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是推动媒体进步的动力。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新闻业直接从手工业阶段跨越到流水线大工业时代,从内容生产、渠道分发、用户信息反馈,新闻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为震撼的大变革。
2017年,人工智能技术再一次成为传媒行业呼声最高的关键词之一。写稿机器人一遍遍刷新着采写新闻的速度。
写稿机器人最快1秒出新闻
1月17日,《南方都市报》写稿机器人“小南”首篇春运报道作品共300余字,报道生成用时不到一秒,还写出了“车次主要是K字头和普列,基本都是无座票,一站到底,路途会比较辛苦”之类的语句;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21时37分15秒,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机器人自动编写稿件,25秒出稿540字并配发4张图片,内容包括速报参数、震中地形、热力人口、周边村镇、周边县区、历史地震、震中简介、震中天气八大项;
8月19日,封面“小冰”在《华西都市报》首开报纸诗歌专栏,独家发布它的新作《全世界就在那里》,引发读者热议;
12月26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新华社发布了首条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这条时长2分08秒的视频由“媒体大脑”中的“2410(智能媒体生产平台)”系统制作,计算耗时只有10.3秒。
无论是25秒,还是10秒,都是传统新闻从业人员无法企及的速度,而之于瞬间成稿的“快”,我们传统采编人员的“慢”又有什么价值呢?2018年,传媒人又该如何定位呢?
采编人员更要“慢工出细活儿”
机器人写作等新技术带来的快节奏,曾经让媒体人彷徨,但经过2017年的认知与探讨,媒体人的定位和方向已经越来越清晰。去现场、近距离、采访尽可能多的人、强调尽可能多的细节……这都是目前人工智能等无法代替的手工活儿。
新闻从来都是一种极富“专业性、创造性”的智力活动。人工智能跟记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向于分工协作的关系,在人工智能颠覆传统媒体的同时,更凸显了人类思考与实践的重要性,也更加要求记者的角色不应是简单的新闻事实记录者,而应该是一个社会的观察者、思考者。在新闻写作过程中,记者们唯有创作出更具专业性、思想性的新闻内容,才不至于被人工智能技术所替代。
新技术变革催生新兴岗位
技术对于新闻的变革,已经从生产端蔓延到分发端。传统的新闻岗位被淘汰,但新的新闻岗位也逐渐涌现出来。
当今美国10个新兴新闻岗位:受众分析员、参与编辑、应用技术创新引领员、社交媒体和社区编辑、社会发现总监、移动项目经理、消费体验总监、直播编辑、创新实验室主任、虚拟现实编辑和拼接员。
从这10个新兴岗位不难发现,传统媒体对于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即使是最传统的编辑岗位,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洞察力、内部协调的职责。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0文章
28068浏览量
205762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89文章
46576浏览量
236894
原文标题:人工智能VS传统采编: 机器再快,人也要慢点
文章出处:【微信号:jingzhenglizixun,微信公众号:机器人博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