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能源车型在智能化领域展现领先优势,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智能座舱方面。10月15日,在2024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ICIC 2024)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多家机构发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的研究成果,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宝贵的购车参考。
这项研究针对2023年底至2024年上半年上市的11款新能源车型进行了深入测试,评估了它们在感知、交互、服务和互联四个方面的表现。结果显示,国内新能源车型在智能座舱的智能化水平上具有显著优势,整体功能配置和用户体验均达到良好水平。
在感知能力方面,虽然整体处于一般水平,但车型已配备车身全景环视、驾驶员状态监测、驻车安全、抬头显示等功能,且满意度较高。然而,基于面部图像的识别功能得到广泛应用,而手势、声纹识别等搭载较少,驾驶员状态监测的准确性仍有待提升。
交互能力方面,语音交互表现尤为突出,声源定位准确率、唤醒成功率、指令识别准确率均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快慢语速、方言等进阶语料的识别准确率有所下降。触控交互方面,各车型基本能满足各种任务需求,界面美观且操作快捷。然而,在复杂任务下,不同车型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部分车型存在较大的脑力负荷和视线偏移情况。
服务能力方面,随着服务生态的不断完善,新能源车型在导航、多媒体、社交、资讯、游戏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服务生态。部分领先车型还实现了与导航、多媒体应用账号的联动,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大多数车型支持多种场景化服务,其中半数车型支持场景自定义,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座舱的便捷服务能力。
互联能力方面,虽然整体处于基本接受水平,但座舱内可扩展设备种类日益丰富,手车互联方式多样化。远程控车已成为标配,车家互联技术也在少数领先车型中实现。然而,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仍需不断加强。
在大会现场,还公布了行业标杆车型。其中,理想L6在感知能力方面表现卓越,蔚来ET5T在交互能力方面领先,问界M7在服务能力方面出类拔萃,而小米SU7则在互联能力方面脱颖而出。这些车型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技术的不断发展。
-
新能源汽车
+关注
关注
141文章
10400浏览量
99225 -
智能座舱
+关注
关注
4文章
910浏览量
1626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