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AI)应用的迅速普及,市场对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存储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企业级固态硬盘(SSD)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当前,全球SSD市场主要由五大原厂主导,但在中国,随着AI浪潮的推动,企业级SSD产业链上的国内厂商正凭借技术创新加速崛起,成为存储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企业级SSD产业链主要包括闪存颗粒(NAND Flash)、主控芯片以及成品三大环节。NAND Flash作为数据存储的核心介质,分为SLC(单层存储单元)、MLC(双层存储单元)、TLC(三层存储单元)和QLC(四层存储单元)等不同类型。主控芯片则负责数据的读取和写入,目前主流的接口技术是PCIe,同时SATA、SAS等接口也存在于长尾市场。成品环节则主要涉及企业级SSD的设计、生产与销售。
由于闪存厂商在NAND Flash颗粒领域拥有极高的话语权,它们在企业级SSD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全球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最新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原厂企业级SSD品牌营收排名前五的依次为三星、SK集团(包括SK海力士与Solidigm)、美光科技、铠侠与西部数据,这五家原厂的营收总计达到了57.38亿美元,环比增长52.7%。
然而,与此同时,国内企业级SSD厂商也凭借技术创新与市场积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长。在企业级SSD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典型的国内厂商代表。例如,长江存储是国内的闪存颗粒原厂,推出了包括TLC、QLC等类型的闪存颗粒,并正式进入了高端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此外,还有大普微、得瑞领新、忆联、泽石科技、芯盛智能等企业聚焦在主控芯片与成品两大环节。
在AI场景超大容量存储市场这一备受关注的领域,已有Solidigm、大普微等企业实现了企业级QLC产品的量产。QLC技术相较于SLC、MLC和TLC技术,能够在相同的物理空间内存储更多的数据,满足大数据、云存储等应用场景对高存储容量的需求。虽然QLC的写入性能可能不及SLC或MLC,但其读取性能优秀,对于大部分数据中心和企业级应用而言,读取性能才是关键。
除了QLC技术外,主控芯片方面的竞争也尤为激烈。随着PCIe 5.0标准的不断普及,多家主控芯片厂商推出了符合该标准的产品。国内厂商如大普微、平头哥、忆芯科技、英韧科技等也推出了各自的PCIe 5.0 SSD主控芯片,并在性能上取得了显著提升。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级SSD厂商不仅需要在硬件方面取得突破,还需要对这些硬件进行集成与优化,通过创新技术来保证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并与同类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例如,大普微通过大量的可靠性设计和技术方案来发挥QLC介质的最佳性能;忆恒创源推出了自主统一架构平台MUFP,实现了SSD性能与功能的灵活扩展;忆联公司则通过中子试验和智能多流、智能GC等创新技术,验证了企业级SSD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并控制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性能浮动。
展望未来,AI浪潮带来的发展机会与技术挑战仍在继续。国内企业级SSD厂商需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存储市场上的佼佼者。
-
SSD
+关注
关注
20文章
2827浏览量
117054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29581浏览量
267859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89文章
46525浏览量
23676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