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日报》刊发《“冀鸿”让高速隧道“活”起来》,以下为文章全文。
在河北省承德市繁忙的高速公路隧道中,车辆来回穿梭,而隧道内的机电设备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不再是孤立的机器,而是通过开源鸿蒙系统紧密相连,构建起一个“万物互联”的智慧网络。在隧道监控中心的巨大屏幕上,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在线、一目了然,操作指令能够瞬时传达至隧道的每一台设备。
这是河北高速集团联合深开鸿和华为公司正在打造的“冀鸿”项目,标志着全国首个全量开源鸿蒙化的高速公路应用场景落地。河北高速借助开源鸿蒙系统技术赋予隧道机电设备本质上“互联、互通和互操作”,解决行业传统难题,提升设备使用价值,促进隧道机电管理及时准确发现故障、降低运维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运营水平。
打破壁垒
从哑设备到全量鸿蒙的华丽转身
以往,高速公路隧道机电设备普遍存在系统底层架构过时、设备品牌繁杂、业务系统孤立、信息割裂等底层问题,设备间缺乏有效的联动和协作,隧道机电设备巡检高度依赖人工,巡检任务繁重、效率低、成本高、故障发现不及时,应急事件响应处理能力差。
“过去,我们的设备大多处于孤立状态,类似于‘信息孤岛’,无法实现互联,也无法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主要依赖于人工巡查来发现问题,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存在很高的安全风险。我们也曾尝试过一些智能化改造,但大多仅限于上层的互通连接,未能触及并解决底层架构的根本性问题。底层架构的优化,一直是一块难以攻克的难题。”河北高速承德分公司机电中心负责人范红宁回忆道。如今通过底层架构开源鸿蒙化改造,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与互操作,这一变革性的进步不仅能彻底解决设备间的信息割裂,还能为隧道智能化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创造良好基础。
承德头道沟隧道冀鸿项目试点现场
业之重器
“冀鸿”数字底座助力公路行业底层架构革新
在“冀鸿”隧道中,机电设备实现了“开源鸿蒙化”,这是全国首次。通过统一的架构、统一的系统、统一的数据,实现了本质上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此外,机电设备的硬件和软件得以解耦合,意味着可以像在手机上安装应用程序一样,轻松为隧道安装新功能,使现有硬件焕发新生。
目前,“冀鸿”项目正在承德分公司开展试点应用研究,包括头道沟隧道、平泉收费站、六沟收费站和杨树岭收费站。隧道方面,实现机电设备的开源鸿蒙化接入和“互联互通”,大幅提升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隧道中的机电设备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能够自动上报故障,提高巡检效率和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减少人工巡检的工作量和安全风险;还构建了智能应急处置预案,做到一键联动响应,极大地提高了隧道应急处理的速度。收费站方面,通过“大站带小站”实现多个收费站软件的集中管理,推动了集约化建设;基于视频AI事件检测算法和云边协同技术,实现收费异常和通行事件的远程监控和处理;构建高可靠性的开源鸿蒙收费系统,在同类型设备单点故障或不同类型设备多点故障的情况下,仍能保障收费和通行顺畅。此外,整个系统实现了全栈国产化,包括计算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和车道控制器等关键组件,保障了系统的自主可控。
冀鸿项目中智慧隧道解决方案图示意
合作共赢
携手打造未来交通新模式
河北高速集团与深开鸿、华为公司深化合作,携手推进高速公路智慧化研究应用。2024年3月,三方共同建立了“冀鸿”联合创新实验室,开启了合作的全新篇章。实验室旨在以开源鸿蒙系统为基础,研发高速公路行业相关软硬件、解决方案、信创产品等,制定并推广高速公路行业开源鸿蒙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积极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培育建立“冀鸿”合作生态圈。
“冀鸿”联合创新实验室
“开源鸿蒙系统是一个充满潜力的生态系统,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等待着各行各业的创新者和创业者去发掘。‘冀鸿’项目是我们和河北高速集团在交通行业开展的一个先行示范案例。”深开鸿高级副总裁、市场体系总裁解伟俊表示,“通过深化与河北高速和华为的合作,我们将不断推动交通行业智慧化升级,为行业带来更高效、更安全的解决方案。
未来展望
铺展智慧交通的蓝图
“利用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作为数字底座赋能高速公路隧道、收费站等场景研究应用,从根本上解决行业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并同步开展国产化替代工作,是当前交通行业较为合适的尝试和探索。”河北高速集团总工程师张宏君表示,这一项目预计将成为智慧交通领域典型试点工程。
河北高速集团“冀鸿”项目致力于打造开源鸿蒙化智慧交通、鸿蒙化智慧隧道等解决方案,从根本上研究解决行业难点问题,并开展国产化应用替代,努力培育发展交通行业新质生产力。河北高速集团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智慧交通发展,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操作系统
+关注
关注
37文章
6732浏览量
123182 -
设备
+关注
关注
2文章
4469浏览量
70526 -
机电设备
+关注
关注
0文章
39浏览量
1385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