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D5764双极性DAC的功能框图及方案详解

贸泽电子设计圈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2017-10-11 09:07 次阅读

许多现代工业仪器仪表系统可以接入多个不同电源,最常见的是15 V用于模拟电路,3 V或5 V用于数字逻辑。其中大部分应用要求输出以10 V摆幅驱动外部大负载。

问题来了,为上述应用择数模转换器(DAC)时,遇到的各种需要权衡的因素,面对多个解决方案时,哪种才是最佳呢?接着往下看,我们还有详细的电路原理图哦~❈

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过程控制或电机控制等工业应用中的模拟输出系统,需要0 V至10 V或10 V以上的单极性或双极性电压摆幅。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选择能够直接产生所需输出电压的双极性输出DAC;另一种是使用低压单电源(LVSS)DAC,将其输出电压放大至所需输出电平。为了选择最适合应用的方法,你必须了解输出要求,并且知道每种方案的优势或不足。

双极性DAC

主要优势——

简单。电路板的设计得以简化,因为所需的0 V至10 V或10 V以上输出电平可直接通过硬件或软件配置获得。此外,其通常会集成故障保护模式,因而可简化系统设计。

可制造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因为不需要放大器、开关和电阻等分立式器件。有时也会集成基准电压源。

系统误差和总非调整误差(TUE)的测量。保证线性度、噪声、失调和漂移特性;对DAC内的各种误差源求和,很容易计算总系统误差或TUE。TUE有时在数据手册中有规定。

端点误差。某些情况下,双极性DAC包括校准特性,能够随时调整系统失调和增益误差。

❈❈

主要缺点——

灵活性有限。集成高压放大器对应用而言可能不是最佳的。输出放大器通常针对特定负载和噪声要求进行优化。虽然数据手册给出的范围可能与系统中的实际负载匹配,但其他参数(如建立时间或功耗等)可能无法满足系统要求。

成本和电路板面积。双极性DAC通常是在较大的几何工艺上设计,导致芯片和封装尺寸较大且成本较高。使用带外部信号调理的低压DAC是另一种产生工业应用所需高压输出摆幅和范围的方法。同样,它也有值得考虑的重要权衡因素。

分立式解决方案

主要优势——

LVSS DAC具有较高的逻辑集成度和高速逻辑接口,使得微控制器有时间来处理更多任务。

输出可能必须提供大电流或驱动双极性DAC片内放大器无法处理的大容性负载。分立式解决方案允许选择最佳独立放大器来满足应用需要。

很容易实现超量程特性(10 V标称范围提供10.8 V输出),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大的应用灵活性,例如在需要打开或关闭磨损阀门的应用中。

成本。LVSS DAC通常比双极性DAC便宜,从而使总体物料成本更低。

减少电路板面积。LVSS DAC采用低压亚微米或深微米工艺设计,可提供小尺寸封装。

❈❈

主要缺点——

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优化电路板和设计端点调整电路。

总误差或TUE的计算变得更困难,因为必须考虑更多误差源。

分立式器件数量的增加导致可制造性和可靠性降低。

应用必须有低压电源(5 V或3 V)可用。

总之,在精密10 V工业应用的设计中,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显然,你必须清楚地知道输出负载要求和系统可以接受的总误差。此外,电路板面积和成本也是选择最佳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对于必须驱动大容性负载(1 μF),同时要求低噪声和快速建立(20 V范围小于10 s)的应用,分立式方案几乎总是胜出;虽然双极性DAC在灵活性上不如分立式方案,但简单的设计和不费力的TUE计算使其对广泛的工业和仪器仪表应用很有吸引力。

下面的讨论说明如何利用双电源双极性输出DAC和带外部信号调理的低压单电源DAC实现精密10 V输出。

电路概览:双电源双极性输出DAC

双极性输出DAC的主要元件如以上功能框图(图1)所示。它由精密DAC、基准电压源、基准电压缓冲器、失调和增益调整以及输出放大器组成。

图1. AD5764双极性DAC的功能框图

集成精密基准电压源以适应16位应用非常困难,但最近的工艺进步和设计技术允许在片内设计和集成具有出色漂移和热特性的基准电压源。热关断、短路保护等故障保护模式,以及上电/关断等状况下的输出控制,是双极性DAC通常会集成的重要特性,可以简化系统设计。DAC提供数字码以相对于基准电压转换输出电压。调整模块提供偏移和调整DAC传递函数的功能。

