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每一次的技术迭代都将行业推向新的高度,同时也对产业生态和企业兴衰产生重大影响。
纵观整个IT产业的发展史,从1960年代到现在的2010年代,科技行业历经了大型机时代、小型机时代、PC时代、互联网时代(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
再到目前正在迅速演化和推进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平均每5-10年左右发生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而每一次的技术迭代都将行业推向新的高度,同时也对产业生态和企业兴衰产生重大影响。
在大型机时代,蓝色巨人IBM和和七个小矮人(即Burroughs、UNIVAC、NCR、ControlData、Honeywell、GeneralElectric和RCA)主宰整个市场,而现在只剩IBM依然还是通用计算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而在小型机时代,DEC曾经是“小型机之王”,但最终却由于错失了PC时代而最终被康柏公司收购。
PC时代,微软和英特尔分别垄断着操作系统与CPU两大PC设备核心部件,成为整个PC产业生态的构建者,IBM、Oracle、EMC等企业则在服务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构建起企业级IT市场的基础架构;
而互联网时代更是造就了苹果、谷歌、Facebook、亚马逊、阿里巴巴与腾讯等一大批科技巨头。
中国的IT产业起步较晚,在PC时代产业的核心基础部件方面,如CPU、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存储等领域均不具备优势,往往是在海外IT巨头构建的底层架构基础上,从事ERP、财务系统、办公OA等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服务以及政府、金融、电力、交通、通信等各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业务,在整个IT生态系统中属于偏从属的地位。
而当前,整个IT产业的计算模式正由“PC时代”向“云计算时代”跨越,底层架构的变化将带来国内科技企业在产业链中占据更核心的位置,同时也带来了上层应用与IT服务需求的重大变革,对行业意味着新的机会与挑战。
首先,云时代背景下,原本封闭的技术体系被打破,基于开源技术构建全新设备与系统成为可能,如阿里摒弃了IBM、Oracle、EMC的产品,转而自主研发出飞天操作系统、OceanBase数据库系统,支撑着阿里云以及阿里巴巴平台上的所有交易;
其次,IT产业的基础生态和主导企业正在发生变化,此前产业主导权掌握在IBM、Oracle、EMC、微软等基础产品厂商手中,而现在各类公有云平台,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成为了整个IT基础生态的构建者,在产业中将居于核心地位;
再者,基础生态变迁也将带来IT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重大调整,如基于传统设备商的IT设备分销、系统集成将受到很大冲击,而面向各大云平台的云迁移、云运维、云安全服务以及SaaS服务等一系列新的服务需求与商业模式将快速兴起。
此外,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与逐步普及,行业传统的“计算机+软件”范式逐步被“云+数据”所取代,数据的集中化与线上化支撑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与领域的应用与落地。
云计算未来将为所有行业提供高可靠、低成本的基础设施平台,在其基础上形成全社会的数据存储、交换、处理与分析的协作体系,再由技术公司通过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为各行业赋能,形成全新的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
在“云计算-数据平台-智能化应用”的全新产业链中,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正加速寻求自身定位与布局,以实现战略与业务的升级。
巨头加速布局云和AI,企业与消费级应用走向融合
曾几何时,国内软件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两者间泾渭分明,前者主要面向政府与行业市场提供技术产品与服务,而后者主要专注于消费者市场,彼此间很少有交集,但近年来,我们看到互联网巨头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政府和行业市场,对整个IT产业的竞争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互联网巨头越来越多地布局与进入政府和行业IT市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1) 互联网企业服务内容的扩展和深度的加强要求加大与上游行业的联通:
此前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消费者服务较为简单,产业链条较短,如BAT此前分别专注信息搜索服务、电商交易服务和社交娱乐业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均不需要或较少涉及上游行业信息的获取与服务流程的改造;
但近年来巨头重点拓展的金融业务、“新零售”、“新消费”以及医疗等生活服务,均需要与上游行业进行信息互联与协同创新,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有创新和有价值的服务,在这样的过程中,IT系统具备的“连接平台”作用日益重要和关键。
2) 云计算使得消费级、企业级互联网可以打通融合并形成全新生态:
中国此前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但企业信息化与互联网化的水平则较差。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政企内部的互联和政企之间的互联变得高效方便,巨头可以以很低的边际成本去覆盖和服务广泛的政企市场,并将这些主体与最终消费者打通,从而形成更加创新与强大的生态系统。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从全球的角度,领先的互联网公司都将云战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3) 人工智能等技术革命使得巨头可以更深度地参与产业变革:
