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rm如何赋能无处不在的AI

Arm社区 来源:Arm社区 2024-09-14 09:38 次阅读

作为人工智能 (AI) 的创新基础,众多企业都在使用通用且应用广泛的 Arm 计算平台。迄今为止,合作伙伴基于 Arm 架构的芯片出货量已逾 2,800 亿颗。如今,Arm 已为各类技术领域的 AI 应用提供支持,这也是为何 AI 的技术先行者们能够基于 Arm 平台快速创新的关键原因。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Arm 平台都是 AI 运行的基石。若要满足对 AI 技术和应用的旺盛需求,则必须在计算领域的方方面面实现无处不在的 AI 功能。从使用无数处理器训练大语言模型 (LLM) 的大型数据中心,到全球数字消费者每天接触边缘 AI 的电子设备,计算领域的方方面面都有 AI 的身影。

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了解 Arm 是如何赋能无处不在的 AI。

高效的 AI 计算

若要满足 AI 对高算力的需求,则少不了对高效计算性能的投入。

生成式 AI 的发展推动了对 AI 算力和资源的需求空前增长。一名荷兰研究人员指出,如果一年内每次使用 Google 进行搜索都运用到 AI,其所需的电力相当于爱尔兰全国一年的用电量。长远来看,考虑到地球上资源有限,这种方法是难以为继的。

Arm 提供了计算性能和能效的卓越组合,推动了智能手机领域的技术革新,而我们看到同样的趋势也正发生在 AI 革新中。

数据中心中的 AI

头部超大规模服务运营商正采用定制芯片战略,来进行数据中心转型,以迎接 AI 时代。

软银公司正在与 NVIDIA 合作,建设全球首座采用基于 Arm 架构的 Grace Hopper 超级芯片的 5G AI 数据中心。这一突破性的 AI 加速 CPU 专为超大规模 AI 和高性能计算应用而设计。Grace Hopper 基于 72 颗 Arm Neoverse V2 核心打造,在 AI 的高负荷任务中实现了 10 倍的性能飞跃,同时大幅提高了每瓦性能。微软则在此前发布了其首款专为云计算打造的定制芯片 Azure Cobalt 100 处理器,该处理器基于Arm Neoverse CSS N2 打造。此外,基于 Arm Neoverse 平台的 AWS Graviton3 可以使 AI 推理(使用训练后的模型对新的真实数据进行预测的过程)的成本节约 50%。

在数据中心中约有 85% 的 AI 工作负载用于运行推理,其驱动了各种用例、行业和设备的 AI 应用,因此企业有巨大的动力来降低相关的能源消耗和成本。

边缘 AI

除了数据中心和云服务,许多 AI 工作负载还需要在设备上进行处理,以便更有效地分布 AI 工作负载。

在设备上处理 AI 工作负载已经成为现实,无论是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还是智能汽车,这一趋势将继续增长,特别是随着大语言模型 (LLM) 变得更加高效,并针对特定任务、用例或设备而专门打造。直接在采集数据的设备上处理 AI 计算,可以带来更快、更安全的用户体验并减少延迟,这对于工业和汽车应用等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用例来说至关重要。

开发者正在编写更精简的 AI 模型,以在小型微处理器甚至更小的微控制器上运行,从而节省能源、时间和成本。例如,Plumerai 提供的软件解决方案可在基于 Arm Cortex-A 和 Cortex-M 的系统级芯片 (SoC) 上加速神经网络,并在基于 Arm 架构的微控制器上运行略高于 1MB 的 AI 代码,其可执行面部检测和识别等功能。

基于处理器技术的 AI

无论是由 CPU 处理全部 AI 工作负载,还是由 GPU 或 NPU 等协处理器提供支持,AI 处理始于 CPU。

过去十年间,Arm 的 CPU 和 GPU 的 AI 处理能力每两年就实现翻番,目前 70% 的第三方应用中的 AI 都基于 Arm CPU 运行,在关键技术市场中推动了边缘 AI 的显著发展。

基于 Armv9 CPU 和 GPU 技术打造的高性能 AI 手机现已问世,其中包括搭载 MediaTek 天玑 9300 的 vivo X100 和 X100 Pro 智能手机,以及 Google Pixel 8,这是首款专为 Google 的 AI 模型 Gemini Nano 进行工程研发的智能手机,可在边缘执行一系列 AI 的任务。与此同时,超过 200 亿个基于 Arm 架构的 SoC 能够运行各种物联网设备上广泛的 ML 工作负载,包括基于 Cortex-M 处理器、Arm Ethos-U NPU 和 Cortex-A CPU 打造的设备。而在汽车领域,如今的车用芯片可实现基本的 AI 功能,如障碍物检测、3D 视图和简单的传感器融合,这些功能都在 Arm CPU 上运行。下一代基于 AI 的汽车功能,如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ADAS) 和自动驾驶功能,也基于 Arm CPU 而构建。

