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数据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过,尽管云计算的发展为处理海量数据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但是随着数据量的快速攀升,以及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云计算所依托的数据中心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一方面,数据中心要在性能上紧跟市场需求的步伐;另一方面也要在能耗、成本等方面做综合的考量。
应对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和部署中的诸多挑战,显然需要很多针对性的创新。然而,传统数据中心大多采用的是基于通用产品的硬件平台,想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定制化”的优化,几乎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而且,相关的厂商——不论是数据中心设备制造商还是运营商——想要凭一己之力完成这些技术升级,所面临的风险和成本也是难于承受的。因此,由产业链中的各个厂商一起组团攻关,联手打造一个开放的数据中心架构和标准,就成了核心的诉求,也是可行的技术发展路径。
开放计算的兴起
在这种背景下,OCP(Open Compute Project,开放计算项目)应运而生。OCP是由Facebook联合英特尔、Rackspace、高盛和Arista Networks等行业巨头,在2011年联合发起的开放硬件组织,其目的就是面向下一代数据中心的需求,以开源的方式重构数据中心硬件架构,力求将从大量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更佳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通用化,进而推广到整个数据中心行业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参与到该项目中的厂商,既是技术的贡献者,又是最终成果的受益者。
这种共担风险、合作多赢的“开放计算”模式,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业界积极地相应,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厂商参与其中,并着手将新一代数据中心硬件架构的开发和部署,转到OCP这类开放计算标准之上。
据IDC预测,2020到2024年间全球OCP基础设施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会达到16.6%,预测期末市场规模将达到338亿美元。Omdia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25年全球40%的服务器将基于开放标准,即使在非互联网行业,其开放计算设备的占比也将从2020年的10.5%增加至2025年的21.9%。
重构开放计算中的互连技术
当然,重新定义未来数据中心的硬件架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为此,OCP充分利用其开源优势以及协作力量,成立了不同的项目组,力求全面推动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可扩展机架设计等各个领域的技术创新。
可以想见,想要将不同技术厂商的贡献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互连接口的标准化,是尤为关键的一环。因此OCP也吸纳了全球领先的连接器厂商深度参与其中,做了大量前瞻性的研发工作。
以OCP旗下一个关键子项目“数据中心-模块化硬件系统(DC-MHS)”为例,它旨在从整体架构到模块化、可扩展、可插拔设计等诸多方面着手,通过对接口规格和外形尺寸的标准化,实现整个数据中心的互操作性。这种标准化和模块化的思路,有利于超大型数据中心轻松实现资源的管理和调整,便捷地扩大基础设施的规模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性能需求。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各类构建块之间的相互兼容性,DC-MHS围绕五个主要的工作流进行了详细的定义:
M-HPM
(主机处理器模块)
实现数据中心硬件模块中PCB / PCBA 外形尺寸的标准化,以便根据需要轻松添加和减少组件。根据不同应用要求,定义了M-FLW(全宽HPM)、M-DNO(密度优化HPM)和M-HPM.next三种规格。
M-XIO/PESTI
(扩展I/O连接/外围边带隧道接口)
M-XIO定义了模块化可扩展I/O (M-XIO) 源连接器的连接器、引出线和信号接口详细信息,该连接器可作为主板和HPM等源与PCIe转接卡和背板等外围子系统之间的I/O。PESTI协议在DC-MHS中指定的多种组件之间建立了电气兼容性,用于传递状态和发现子系统。
M-PIC
(平台基础设施连接)
旨在让HPM与平台和机箱基础设施连接所需的组件(包括冷却、配电和网络)实现标准化,简化模块之间的通信,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和管理效率。
M-CRPS
(公共冗余电源)
指定了内部冗余电源的要求,在数据中心和供应商之间实现标准化,以提高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整体稳定性和正常运行时间,保护关键操作免受潜在干扰的影响。
