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芯片制造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英特尔,尤其是AMD在推出Ryzen之前,市售电脑产品中,几乎全部都是采用了英特尔的处理器。不过在公布年度财报后,三星成功超越了英特尔,成为了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
据两家公司的年度财报显示,三星半导体部门2017年财年的营收为691亿美元,领先于英特尔的628亿美元。
三星之所有能够超越英特尔,很大程度上与内存和闪存有关。相信很多朋友都对2017年内存、闪存价格飙升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很短的时间内,内存的价格翻了不止一倍,而三星在内存业务方面可谓顺风顺水,几乎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都能看到三星内存的身影。
另外,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消费市场,服务市场和未来可能成为主流的自动驾驶市场、人工智能市场都需要内存这样的部件。所以未来三星的市场将更大、更广。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7文章
51345浏览量
428291 -
英特尔
+关注
关注
61文章
10025浏览量
172500 -
三星电子
+关注
关注
34文章
15880浏览量
181405
原文标题:三星成功挤下英特尔 成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
文章出处:【微信号:xmwlwhyxh,微信公众号:厦门市物联网行业协会】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世纪大并购!传高通有意整体收购英特尔,英特尔最新回应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9月21日,《华尔街日报》发布博文称,高通公司有意整体收购英特尔公司,而不是仅仅收购芯片设计部门。“最近几天,高通已经接触了芯片
![世纪大并购!传高通有意整体收购<b class='flag-5'>英特尔</b>,<b class='flag-5'>英特尔</b>最新回应](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7/57/wKgZombvOuKAU3rZAAMaAmdeX14765.png)
半导体三巨头格局生变:英特尔与三星面临挑战,台积电独领风骚
近期,半导体行业的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英特尔和三星这两大行业巨头面临重重挑战,而台积电与NVIDIA的强强联手则在这一格局中脱颖而出。随着英特尔CEO的突然下台及三星半导体业务的动能不
![半导体<b class='flag-5'>三</b>巨头格局生变:<b class='flag-5'>英特尔</b>与<b class='flag-5'>三星</b>面临挑战,台积电独领风骚](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0/FB/wKgZPGdPy5SAFERMAAAt1sdCcXw688.png)
消息称英特尔提议与三星建立“晶圆代工联盟”,挑战台积电
英特尔已与三星电子高层接洽,提议组建“代工联盟”,对抗市场霸主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的代工业务都已陷入困境,这两大巨头之间的合作也成为韩国业界
英特尔计划与三星组建代工联盟,意在制衡台积电
关注,被视为英特尔在半导体代工领域战略部署的一大动作。
据报道,英特尔高层已与三星电子进行了初步沟通,表达了尽快安排高层会面的愿望。其中,
英特尔向韩国半导体制造商DS Techno投资约9602.22万元
据行业内部消息透露,英特尔资本近期向韩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制造商DS Techno注入了约18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9602.22万元)的资金,成为其新的战略投资者。此前,DS Techno已在2022年获得了
SK海力士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
据知名市场分析机构Omdia最新发布的报告,韩国芯片巨头SK海力士在第三季度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销售额有望达到惊人的128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公司历史记录,更助力SK海力士成功超越
英特尔和AWS共同投资定制芯片
英特尔与全球云计算巨头亚马逊AWS达成了一项重大合作,标志着英特尔制造业务迎来了一位重量级客户——AWS。此次合作不仅可能为英特尔正在美国兴
英特尔CEO誓言夺回芯片领导地位
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近日在采访中坚定表示,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夺回芯片领域的领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的崛起,英特尔在全球
台积电营收超越英特尔和三星,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制造商
报告指出,台积电 2023 年营收达到 693 亿美元(当前约 4989.6 亿元人民币),超过了英特尔的 542.3 亿美元(当前约 3904.56 亿元人民币)和三星的 509.9 亿美元(当前约 3671.28 亿元人民币)。
台积电成全球最大半导体制造商
近日,金融分析师奈斯泰德(Dan Nystedt)公布了2023年全球半导体制造商的营收数据,其中台积电以693亿美元的业绩首次超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