全球最大的开发者社区

Arm 持续的软件投入正建立起全球最大的 AI 开发者社区。

Arm 致力于以最常见的方式让开发者能够更简单、更快速、更安全地进行编码,携手实现无处不在的 AI。如今,超过一亿用户可以使用 Arm NN 软件开发工具包,在 Arm CPU 和 GPU 上优化 ML 工作负载。对于全球 1,500 万 Arm 架构设备开发者来说,这使他们能够运行复杂的 AI 和 ML 工作负载,确保将应用更快地推向市场。

Arm 在其业界领先的生态系统中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以使我们对开发者的 AI 承诺付诸实践。此外,我们还通过开源框架和库,为基于 Arm 架构的硬件提供强大的 ML 功能,为开发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 TensorFlow、PyTorch、Caffe 2、OpenVINO 和 TVM,从而为开源社区打造 AI 创新基础。

写在最后

AI 为下一个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引领社会进入一个潜力非凡的新时代。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正是让 AI 无处不在。这不仅意味着要在云端、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机中实现 AI,还要确保复杂的 AI 工作负载能够在更小、更受限的边缘技术和设备上运行。能效与性能对于推动边缘 AI 的发展同等重要。

Arm 正在促成这一目标。我们提供了应用广泛的通用计算平台,赋能边缘设备和其他领域的各种可能性。无论是我们的 CPU、GPU、ISP 还是 NPU,Arm 在每一代产品中都增加了更多 AI 性能、效率功能及安全特性,同时还为合作伙伴提供了多样的灵活性,使它们能够集成和开发自己的创新解决方案。而在软件、工具和生态系统方面,IP 与开源软件和工具乃至广泛的行业领先生态系统相结合,让全球上千万开发者都可以使用 Arm 计算平台作为 AI 创新的基础。从传感器、智能手机,到工业级物联网、汽车和数据中心,基于 Arm 平台的 AI 无处不在。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RM
    ARM
    +关注

    关注

    134

    文章

    9164

    浏览量

    369069
  • AI
    AI
    +关注

    关注

    87

    文章

    31493

    浏览量

    270212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6

    文章

    47643

    浏览量

    240139

原文标题:Arm 为无处不在的 AI 奠定技术基础

文章出处:【微信号:Arm社区,微信公众号:Arm社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三星CES 2025大放异彩 全面展示无处不在AI魅力

    AI体验覆盖到用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AI(人工智能)成为“每一天,无处不在(Everyday、Everywhere)”的体验。一直以来,无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2:26 158次阅读
    三星CES 2025大放异彩 全面展示<b class='flag-5'>无处不在</b>的<b class='flag-5'>AI</b>魅力

    NVIDIA展望2025年AI的应用前景

    AI 正重塑着各行各业,从医疗健康到电信,从媒体娱乐到零售,其身影无处不在。NVIDIA 的多位专家从不同行业出发,对 2025 年 AI 的发展做出了诸多极具前瞻性的预测,并展望了 AI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1:43 442次阅读

    AI将如何改变PC市场格局

    AI几乎已经无处不在。每一天,我们都能看到或听到AI的新进展,或者使用由AI驱动的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0:38 289次阅读

    安森美高性能产品边缘智能应用

    在数字化时代,海量数据的产生已经成为常态,从智能手机到物联网设备,数据源已经无处不在。传统的云计算模式虽然强大,但也存在着延迟、带宽和数据隐私等问题。边缘智能利用分布式计算,将AI算法和数据处理推向数据源附近的边缘设备,以实现低延迟、高效率和实时决策,这便是其兴起之由来。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10:23 351次阅读
    安森美高性能产品<b class='flag-5'>赋</b><b class='flag-5'>能</b>边缘智能应用

    万物智联时代,OpenHarmony何以「无处不在」?

    的超级融合能力,轻松实现教室设备的智能管控和智慧课堂教学……当设备学会感知环境、数据开始跨域流动,连接将变得无处不在,过去被认为是天马行空的许多构想,今天看来也已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08:04 364次阅读
    万物智联时代,OpenHarmony何以「<b class='flag-5'>无处不在</b>」?

