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无线通信系统、连接传感器系统网络方面,需要考虑哪些关键参数?
网络的物理环境包括多种因素,比如节点之间的距离、是否有线路电源可用,以及从最远的终端节点到中心采集器的距离。
传输路径中的任何物体或者疑似干扰源都需要考虑,无论是墙壁还是树木、建筑、基站塔或高山。
有些系统还必须符合关键延迟要求,以满足机构的要求,比如防火系统。
网络规模规定着网络中的最大和典型节点数。 根据系统的不同,更有利的做法可能是在相同或邻近区域部署多个网络,而不是部署一个超大型系统。
这是大规模电力计量系统常用的模式,其中一个包括数百万个节点的部署环境可能由大量包括500-5000个节点的子网络构成。
虽然安保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人们对它的理解往往不足。 仅仅拥有一个声称支持加密的系统并不能确保万无一失。
面向物联网的无线协议
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共享和存储加密密钥,以及如何验证网络上的节点。 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分隔通信系统和应用层,以确定针对其中一者的攻击是否会影响另一者。
网格化
虽然网格化通常被认为能够解决存在的任何范围、物体穿透或干扰问题,但也可能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多数方案并不允许以电源供电节点为路由节点,因此,网格中路由节点的数量可能远远低于预期。
一般地,如果可以采用星型(点对点)网络拓扑结构,则可以达到降低成本和功耗的目的。 网格往往用在高难度场景下是最具优势的,因为在这类情况下,增加系统复杂性有着充分的理由。
从行业标准中学习
在某些情况下,标准机构是由一家公司成立的,其目的是推广“标准”,得到的系统实际上具有专属性。
在其他情况下,则是来自供应链不同环节的多家公司广泛合作的结果。
然而,基于某种标准来设计系统并不能保证互操作性或认证。 要在多家供应商之间实现互操作,需要完成正式的认证流程。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04文章
44324浏览量
371568 -
无线电
+关注
关注
59文章
2132浏览量
11634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