互联网巨头此前在业务定位中更多扮演“渠道变革者”的角色,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巨头积累数据的不断完善,互联网企业可以利用自身诸多优势,深度参与到传统行业的变革中,如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零售、智能投顾、智能医疗、智能工业等领域,互联网巨头在这过程中通过与传统IT公司合作并开放技术与平台,成为整个产业变革过程中的赋能者。
阿里
阿里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公有云以及基于海量数据的人工智能应用。在公有云领域,阿里云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国内第一的厂商,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竞争对手并已开始进行全球化布局。
根据公司最新季报,阿里云单季营收29.75亿元,同比增速高达99%,付费用户则超过了100万,涵盖互联网、政府、制造、消费、金融、教育、医疗等众多行业。
而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司发布了大数据计算平台MaxCompute、人工智能服务平台DTPAI、人工智能开发者平台AliGenie,并基于阿里云发布ET大脑,形成面向城市管理、工业生产以及医疗健康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与解决方案。
百度
百度主要是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积累与布局,并通过百度云将相关技术进行开放。
在今年的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董事会副主席、集团总裁兼COO陆奇宣布,百度将“AllinAI”,并将提供基于DuerOS、Apollo的前端开放平台以及基于百度大脑和百度智能云的后端平台,形成开放的AI生态。
这样的技术与平台,一方面将支撑百度内部的业务,如搜索、地图、信息流等,还将支撑合作伙伴将AI应用到各个行业,如自动驾驶、智能金融、智能客服、智能零售等广泛的领域。
腾讯
腾讯布局云计算的时间较晚,但已被视为战略级业务,自2016年以来发展迅猛,在电子商务、O2O服务、网络游戏、网络视频、政务及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均有较好进展。
而基于腾讯云以及优图、AILab、智能计算与搜索实验室以及西雅图AI实验室等业内领先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腾讯在2017年6月发布了战略产品“智能云”,开放在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的三大核心能力,支撑各类开发者基于腾讯的云+AI技术开发面向各个行业的应用。
同时腾讯自身也在医疗、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积极布局。
从BAT巨头的战略布局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已成为其核心战略:
云计算平台向全社会提供基础设施,而人工智能技术则通过云平台对外赋能各个领域和行业。
由于科技巨头在人才、技术、资金、数据以及场景方面的巨大优势,我们认为将对整个IT行业带来较为深远的影响。
此外,基于向各个行业领域深度渗透的需求,阿里巴巴和腾讯近年来也加大与A股计算机上市公司的合作,通过业务合作、战略合作甚至是资本合作的方式,在自动驾驶、金融、医疗、消费等B2B2C领域进行携手布局。
寻找产业变革中有望胜出的强者
2017年以来,计算机板块整体表现依然低迷,截止11月17日,中信计算机指数累计下跌12.5%,在所有板块中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在板块整体下跌的情况下,依然有部分个股表现抢眼,如科大讯飞、中科曙光、四维图新、广联达等。
行业整体下跌与内部明显的结构分化,主要是两方面原因:
1) 板块整体估值较高的情况依然存在,很难支撑整体性行情;
2) 技术变革与科技巨头的进入对于产业链不同环节与各公司影响不一,带来业务表现的分化以及估值体系的分化
从业绩表现上看,计算机板块前三季度营收增速不高但扣非后净利润增速与往年基本持平,而从绝对估值的角度,已经有近一半的公司按照wind一致预期2017年市盈率在40倍以下,说明随着指数的回落以及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估值压力有所消化。
从内部结构来看,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领域上市公司营收或利润增加较快,而传统的系统集成公司则业绩表现一般,我们认为这体现了整体行业结构性变化的影响,我们认为这一趋势在未来还将持续。
目前已经看到行业中各类技术创新与变革已渐成星火燎原之势:
在基础架构领域,公有云市场已经呈现爆发式增长,而私有云、混合云市场也正在启动,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逐渐达到了部分行业的应用要求,如人脸识别正迅速向金融、安防等行业渗透,智能客服系统也在电商、通信行业发挥日益强大的作用。
板块内的两类公司被看好:
一类是与互联网与各科技巨头携手合作共建产业生态的企业,如围绕着云计算平台从事云迁移、云运维、云分销、云安全服务的公司,以及与巨头合作布局智慧金融、新零售和自动驾驶的企业;
第二类是板块内质地较为优异的产业龙头,加强自身在技术领域的积累后逐步完成产品与商业模式的升级,从而获得行业内更强的竞争优势与未来增长空间。
-
云计算
+关注
关注
39文章
7701浏览量
137096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89文章
46636浏览量
236980
原文标题:计算机产业深度报告: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开启新一轮技术变革周期
文章出处:【微信号:AItists,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学家】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