    人工智能技术跃进:英特尔引领AI无处不在新纪元

    在人工智能(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从机器学习的初步探索到深度学习的广泛应用,再到如今生成式AI的蓬勃兴起,每一步都标志着AI向“无处不在”的宏伟目标迈进。近期,英特尔中国软件技术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14:59 650次阅读

    让智能计算无处不在,高通ChinaJoy AIGC大会展望终端侧AI行业

    高通还在引领终端侧AI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一个具体的用例是工厂车间,工厂车间中数据处理的低时延至关重要,因为即使是最微小的错误也需要即刻关注。通过多模态AI助手,我们可以使用视觉、文本和语音处理为工厂车间的工人提供实时帮助。
    的头像 发表于 07-29 09:49 429次阅读
    让智能计算<b class='flag-5'>无处不在</b>,高通ChinaJoy AIGC大会展望终端侧<b class='flag-5'>AI</b>行业<b class='flag-5'>赋</b><b class='flag-5'>能</b>

    无处不在的铠侠存储

    高性能存储最远可以出现在什么地方?对于铠侠而言,从遥远的太空,到身边的手机、家电,几乎所有智能化设备与存储息息相关,特别随着各行各业对存储需求不断增多,存储容量和性能变得更为重要。 例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人类在太空收集的数据需要带回地球、录入计算机后才能处理。没有了大气层的保护,太空对人类和机器都非常不友好,需要随时对抗宇宙辐射,对抗带电的亚原子粒子对电子设备造成的干扰,对抗突如其来的各种设备不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10:49 441次阅读

    深圳特信电子|4G5G手机信号放大器:告别信号盲区,信号无处不在

    深圳特信电子|4G5G手机信号放大器:告别信号盲区,信号无处不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09:05 667次阅读

    无处不在的“电子束”

    电子束焊接是一种高能电子束加热并熔化工件以实现焊接的方法。在电子束焊中,通过利用一个电子枪发射一个高速电子束,将电子束照射到工件焊缝处,使焊缝瞬间被加热并熔化,随后快速冷却并凝固形成焊接。电子束焊接具有高能量密度、焊缝即时熔化、热影响区小、无需外加焊接材料等优点,适用于对焊缝质量要求较高、材料厚度较薄、材料易挥发等特殊材料的焊接。 电子束焊接在我们所熟知的领域究竟都发挥着什么作用呢?往下滑让我们一起探
    的头像 发表于 05-17 18:32 643次阅读

    玩转大模型 企业AI着陆新正解 神州问学AI原生平台正式发布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神州数码凭借深厚的行业洞察和技术积累,揭开了AI原生平台——神州问学的神秘面纱。作为企业AI着陆的加速引擎,神州问学致力于通过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6:41 384次阅读
    玩转大模型 企业<b class='flag-5'>AI</b>着陆新正解 神州问学<b class='flag-5'>AI</b>原生<b class='flag-5'>赋</b><b class='flag-5'>能</b>平台正式发布

    是德科技Keysight World Tech Day B5G/6G助力连接无处不在分论坛

    来彻底改变无线通信。 2024年5月28日,是德科技诚邀您莅临 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4 “B5G/6G 助力连接无处不在分论坛”, 与是德科技及行业专家一起,围绕
    发表于 05-15 11:50 532次阅读
    是德科技Keysight World Tech Day B5G/6G助力连接<b class='flag-5'>无处不在</b>分论坛

    无处不在的无刷电机,你了解多少?

    电机的历史始于19世纪初电磁现象的发现,并逐渐成为工业化时代最重要的电子系统之一。随着技术发展,工程技术人员们发明了许多类型的电机,包括直流(DC)电机、感应电机和同步电机。
    的头像 发表于 04-20 10:53 1050次阅读
    <b class='flag-5'>无处不在</b>的无刷电机,你了解多少?

    瑞萨电子RA8搭载强大的Arm CM85核为边缘AI应用提供支持(上)

    随着物联网的爆炸式增长,设备通过无处不在的有线和无线连接相互连接和通信。
    的头像 发表于 03-20 15:42 653次阅读

    高通持续推动终端侧生成式AI变革,推出高通AI Hub能开发者

    高通现终端侧AI在下一代PC、智能手机、软件定义汽车、XR设备和物联网等领域规模化商用,让智能计算无处不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6:46 63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