M-SIF
(共享基础设施)
提高可容纳多个可维修模块的共享基础设施外壳的互操作性,包括主机处理器模块 (HPM)、数据中心存储和计算模块 (DC-SCM) 以及其他外围设备。
由上述DC-MHS项目不难看出,这些全新的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也为连接器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机。而想要在这个新赛道上脱颖而出,就要求连接器厂商找到创新之道——要么在原有产品上精益求精,通过改良和升级去适应开放计算架构的新要求;要么通过大胆的创新,基于标准打造全新的解决方案。
而无论采用那种方式,面向新一代开放计算架构的连接器,都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竞争优势:
1支持更高的性能,如更高数据传输速率(信号连接器)或更大的载流能力(电源连接器),能够跟上快速迭代技术标准的节奏。
2实现小型化和高集成,在单位空间内提供更高密度的连接。除了进一步压缩针脚间距等举措,在单一封装中提供多种功能的混合连接,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思路。
3高度模块化、易于扩展和维护,有利于支持多场景应用,以及数据中心规模扩展的需求,而尽可能减少额外的定制成本。
赋能开放计算的连接器
按照上面的设计要求,在OCP开放计算硬件互连的赛道上,竞争已经展开。伴随着OCP标准的演进和市场的发展,不少创新的连接器产品和方案也已经走到了我们的面前。
针对OCP DC-MHS中的M-FLW(模块硬件系统全宽)规范,Amphenol Communications Solutions (以下简称ACS) 推出了全新的Multi-Trak连接器,作为DC-MHS高速内部I/O解决方案。
这是一款组合连接器,由两个标准MCIO连接器、12针边带(SB)和4针电源装置组成,集电源和信号传输功能于一身,在紧凑的空间,实现高密度、多功能的连接。
图1:Multi-Trak高速互连解决方案
(图源:ACS)
Multi-Trak连接器间距为0.60毫米,其所用封装形式可以支持PCIe? Gen 5标准的高速信号传输,并且可以满足新一代PCIe Gen 6高速传输标准的要求,实现64Gbps PAM4的传输速率。与传统PCB布线方法相比,Multi-Trak连接器可支持更长的信号路径,同时保持SI性能。此外,该连接器解决方案支持高达21A的电源电流,可以选择对边带和电源装置进行模块化扩展。
图2:Multi-Trak连接器结构图
(图源:ACS)
Multi-Trak连接器符合SFF-TA-1033标准和OCP-MHS规范。由于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其可通过进一步扩展,支持卡缘和电缆连接,以适应多样性的互连应用的需求。
图3:Multi-Trak连接器支持可扩展的应用场景
(图源:ACS)
总的来看,Multi-Trak连接器能够提供新一代数据中心所需的高性能,且具有高度模块化、极强的扩展性和易于维修等优势,可以为系统设计带来极大的灵活性。这也决定了此款解决方案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有助于开发者节省材料成本,并能够支持未来的系统升级和扩展。
再有,由于符合OCP相关的标准和规范,Multi-Trak连接器可以很好地契合开放标准架构下不断发展的设计需求,在通信和数据应用、商业系统、网络和高端计算系统等领域找到市场着力点,可谓是赋能开放计算的标杆性的互连解决方案。
特性 | 优点 |
0.60毫米间距、垂直配置 | 将原来的PCIe和MCIO合并为一个连接器,包括电源和高/低速信号 |
采用双列直插式电源解决方案,总载流能力高达21A | 反向电缆可简化组织布局 |
支持最高56Gb/s PAM4 PCIe Gen 5,传输距离超过1.0米 | 多样化插头可支持不同的路由需求 |
通过同一个连接器支持线缆和卡缘应用 | 支持AIC、Combo电缆和MCIO STD电缆的不同应用 |
可选择85Ω(G03系列)阻抗和各种插针数选项,符合PCIe / NVMe / SAS / SFP(+) / QSFP规范 | 采用模块化设计,可进一步扩展,支持卡缘和电缆连接 |
表1:Multi-Trak连接器特性和优点
(资料来源:ACS)
本文小结
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让我们对数据资源的依赖度越来越大,而ChatGPT等生成型AI的兴起,更是令处理数据所需计算资源的需求持续快速攀升。通过OPC等开放计算项目重构未来的数据中心,无疑是应对这一挑战的良方。
在这个“重构”的过程中,硬件互连显然是一个关键的节点,这为连接器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当然也是一次比拼实力的创新大挑战。
Multi-Trak连接器,就是ACS在这场开放计算互连创新中打造出的标杆性的产品。从中也能窥见开放计算趋势下的连接器技术创新之道。
想要深入了解Multi-Trak连接器的优势特性,及其为开放计算提供的价值,来访问贸泽电子的专题页面吧——Multi-Trak高速互连解决方案。
-
连接器
+关注
关注
98文章
14296浏览量
136127 -
接口
+关注
关注
33文章
8488浏览量
150809 -
数据中心
+关注
关注
16文章
4670浏览量
71939 -
OCP
+关注
关注
0文章
76浏览量
16395
原文标题:开放计算趋势下,连接器的创新之道!
文章出处:【微信号:贸泽电子,微信公众号:贸泽电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