*AD5764是一款四通道、16位串行输入、电压输出DAC,工作电压范围为12 V至15 V。其标称满量程输出范围为10 V,内置输出放大器、基准电压缓冲器、精密基准电压源以及专有上电/关断控制电路。AD5764采用ADI公司的工业CMOS (iCMOS®)制造工艺技术设计,该工艺集高压互补双极性晶体管和亚微米CMOS于一体。它还有一个模拟温度传感器,每通道均有对应的数字失调和增益调整寄存器

电路概览:低压单电源DAC和外部信号调理

图2显示如何利用LVSS DAC产生工业应用所需的10 V输出范围。它由5个不同的模块组成:LVSS DAC、基准电压源、失调调整、基准电压缓冲器和输出放大器。

图2. 分立式±10 V模拟输出框图

DAC提供数字码以相对于基准电压转换输出电压。失调调整模块提供偏移DAC单极性传递函数以产生双极性输出的功能,以及校准0 V端点的功能。基准电压缓冲器为基准电压和失调调整模块提供负载隔离(多个DAC可共用这一缓冲输出)。输出放大器在计入失调调整后,提供所需的增益来将输出摆幅提高到所需电平。此外,输出放大器还提供将大容性负载驱动到供电轨的功能。

图3所示电路说明了如何放大一个精密LVSS 16位DAC来实现10 V的输出摆幅。DAC具有0到2.5 V输出范围,连接到放大器U3的同相输入端。此输入的同相增益为(1 + R2/R1),本例中为8。

图 3. 10 V精密模拟输出电路详情

该电路包括如下器件:

U1—ADR421,精密、低噪声2.5 V基准电压源,3 ppm/°C漂移,MSOP封装;

U2—AD5062,16位、最大1 LSBINL、5 V/3 V电源、串行输入nanoDAC™,SOT-23封装;

U3和U5—OP1177,精密运算放大器,15 V电源,MSOP封装;

U4和U6—带ESD保护的精密电阻网络

U7—AD5259,256抽头非易失性数字电位计,MSOP封装。

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到基准电压源和电阻分压器网络U6产生的1.429 V电压。此输入的反相增益为(–R2/R1),本例中为–7。因此,当DAC设为0代码0000h时,此电路的输出为:

当DAC设置为满量程代码FFFFh时,输出为:

一般而言,任意输入代码的输出电压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D代表精密16位DAC(如同本例)的十进制输入代码(0至65535)。VREF = 2.5 V,R1 = R,R2 = 7 R。利用一个带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字电位计来调整系统的零失调误差,这样即使断电也能保留失调值。可以选择U7、U6和R3来形成电阻网络,以便提供0 V所需的调整范围。可以轻松进行配置PLC模拟输出模块所需的其他输出范围,例如+5 V、5 V、+10 V或10.8 V (适用于超量程较为重要的情况)。

*16位AD5062保证单调性,最大DNL和INL误差为1 LSB。其单极性输出的最大失调误差为50 V,最大增益误差为0.02%。高速串行接口支持高达30MHz的时钟速率。 该器件采用SOT-23小型封装。

结语

越来越多的工业和仪表应用要求使用精密转换器来实现各种工艺的精确控制与测量。此外,这些最终应用还要求更高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功能集,同时降低成本和电路板面积。元件制造商正在解决这些难题,并推出了一系列产品来满足系统设计人员对当前与未来设计的要求。

如本文所述,有多种途径可选择合适的元件用于精密应用,每一种都各有优缺点。随着系统精度的提高,人们需要更加注重合适元件的选择,以满足应用要求。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信号处理
    +关注

    关注

    48

    文章

    999

    浏览量

    103201
  • AD5764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

    浏览量

    11660
  • 低压单电源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

    浏览量

    1747

原文标题:有了这组电路,轻松实现精密10V输出

文章出处:【微信号:Mouser-Community,微信公众号:贸泽电子设计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求助,关于DAC7311极性输出问题求解

    请教两个问题: 1、DAC7311手册9.2.3节极性输出操作中给了一个例子,最终输出可以有±5V。我的问题是放大器不需要±电压吗? 2、sync引脚就是片选CS脚吧,因为一个spi要拖多个
    发表于 11-19 07:42

    极性方波,经过极性放大器,放大以后是单极性还是极性

    极性方波,经过极性放大器。放大以后是单极性还是极性?求回答
    发表于 09-19 08:20

    用LP324实现输出电压幅值为+/-8V,极性恒流源电路是否可行?

