法,往往数据的计算都是由主机CPU来进行计算和操作。而端到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是用户主机(CPU)将计算的控制命令通过PCIe接口向设备的Port1/2进行发送出去,同理对于接收到的控制命令也是通过Port0/1向PCIe端口转发给用户主机(CPU)。
面对复杂多样的各种类数据,用户主机(CPU)需要对不同种类的数据进行规划编程,或者分类(VLAN),规划为TSN当中的8种不同类别的数据流量。或者可以由虹科PCIe网卡本身将用户主机的流量以一种TSN类别发送出去。
在操作上,虹科TSN网卡可以做到赋予数据流量的时间敏感的调度。但网络数据的负载,还是需要用户在用户主机(CPU)定义应用程序,将设备当成一个普通网卡,先保证数据能相互传输,再利用虹科PCIe设备内部的Web进行协议的设置,使得数据传输遵循TSN传输。
Q2
如何部署和使用虹科TSN-PCIe卡?
具体是要根据TSN需求,以及所需要的时隙配置。端到端的情况下,比如在不采用TSN调度情况下,网络在多流量传输下,遵循优先转发原则,可能会导致部分流量丢失,以及延迟和抖动情况大多在ms级别的发生,因为无法按照用户确定性时延的去转发。
当采用TSN门控机制下,保证网络特性情况下(即对应的帧率需要保证门控带宽能够无丢包),设置us级别的门控,比如第一个门控100us内,此门控传输控制类别1,3,4三种,第2个门控150us传输控制类别2,6,那么对于这三种流量的传输结果,以一个周期转发为例,延迟和抖动都是在用户可确定的范围内,延迟和抖动都是在门控范围以内(通常实际只有几us的抖动,并且速率也高,情况越是良好),这就是TSN的确定性网络的由来。
Q3
TSN端点具备哪些独特优势?
虹科TSN-PCIe网卡可用作 PCIe TSN 端点和 TSN 桥,提供 2 个多媒体千兆以太网端口和 2 个内部端口。作为端点,它提供了在托管设备中引入 TSN 技术的可能性,以便将其集成到确定性网络中。PCI Express(PCIe)是扩展性最强的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它是 PC 计算机中扩展板的实际标准,并且正在获得工业PC 甚至SCADA系统的认可。
在探索时间敏感网络(TSN)的实现方案时,结合I210网卡和Linux系统的TSN补丁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尽管I210网卡本身可能并不具备丰富的TSN功能,但通过在搭载这些网卡的设备上应用开源的Linux TSN补丁,可以扩展其功能,尽管这可能需要相当的工作量。
虹科的TSN网卡在这方面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它不仅支持市面上广泛使用的多种协议,而且采用了基于PCIe板卡的创新结构——ARM-CPU与FPGA的结合。在ARM侧,我们实现了一个经过优化的Linux TSN补丁包,与FPGA中的TSN协议交换结构相互配合,共同确保了TSN协议的高效数据调度。通过PCIe接口上的I210网卡,这些网卡能够与搭载设备(如工控机)进行通信,无论搭载的是Windows、Linux还是VxWorks操作系统,用户只需配置相应的网卡驱动,即可实现即插即用的便利性,轻松部署确定性以太网网络,同时将技术复杂性从用户设备和应用程序中抽象出来。
更进一步,虹科的TSN解决方案在协议配置上也进行了创新。它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命令行方式,而是提供了一个直观的Web GUI页面,使用户能够通过图形界面进行配置,这大大简化了TSN协议的设置和管理过程,提高了用户体验。
Q4
TSN端点的二次开发潜力如何?
对于TSN IP的端点方案而言,虹科除了提供FPGA 代码形式TSN方案,还包括ARM侧的Linux软件组件包,便于客户集成TSN 端点方案。同时保持行业内协议数量和性能的领先特性,从开发层面来说,一站式的TSN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克服了很多时间和开发难题;从产品最终形态而言,产品带来的用户体验感好,协议性能上具备一定的市场优势。
我们的TSN协议是用FPGA实现的,以IP封装的形式存在,在赛灵思的MPSOC上做的系统集成,硬件设备都是集成好的标准品,如果想改协议确实只能走IP这条路径。
如果是应用层面的话,硬件设备是非常支持用户对协议参数的可调整,比如QBV本身的时隙大小可设置,周期性传输中队列的可调整,出入帧的优先级设置等等,但对于协议本身来说,它自身的实现的方式是固定好的,所以说协议本身的算法机制是无法从现有标准品对其进行改变,从而实现二次开发的目标。
-
加速器
+关注
关注
2文章
790浏览量
37693 -
工业4.0
+关注
关注
48文章
1999浏览量
118484 -
TSN
+关注
关注
3文章
238浏览量
1678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