    上图所示:用单电源供电通过LP324实现极性幅度为+/-8V恒流信号,上图说明:放大器输入电压由DAC芯片的输出提供,DAC芯片型号为:DAC
    发表于 09-09 07:05

    用OPA2170设计了一个极性恒流源电路,这个电路是否可行?

    电路目的:实现极性恒流源 电路说明: 图中Vdac电压为有I2C接口的DAC芯片给出,输入值为:[0~2.8V]; VDD_2P8V 为放大器的参考电压,目的是通过负反馈将Vdac电压变为
    发表于 09-06 08:25

    极性极性SPWM调制技术介绍

    广泛应用于变频器、逆变器等领域。SPWM技术从调制脉冲的极性上可分为单极性极性两种模式。 一、单极性SPWM模式 单
    的头像 发表于 08-20 11:44 2439次阅读
    单<b class='flag-5'>极性</b>与<b class='flag-5'>双</b><b class='flag-5'>极性</b>SPWM调制技术介绍

    spwm单极性极性的区别是什么

    SPWM(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正弦脉宽调制)技术中,单极性极性调制方式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一、波形特性 单
    的头像 发表于 08-14 11:27 1752次阅读

    极性步进电机的结构与控制模式

    在现代工业控制领域,步进电机以其独特的步进特性和精确的位置控制而备受青睐。其中,极性步进电机作为步进电机的一种重要类型,凭借其高效、可靠的性能,在自动化生产线、精密测量仪器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4:40 513次阅读

    什么是极性步进电机?它有哪些特点?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以及精密仪器等领域中,步进电机因其独特的步进特性和精确的位置控制而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极性步进电机作为一种常见的步进电机类型,其独特的极性设计和高效能特点,使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1:50 982次阅读

    在RLCA谐振转换器中,无论方波是极性还是单极性,正弦输出是否始终是极性的,垂直中心在0V附近?

    在RLCA谐振转换器中,无论方波是极性还是单极性,正弦输出是否始终是极性的,垂直中心在0V附近?或者,如果方波是单
    发表于 03-01 09:00

    极性PWM调制和极性PWM调制有什么区别

    极性PWM调制和极性PWM调制有什么区别  单极性PWM调制和极性PWM调制是两种常见的脉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4:13 9994次阅读

    极性spwm和极性pwm调制的区别

    极性SPWM和极性PWM调制是电力电子中常用的两种调制方式,它们具有一些明显的区别。在本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两种调制方式的原理、特点以及相应的优缺点。 首先,我们将看一下单极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2-15 09:25 1.1w次阅读

    AD5764有毛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下图是从AD5764芯片手册中截取的。 下图除了0 - 2.0us 是毛刺,其余部分都是稳定在了-6mV 。 我的问题是:我用示波器测量我的波形的时候,到处都是大约20mV的毛刺。没有像这么稳定的 -6mV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另外我想知道下图您是用示波器侧的吗,您的电路是什么样的呢?
    发表于 12-12 07:16

    极性极性pwm调制的区别

    极性极性pwm调制的区别  单极性极性是两种常用的PWM(脉冲宽度调制)调制方式。它们
    的头像 发表于 12-07 18:09 7050次阅读

    极性/极性、电压输出DACAD5724R/AD5734R/AD5754R应用指南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单极性/极性、电压输出DACAD5724R/AD5734R/AD5754R应用指南.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11-29 11:25 1次下载
    单<b class='flag-5'>极性</b>/<b class='flag-5'>双</b><b class='flag-5'>极性</b>、电压输出DACAD5724R/AD5734R/AD5754R应用指南

    AD5764只有SYNC引脚,SYNC引脚的功能是否与片选引脚相似?

    我有一个应用采用AD974和AD5764,我想使用MCU的一个SPI端口来控制两个芯片。这要求两个芯片具有片选引脚,以便分别控制两个芯片。AD974有CS引脚。但AD5764只有SYNC引脚,SYNC引脚的功能是否与片选引脚相似
    发表于 11-27 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